陈壁生:而最意味深长的是,在读经争论中,一大批向来以自由主义为言说资源的知识分子,一反从胡适到殷海光的反传统姿态,转而纷纷支持读经。鉴于“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两个敏感词汇在新儒家如徐复观身上有合流的倾向,鉴于从20世纪90年代初“国学复兴”以来传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新的姿态,是否意味着中国大陆思想界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整合的开始?现在下任何断语,都属言之过早。
石勇:整合可能谈不上,他们的“携手”只是基于对传统的认识:文化保守主义认为传统在当下可以起何种作用自不必说,陈明、蒋庆、康晓光对此都作了阐释,而且有不同的指向;自由主义者——更受哈耶克影响而不是罗尔斯影响的那些自由主义者——认为传统可以作为宪政的一种资源,这方面很多人都作了正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在文化保守主义者那儿,既是“体”也是“用”,但“体”是原则性的,而在自由主义者那儿更多的只是“用”。所以,侧重于文化层面(这与自由主义者的关注交集不多)的陈明,与自由主义者更有共同语言,而蒋庆、康晓光则与他们处于紧张状态。蒋庆就明言,如果文化保守而政治不保守,即政治“西化”,即是一种“文化歧出”,这是他所反对的。就这个层面观察,尽管目前下任何断语为时尚早,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由于自由主义更多是一种政治哲学理论,而中国最核心的问题则是政治变异,自由主义者与蒋庆、康晓光(而不是陈明)那一路的文化保守主义在政治领域的论争中将会紧张下去。返回到读经问题,这个搅起这么大的波澜的问题在蒋庆眼中根本就不应成为问题:有谁去指责西方人读《圣经》?就此,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关于它的争论和一些新左派、自由主义者对这一观点的认同或支持,折射出了新时期思想界的各自思想逻辑和倾向。自由主义者的逻辑和倾向我们上面已经提到,新左派则是基于“反抗西方霸权”的考虑。不得不说,思想界的一些人在21世纪初的中国,对“读经”特别是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反应如此,或许不应该感到奇怪,但如果时光倒退许多年,这些反应是令人吃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