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大出版社向国家图书馆捐赠《儒藏》(精华编)
本报讯(记者 红娟)3月20日,《儒藏》(精华编)捐赠及入藏国家图书馆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强世功,《儒藏》(精华编)项目执行总编纂李中华、魏常海,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处处长章隆江,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卢伟,北京大学......
-
〓 《格萨尔》说唱本二〇二〇年搜集整理丛书问世
对史诗内容进行了有益补充 本报西宁12月9日电(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通讯员恰嘎觉如)由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整理编辑、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格萨尔》说唱本2020年搜集整理丛书近日出版发行。 《格萨尔》《玛纳斯》和《江格尔》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史诗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超......
-
〓 唐代音乐和文学关系研究的新开拓
前两年校刊的学生记者采访我,谈到学术研究对个人的意义,问我是不是以学术为生命,我说不,只是以学术为生活——“我们做学术研究,并不是把学术当做生命。学术研究就是一门工作,只不过我恰巧很喜欢这份工作。”我的确就是这么想的。我很喜欢以学术研究为工作,它不仅能满足读书的兴趣,也满足了求知欲和创造欲。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很无......
-
〓 曾获美国语言学界最高奖的《上古汉语新构拟》中译本出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美国学者白一平(W.H.Baxter)和法国学者沙加尔(L.Sagart)合著Old Chinese:A New Reconstruction日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纳入“上古汉语研究丛书”中翻译出版,中译本书名为《上古汉语新构拟》。本书英文版曾获美国语言学界的最高奖——美国语言学会2016年度“布龙菲......
-
〓 中华读书报8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中国金银器》(五卷)扬之水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8月第一版,890.00元《书画鉴定研究》王妙莲、傅申著,赵硕译,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218.00元《北宋新学研究》张钰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79.00元《王水照访谈录》王水照/口述,侯体健/整理,上海......
-
〓 原生态编排方式的价值
《八闽文库》编辑出版团队决定整理、出版《福建民间契约文书》,是件功德无量的文化工程。这些资料都是“原生态”的,对学术研究有不可思议的引领作用。我与葛兆光先生在《八闽文库》的总序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想法有很强的共鸣。我们原有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都是依靠典籍化的图书馆中的资料。现在这些契约文书都是从乡下找到的,拓展了我们的学术......
-
〓 中华文学史料研究的新成果——评《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
《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全四十册),米彦青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35000.00元《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的出版,为蒙古族文学研究构筑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将来必将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的出版,是中华文学史料研究的最新收获。第一,这套丛书的出版正逢其时。中华文学,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
-
〓 《席泽宗文集》:科学史学家和天文学家的学术丰碑
《席泽宗文集》(全6卷),陈久金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第一版,1280.00元席泽宗院士(1927.6.9-2008.12.27)是著名科学史学家和天文学家。2010年3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开始组织整理席先生的宏富著述。202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科学史学家陈久金先生主编的《席泽宗文集》,包括《科学......
-
〓 在古今之辨中凸显庄子思考的永恒价值——评《庄子哲学研究》
《庄子哲学研究》全方面推进了当代庄学研究,并为未来中国哲学研究做出了具有典范意义的探索,它为如何对待古代精神遗存提供了一次令人惊叹的尝试。哲学及哲学史发展的主线是哲学家之间的交流、论辩,不断发现问题并推进论证。经典的生命力来源于其内部思想的系统和深邃,因为探及关于人生、关于世界最根本性的问题而具有永恒的魅力。正是在此意......
-
〓 光明书话:中国节日与中国时间
过了腊八,年就一天天近了。农历十二月古人称暮岁之月,大学也放假了,是一个人静静看书的日子了。坐在案前翻开《玉烛宝典》,慢慢检点古人的十二月行事,念头忽然飘到28年前遥远的日本小城富山的一间教室。那一年我考进富山大学日本史专业,选课时特地选了一门中国史的课。主观的动机,只是想了解一下日本人怎么教中国史。到上课时才发现,选......
-
〓 著书者说:由端午,步入中国古代时空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刘晓峰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生即相遇。一个人的研究历程,何尝不是一次次偶然相遇。回首看《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这本书,里面一次一次就是偶然的学术相遇。配图中的老照片,是2012年我在京都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员时,在一本1935年日本人编辑出版的相册中偶然看到的。照片题为“端午节风俗”,拍......
-
〓 张伯伟:《回向文学研究》前言
《回向文学研究》,张伯伟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12月第一版,198.00元回向? 为何不是回归或回到? 有人问。是的,本书要谈的不是一个带着怀旧或感伤情绪的问题,所以不须回归;也不是一个已经处于完成时态的话语,所以无从回到。回向,仅仅意味着要将思考的重心、凝视的目光作一个方向性的转移。转移需要一个立足点,我认为它应该......
-
〓 2021年8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商务印书馆第8期“月度新书发布会”如约与读者见面。该活动正值开学季,作为“新华绽放·商务印书馆文教读书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副总编辑余桂林、教科文中心主任蔡长虹,通过直播向读者推荐商务重点好书,发布2021年8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通过抽奖赠书与读者深度互动。经过读者投票......
-
〓 最是冬奥情常在
《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百年》本书编写组 编著 人民出版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法国《队报》资深记者万尚与《体坛周报》合作,在中国出版了《从雅典到北京》一书。海量的资讯和无数珍贵的历史图片,让这本书在当时成了奥运主题图书中的扛鼎之作。2020年,已经退休的万尚接到来自中国的一通电话。双方聊天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
-
〓 大秦新赋赞,让历史“活起来”
历史与文化贯通而兼论是“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的一大特色。丛书将每一类课题放到秦六百余年长远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叙说考察,事件来龙去脉清晰,故事发展跌宕起伏,清晰地揭示历史重大节点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把政治、礼仪、法律等原属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类的活动放到生产文化活动中去考察,这是一种新颖且成功的尝试。......
-
〓 一代文化人的心灵史——在《范用存牍》中见斯人
《范用存牍》 汪家明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书者说】编者按9月14日,正值我国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为书籍的一生——范用逝世十周年纪念展”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展出。开展当天,四卷本《范用存牍》同时发布。书中收录了范用生前1800余封与胡绳、施蛰存、唐弢、叶圣陶等近400位作者、出版人、编辑......
-
〓 读汉画 走进汉文化
《中国汉画大图典》(七卷·八册) 顾 森 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 【著书者说】编者按 汉画是中国两汉时期的艺术,反映的是两汉的文化。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光明悦读》邀请《中国汉画大图典》的主编顾森教授详细为读者解读,为什么要读汉画?汉画记录的内容有哪些?并探讨汉画之美在今天艺术创作上的意义。他认为,两汉文化博大精......
-
〓 清华简又见长篇书类佚篇 数术类文献保留太岁纪年最早记录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邓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成果发布会20日召开,新整理出的五种八篇竹简包括《四告》四篇、《四时》、《司岁》、《行称》和《病方》,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清华简整理团队介绍,此次成果中最重要的当属《四告》,这是该团队自《尹诰》《说命》《摄命》等篇之后又一次整理发布的书类文献。其余四篇中,《......
-
〓 宋代文学的省思、深耕与贯通——评《宋代文学与文献考论》
《宋代文学与文献考论》,张剑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年12月第一版,128.00元近百年来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宋代文学研究,由研究初兴到文献整理与作家研究的深入,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全新文化意识与国际学术交流,加之新世纪宋代文学学会的推动,硕果层出,气象蔚然,成为古代文学研究中极富活力的领域。而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深耕其中、......
-
〓 社长总编荐书之《再见异兽: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
吕健(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推荐《再见异兽: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邹振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1月118.00元 全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郑和下西洋与中外动物知识”“明清间耶稣会士与西方动物知识的引入”“典籍中的动物知识与译名”“动物图谱与中外知识互动”,借助明清时期动物知识的交流这一独特视角,对于明清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