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文学的名义书写百年西安史——读《近现代作家视域中的西安意象》
《近现代作家视域中的西安意象》 刘宁 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眼前的这本《近现代作家视域中的西安意象》,是作者刘宁爬梳百年来相关作家涉猎西安作品的思想结晶。刘宁是一个睿智、勤勉的学者,熟悉文学创作流向,熟稔艺术发展脉搏。她自觉关注文学新人新作和文坛新走向,以理性建设性的批评实绩及时发声,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建构的一个重要参......
-
〓 “时代清流”刘持生先生
适逢西北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本着“学术校庆”“文化校庆”的宗旨,学校与出版社合作,隆重推出《西北大学名师大家学术文库》,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学术盛事。入选本次文库的《刘持生先生论著选(先秦两汉文学史稿)》,曾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于1991年初版,故这一次应该是增订再版。刘先生还有《持盦诗》一书,也是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在19......
-
〓 新书架:《什么是书籍史》
《什么是书籍史》詹姆斯·雷文 著 孙微言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对方兴未艾的书籍史领域进行了一场新鲜且富有启发性的探索。作者不仅探讨了全球范围内书籍史研究的范畴、起源和方法,而且通过讨论有待深究和全新阐释的分期与主题来展望书籍史的走向,从而为研究世界各地区和各时期的书写、印刷、传播和阅读历史提供了指南。本书提供了......
-
〓 《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出版
本报北京4月12日电(记者刘彬)恰逢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之际,经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授权,线装书局联合外文出版社将尘封400多年的《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在中国大陆首次整理出版。 《明心宝鉴》是一部杂糅儒、释、道三家学说,汇集明哲先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以及勉学劝善的蒙书。它最早刊行于明洪......
-
〓 中原出版传媒发起大型出版项目“中华文脉”
本报讯 3月31日,《河洛古国——原初中国的文明图景》(大象出版社)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该书是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导,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具体承办的大型出版项目“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的第一本。目前,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已推出“中华文脉”全球公开招募方案,《河洛古国》的推出是以书籍探索中华文明发展的开始。《河洛......
-
〓 樊希安携新书谈“三联传统”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3月31日,由天津人民社出版的樊希安新书《理想与情怀:三联书店出版行思录》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发布。此次活动的主题为“三联传统与当下出版的意义”,本书作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樊希安,三联书店党委书记、董事肖启明,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天津人民社社长刘庆、总编王康等,畅谈出版人的理想与情......
-
〓 社长总编荐书之《邮说国学:哺育中华三千年》
宋文艳(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推荐《邮说国学:哺育中华三千年》本书编写组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148.00元 本书通过富有文化艺术韵味的邮票,阐释丰富深奥的国学内涵,以推动国学的大众化、普及化。全书共分十章,以国学传统分类的“经史子集”为基本脉络展开,如国学先贤、国学经典、国学精华、国学书院、文学巨匠等。......
-
〓 音乐如何影响了中唐诗歌嬗变—评《音乐雅俗流变与中唐诗歌创作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秦时诗乐舞合一,此后虽诗乐逐步分离,各自独立,但音乐对诗歌的影响一直存在。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赵敏俐先生所言,从音乐与诗歌关系角度进行研究,是一个关系到如何重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本质的问题,“认真地研究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是深化......
-
〓 唐代音乐和文学关系研究的新开拓
前两年校刊的学生记者采访我,谈到学术研究对个人的意义,问我是不是以学术为生命,我说不,只是以学术为生活——“我们做学术研究,并不是把学术当做生命。学术研究就是一门工作,只不过我恰巧很喜欢这份工作。”我的确就是这么想的。我很喜欢以学术研究为工作,它不仅能满足读书的兴趣,也满足了求知欲和创造欲。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很无......
-
〓 公益图书《武汉抗疫日记》在江城首发
本报讯(记者丁杨)今年中国医师节(8月19日)当天,公益图书《武汉抗疫日记》新书发布会在武汉卓尔书店举行。湖北省文联第十届主席团主席刘醒龙、卓尔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阎志、新浪读书董事长吕廷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常务副总编辑刘凯等文化、出版、公益人士与部分亲历武汉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患者出席发布会。《武汉抗疫日记》是由新......
-
〓 与文明对话 让文化发光——读徐兆寿新作《西行悟道》
中国的西部有着广袤辽阔的土地和丰富厚重的历史,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及地理环境的限制,有不少人只是在文学与想象中建构和理解西部。无边的戈壁荒漠,阻断了西行的脚步;漫天的狂风尘沙,遮蔽了历史的光辉。徐兆寿先生的新作《西行悟道》在空间上一路向西、在时间上一路向古,与天地对话,与心灵交谈,与科学论辩,探讨荒芜的价值,寻找文化......
-
〓 纪念与思念:《席泽宗文集》出版感怀
席泽宗先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天文学史家、科学史家,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2021年10月,汇集席先生大部分学术论著、科普作品与口述自传、序跋的6卷本《席泽宗文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文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它可以系统了解席先生的学术工作和学术思想,了解其人生经历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简......
-
〓 《中国冬奥》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精神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我不是就体育写体育,而是向世界打开展示中国的窗口。”2022年1月23日,孙晶岩新作《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这部全景式记录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长篇纪实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界对北京冬奥会的一部献礼作品。与会代表结合《中国冬奥》,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冬奥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作品反......
-
〓 新书架之巫鸿著《中国绘画:远古至唐》
《中国绘画:远古至唐》,[美]巫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88.00元从岩石上的神秘图像,到陶器、建筑上的纹饰与壁画,承载图像的二维“平面”是如何发明的?楚汉墓葬礼仪艺术展现的第一个绘画高潮如何联系着后世佛教壁画和卷轴画的繁荣发展?……本书是美术史家巫鸿的新作,脱胎于二十余年前多人合著的《中国绘画三千年......
-
〓 宋韵文化塑造的千面杭城——评“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杭州成为古代“东南第一州”和现代“东方品质之城”的深层原因,在于它具备了中华文明产生和延续的典型条件,秉承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聪明才智,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和经典遗存,保存并活化着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和生活方式。“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杭州出版社),经过国内各方专家作家们三年多的努力,108本全部面世。丛书图文并......
-
〓 中华文学史料研究的新成果——评《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
《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全四十册),米彦青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35000.00元《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的出版,为蒙古族文学研究构筑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将来必将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的出版,是中华文学史料研究的最新收获。第一,这套丛书的出版正逢其时。中华文学,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
-
〓 中华读书报6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血缘:〈史记〉的世家》陈正宏著,中华书局2021年4月第一版,42.00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鲁西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188.00元《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茅海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5月第一版,98.00元《重返宋词现场:宋词可以这样读》肖鹏、王兆鹏......
-
〓 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新书访谈录】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河南大学讲座教授。主要关注近代中国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著有《阅读梁启超》《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等。开民智、易风俗,北京现代化城市转型 光明悦读:您主编的文集《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收录了十篇文章,论及晚清北京的新式舞台、报馆、新学堂、公园等近代意义上的公共......
-
〓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以《诗画之间》为例谈诗画一律
《诗画之间》 刘 石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画是一对孪生姊妹,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们对这两种艺术的讨论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诗、画理论思想的交集和异同,是古今中外文艺理论家兴趣浓厚的话题。钱锺书先生曾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简括地指出:“诗和画既然同是艺术,应该有共同性;它们并非同一门艺术,又应该各具特殊性。它们的......
-
〓 新书访谈录·铁骨与柔肠,战士与文人:还原一个“家中的鲁迅”
《鲁迅家书》 黄乔生 编注 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黄乔生: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著有《八道湾十一号》《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字里行间读鲁迅》等。1、140通家书,勾勒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光明悦读:您新近编注的《鲁迅家书》,收录了140通鲁迅的信件,都是鲁迅写给亲人、爱人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