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年编著《李大钊年谱》的若干认识和体会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近日,由笔者编著的《李大钊年谱》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看到自己花费了不少心血和工夫编撰的文稿变成正式的著作,笔者的喜悦之情自不待言。但回想起编著的艰辛过程,真是感慨万千!欣慰的是,这部年谱广泛搜集了有关李大钊的大量史料,对李大钊的革命活动、......
-
〓 为青年走进戏曲大观园“导航”——读《戏台上的中国》有感
常常听有人说,现在的青年人不喜欢看戏曲。在我看来,这样说不免有些简单。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看法,但我的几次亲身经历改变了这种看法。一次是去北京大学看北京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梅兰芳》,一次是去北京师范大学看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曲《牡丹亭》,还有我给大学生们讲课。 看京剧《梅兰芳》演出,没见有学生中途退场,戏演完后没有特意......
-
〓 “著书莫难于汇书”——《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编著感言
经过众多学者的艰辛努力,以及与陕西省文史馆、西北大学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这一工程虽然历经艰辛,终于有了良好的结果。我作为该书的主编之一,感到异常欣慰。因为《史记》的学术价值极大,而又不易读懂,故历代注释者、校勘者、评说者如雨后春笋、络绎不绝,《史记》研究成为一门显学。1934年......
-
〓 北大出版社向国家图书馆捐赠《儒藏》(精华编)
本报讯(记者 红娟)3月20日,《儒藏》(精华编)捐赠及入藏国家图书馆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强世功,《儒藏》(精华编)项目执行总编纂李中华、魏常海,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处处长章隆江,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卢伟,北京大学......
-
〓 “四书”如何通?“道”该怎么讲?——读刘强先生《四书通讲》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的新著《四书通讲》近期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上市未及两月,便两度加印,印数达15000册,在读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该书的特色在于立足“四书”,旁及“五经”,系统而细密地阐发儒家之“道”。作者以现实关怀追绎儒学脉络,使“道”在日用常行间显现其生命力,又以儒家思想观照当下社会,试图在时代的“迷途”中指出那......
-
〓 社长总编荐书:《王赓武回忆录》
韩卫东(上海译文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推荐《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澳]王赓武、林娉婷著,林文沛、夏沛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8月148.00元 王赓武是享有盛誉的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和教育家,生长于1930年代的南洋,时逢战乱和动荡,不得不在中国、南洋和英国等地辗转求学。两卷本近六百页的《王赓武回忆录》,是......
-
〓 从家书家训中体味历史名人的“人味儿”
推荐图书:《古代经典家书导读》《古代经典家训导读》张华娟: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室主任,编审,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曾主编“人教版必备古诗词”丛书,策划《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给青年编辑的十六堂课》等优秀图书。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古人对“家和”的追求,在外体现为思乡念亲、传情达意的家书,在内体现为训诫子侄、教导后......
-
〓 一位学者的成长史与一个时代的学术史——读《荣新江师友杂记》
《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荣新江著,中华书局2020年9月第一版,69.00元作为新三级学人(1977、78、79年入学的大学生),荣新江先生是很有代表性的。他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后又考上本系研究生,师从张广达先生学习隋唐史和中外关系史,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一直身......
-
〓 《刘大年全集》的当代价值试析
《刘大年全集》,刘大年著,张海鹏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1980.00元张海鹏主编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刘大年全集》共16卷,收录刘大年文章、著作、日记、书信、笔记、随笔、回忆录、访谈录、诗集等类已刊和未刊文字,编入年谱、论著目录、图录等,附录时人评论与研究,约680万字......
-
〓 岁月留白处——写在《大春秋》之前
《大春秋》 李 舫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著书者说】 2015年岁尾,异常忙碌中的一个间隙,我陡然萌生一个想法,写一本关于中国的大书。朝八晚六的规律生活,每日繁忙烦琐的工作,让我在阅读之外开始思考很多从未曾深入思考过的大问题,比如理想与信念、人类与世界、文明与传承、时间和空间、历史与文学、经纬与未来……书的内容还没有......
-
〓 著书者说:由端午,步入中国古代时空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刘晓峰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生即相遇。一个人的研究历程,何尝不是一次次偶然相遇。回首看《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这本书,里面一次一次就是偶然的学术相遇。配图中的老照片,是2012年我在京都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员时,在一本1935年日本人编辑出版的相册中偶然看到的。照片题为“端午节风俗”,拍......
-
〓 首部反映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的图像选集出版
本报讯 历时近十年搜集、撰写的“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全部出版。共七卷十六册的“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丛书,著录了全国非官方收藏机构和近八十位收藏家收藏的汉画像砖石三千五百余件,选集收录的汉画像砖石均由国内著名考古学家鉴定、甄选,品类齐全,内容丰富,集中展现了民间收藏的汉画像砖石图像和拓......
-
〓 最是冬奥情常在
《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百年》本书编写组 编著 人民出版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法国《队报》资深记者万尚与《体坛周报》合作,在中国出版了《从雅典到北京》一书。海量的资讯和无数珍贵的历史图片,让这本书在当时成了奥运主题图书中的扛鼎之作。2020年,已经退休的万尚接到来自中国的一通电话。双方聊天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
-
〓 新书架:《古诗词里的博物志》
《古诗词里的博物志》(全五册)石润宏、郭浩瑜、潘剑彬、马全宝、董彦雷、秋阳、暗号、小山编著中华书局2021年5月189.00元 中国古诗词的跨界出圈,燃爆知识小宇宙!全书不仅有通俗易懂的古诗词赏析,解读古诗词里的地理名胜、动物植物、科学现象、历史典故、衣食住行,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博物知识,更配有精美手绘彩图,将传统......
-
〓 序跋·清风犁破三千纸
《清风犁破三千纸》(肖复兴著)即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序跋】 今年是孙犁先生逝世20周年,《天津日报》的曙光兄一直惦记着这事,期冀出版一套丛书,以此表达对孙犁先生的怀念之情。承蒙曙光兄垂青,和我联系,希望我能加盟,编成一本小书。便赶紧驽马加鞭,毕竟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新中国成立后,孙犁先生一直居住在天津,除......
-
〓 从湖湘大地到京西中关村——《学缘与书缘》自序
《学缘与书缘》,欧阳哲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3月,88.00元年届六十,我感觉有必要对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和治学经验做一阶段性盘点。因身负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像胡适刊发《四十自述》那样去撰写一部自传性的回忆录,于是冒出了整理“为学三书”的想法,即将现有的随感杂文、书评综述、序跋文字汇编整理,辑成三......
-
〓 冯至译文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以“重读‘外来的养分’”为主题的《冯至译文全集》(世纪文景策划、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举行,冯至家人、国内德语文学翻译与研究领域学者、中国作协领导及活动主办方世纪文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有关领导到会致辞或发表讲话。作为杰出作家、诗人的冯至是中国德语文学翻译与研究的......
-
〓 朱永新:以创新为天命
终于读到了这本期待很久的书——《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历史》。我曾经有幸拜读过这本书的初稿。那是2020年7月1日,刘道玉先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给我写了一封信,寄来了这本书最初的手稿。先生告诉我,他在疫情中完成的这本《其命维新》,是他的第二本自传,重点是写他在担任武汉大学校长近8年的教育改革,主旨是创新。我一口气读完,心......
-
〓 《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新书出版、展览开幕
本报讯(记者 丁杨)日前,《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新书座谈会在首都图书馆举行,由该书出版方及首都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展也同时在首图春明簃阅读空间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等学者及出版方领导在座谈会上致辞、发言,与《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有关......
-
〓 写秦岭,也是写中国——贾平凹谈新作《秦岭记》
编者按 被誉为“文坛常青树”的作家贾平凹,自1973年发表文学作品以来,从事文学创作已近50年,出版过《秦腔》《古炉》《带灯》《老生》《极花》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近日,他的新作、长篇笔记小说《秦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秦岭记》是贾平凹第一部以“秦岭”命名的作品,也是他第十九部长篇小说。这一次,他重返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