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获美国语言学界最高奖的《上古汉语新构拟》中译本出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美国学者白一平(W.H.Baxter)和法国学者沙加尔(L.Sagart)合著Old Chinese:A New Reconstruction日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纳入“上古汉语研究丛书”中翻译出版,中译本书名为《上古汉语新构拟》。本书英文版曾获美国语言学界的最高奖——美国语言学会2016年度“布龙菲......
-
〓 文章之道就是生命之道——孙郁新书《思于他处》专访
孙郁:著名文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有《民国文学十五讲》《鲁迅遗风录》《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等。《思于他处》由领读文化2022年6月出品。 【新书访谈录】 经典细读审美和思想的生长点 光明悦读:在新书《思于他处》的32篇随笔中,您谈及了很多经典作家作品,如卡夫卡、鲁迅、汪曾祺、普希金等等,这些文章是文......
-
〓 新书架:《王先霈文集》(共8卷)
王先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947.00元文集收录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王先霈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学评论文章、散文随笔等,共300余万字,是王先霈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与全面集成。文集中的理论著作涵盖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国古代艺术心理研究等诸多领域,既注重西方文学理论的介绍,又重视中......
-
〓 新书架:《汪世清辑录明清珍稀艺术史料汇编》(全6册)
汪世清辑录,白谦慎等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680.00元本书是汪世清数十年来搜集、整理的明清艺术史相关珍稀文献资料汇编。书中收录资料以明清之际徽州文人及新安画派为中心,涉及明清两代诸多艺术家的生平、交游、活动、作品著录等,其资料来源主要是文人别集、选集、书画录及人物传记、尺牍文献等。书中既保存了不少......
-
〓 在古今之辨中凸显庄子思考的永恒价值——评《庄子哲学研究》
《庄子哲学研究》全方面推进了当代庄学研究,并为未来中国哲学研究做出了具有典范意义的探索,它为如何对待古代精神遗存提供了一次令人惊叹的尝试。哲学及哲学史发展的主线是哲学家之间的交流、论辩,不断发现问题并推进论证。经典的生命力来源于其内部思想的系统和深邃,因为探及关于人生、关于世界最根本性的问题而具有永恒的魅力。正是在此意......
-
〓 “中国好书”(2020年11月)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李颖著,学林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依据党的重要文献,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为序,每年以一件(组)珍稀文献(包括图片)为引,讲述一个(组)重大党史事件,每个事件既独立成篇,又前后接续,串联起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全书角度新颖,史实准确,图文并茂,在纵向体现党的历史大时段分期的同时,注意全面反......
-
〓 新发现黄册文献与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推进
赋役黄册作为明代进行人口管控和赋役摊派的一项基本制度,一直颇受学界重视。综观学界已有成果可见,黄册问题研究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依据传世典籍记载开展研究阶段,二是结合馆藏黄册相关遗存文书研究阶段。孙继民等著《新发现古籍纸背明代黄册文献复原与研究》(以下简称孙著)主要选取了新发现的古籍纸背洪武三年处州府小黄册及39种明......
-
〓 朱熹:礼学与理学的沟通——读《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
《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殷慧著,中华书局2019年3月第一版,88.00元宋代经学与理学的关系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历来颇受学者关注。传统的汉唐经学重视儒家经典的章句训诂,而从宋儒开始转向着力于阐发经典的义理,并由此形成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并没有脱离传统经典,而是在重新审视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改造,建构了宋......
-
〓 触摸黄河文化的根和魂——读《国宝中的黄河文明》
《国宝中的黄河文明》张得水 武玮 主编 大象出版社 【读书者说】 编者按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从涓涓细流,到奔腾入海,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她为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壮美的风景,千古的奇观,更重要的是她所蕴藏的深邃的文化和精神。这条文化之......
-
〓 社长总编荐书之《再见异兽: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
吕健(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推荐《再见异兽: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邹振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1月118.00元 全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郑和下西洋与中外动物知识”“明清间耶稣会士与西方动物知识的引入”“典籍中的动物知识与译名”“动物图谱与中外知识互动”,借助明清时期动物知识的交流这一独特视角,对于明清时......
-
〓 文学考古如何见证长安历史—读《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
《从长安到日本》 郭雪妮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拜占庭、阿拉伯、粟特文献中称呼大唐都城长安为“胡姆丹”(Khumdan),这可能是这座享誉欧亚的帝国之都独特地位的一种表现。而且,长安实际上也是世界帝国大唐王朝的缩影和象征。现代研究者借助多元的历史典籍、考古资料、出土文献而融会贯通,试图复原长安的历史全貌,不断推动方兴未......
-
〓 大元一统背景下的元代文学格局
元代很多社会文化现象,为中国自古所未曾有。元代这样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政治统一,文化多元,语言各异,各行本俗,为此前一统时代不曾见。千百年来作为治国之要的“一道德以同俗”(《礼记·王制》),在元代不可能推行。很多带根本性的观念,在元代必须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挑战着中国文人的固有观念,也挑战着今天元代文史研究......
-
〓 中华读书报8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中国金银器》(五卷)扬之水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8月第一版,890.00元《书画鉴定研究》王妙莲、傅申著,赵硕译,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218.00元《北宋新学研究》张钰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79.00元《王水照访谈录》王水照/口述,侯体健/整理,上海......
-
〓 “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项目介绍
百年考古成就斐然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 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考古学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中国现代考古学自19......
-
〓 光明书话:中国节日与中国时间
过了腊八,年就一天天近了。农历十二月古人称暮岁之月,大学也放假了,是一个人静静看书的日子了。坐在案前翻开《玉烛宝典》,慢慢检点古人的十二月行事,念头忽然飘到28年前遥远的日本小城富山的一间教室。那一年我考进富山大学日本史专业,选课时特地选了一门中国史的课。主观的动机,只是想了解一下日本人怎么教中国史。到上课时才发现,选......
-
〓 赵珩出版自选集《一弯新月又如钩》
本报讯 文化名人赵珩自选集《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赵珩从已出版的著作中选出三十七篇自己最满意、最具代表性的精华集成一册,分为忆饮食、忆风物、忆故人三辑。忆饮食基本选自《老饕漫笔》《老饕续笔》,忆风物多选自《彀外谭屑》《故人故事》《旧时风物》,忆故人的几篇选自《逝者如斯》。作者述老饕的口腹......
-
〓 中华读书报8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王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79.00元《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项飙、吴琦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48.00元《三升斋随笔》荣新江著,凤凰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68.00元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增......
-
〓 刘跃进的2022私人书单:年年岁岁一床书
2022年注定要载入史册。这一年,国内外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都不过分。年终岁杪,新冠病毒已呈强弩之末,但传染力极强,我就不幸中招,发烧头胀,四肢酸痛,发展到后来,嗓子疼,流鼻涕。不知是感冒,还是“阳”,反正只能躺在床上。这样也好,可以把一年来翻阅过的书堆到床上盘点一番。没想到,看过的书还真不少,借用卢照邻......
-
〓 新书架:《陈洪绶的艺术》
《陈洪绶的艺术》,翁万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158.00元 本书作者翁万戈先生曾走访世界各大陈洪绶作品收藏地,目鉴众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陈氏作品。在此基础上,他对陈洪绶一生各个时期的艺术、文学、言论、社会活动、心理变化作了深刻、细致的分析,对陈洪绶现存作品和研究资料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本书......
-
〓 大秦新赋赞,让历史“活起来”
历史与文化贯通而兼论是“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的一大特色。丛书将每一类课题放到秦六百余年长远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叙说考察,事件来龙去脉清晰,故事发展跌宕起伏,清晰地揭示历史重大节点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把政治、礼仪、法律等原属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类的活动放到生产文化活动中去考察,这是一种新颖且成功的尝试。......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