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肩水金关汉简》出版
本报兰州8月16日电 记者宋喜群从甘肃简牍博物馆获悉,《肩水金关汉简(五)》日前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发行。至此,由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5家单位合作编纂的《肩水金关汉简》五卷十五册整理出版工作全面完成。肩水金关遗址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东......
-
〓 新书架之杨天石著《近代中国:风云时代与风云人物(1840-1919)》
《近代中国:风云时代与风云人物(1840-1919)》,杨天石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45.80元本书系杨天石先生近代史(1840-1919)方面文章的精选。分为变局、维新、革命、共和、人物、思潮6辑,论及从鸦片战争到维新运动,从晚清革命民国初年的若干事件、人物以及思潮。作者选文的标准为“较重要者、学术......
-
〓 中华书局2016年度图书揭晓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杜羽) 经近20位专家学者的评议、投票,中华书局2016年度图书10日在京揭晓。其中,古籍学术类十佳图书为《困学纪闻注》《辽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周礼正义》《无上秘要》《陈梦家学术论文集》《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赵少咸文集》《宋史全文》《孝经郑注疏》《杨炯集笺......
-
〓 文理渗透中西融汇——透视《哲学通论十五讲》的大哲学观
《哲学通论十五讲》洪晓楠 著 人民出版社 洪晓楠的《哲学通论十五讲》建构在国内外既有《哲学通论》基础之上,紧密追踪当代哲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社会脉动,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具有一种“文理渗透,中西融汇”的开阔视野。 该书对于“元哲学”就是“哲学学”的观点,指出两者虽然都是以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但区别在于研究视角不同......
-
〓 《董其昌全集》由上海书画社全新整理推出
本报讯(记者余传诗)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规划项目、201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董其昌全集》历经5年的整理编修,近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这是董氏身后378年来首次对其著述最完整的汇集和整理。 董其昌(1555—1636)是有明一代书画大......
-
〓 《任继愈文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王珏)4月15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任继愈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任继愈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任继愈文集》编纂始于2010年,经过多次协商,最后确定由任继愈生前所在单位——国家图书馆下属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出版任务。文集前后历时4年,编纂者经由国家图书馆图书检索系统检索、查找,......
-
〓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编纂出版启动
本报讯教育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5月12-14日在厦门联合召开“中国与世界:多元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会上正式启动了2017年度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的编纂、出版工作。该大型文献丛刊由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三家发起,联合“海丝”沿线的海......
-
〓 识见宏达深刻卓拔——评陈水云教授《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
学术界关于现代转型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大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小到某个工艺、某个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几乎可以说任何一个学科、任何领域,都有相应的现代转型,都有转型的研究成果问世,思路大同小异,结论则因学科性质、转型时间及过程、涉及人事的差异而不同。在似乎已经饱和的现代转型研究中,......
-
〓 光明书榜:《古乐之美》
苏鸿月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古乐之美》是一部以通俗文字系统梳理古代乐器知识的中国音乐史专著,以真实的考古材料、丰富的历史文献为基础,钩沉探幽。作者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
-
〓 从诗歌中来到爱情中去——读《问世间情是何物》
《问世间情是何物》 杨雨 著 商务印书馆诗歌在中国诸种文体中一直备受尊崇,但在西方早期,诗歌的地位就相当曲折了。苏格拉底要把诗人赶出城邦,柏拉图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明确主张“打开门,让诗歌进来”。这种赶出、驱逐与迎接,看上去是两种矛盾的态度,其实都是建立在对诗歌特性的深刻认知上。诗歌的自由、奔放、激情,......
-
〓 新书架:陈平原著《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思想史、学术史和教育史的夹缝中思考文学史的脉络,在作者的许多著作中均有涉及,而作为课程设置的文学史与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史显然是不同的,作者呼唤在以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中适当加入些诗意和温情。...
-
〓 《朱熹全书》编修缘起及主要原则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宏富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触角涉及到儒家经典的所有领域。据《四库全书》的著录统计,朱子现存著作共二十五种,六百余卷,总字数在两千万字左右。这还是个十分不完全的统计。除了著作的丰硕之外,朱子的著述还呈现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述而不作”是从孔子即已开始的儒家传统。所谓“述”,实质上是一种借助对儒......
-
〓 《鹊踏枝——何南诗词选》:读诗偶拾
《鹊踏枝》:何南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遵从我尊敬的文洁若大姐的嘱咐,我认真地拜读了何南先生的《鹊踏枝——何南诗词选》。这引起了我对诗词写作的若干思考。1982年7月,在烟台海滨,老诗人兼古典文学研究家陈迩冬同志与我有一次对话。他说:“写旧体诗不要使人感到是古人写的,而要使人感到是今人写的。要会写新诗才能写旧体诗。”当......
-
〓 《新华字典》五年一“整容”
在中国,很多人的童年都与同一本工具书有过交集,它以巨大的人群覆盖面和极高的使用率,对数代中国人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它就是《新华字典》。如今,这本只有60多万字的巴掌大的小书已经整整走过60个年头,其间它历经了10余次大规模修订,重印200多次,销售超过4.5亿册,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2013年伊......
-
〓 张伯驹情操人格扎根寓真新作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醇儒家学,书生本色,风流名士,散淡人生。”这是寓真对张伯驹一生的概括。山西作家寓真新作《张伯驹身世钩沉》日前在文学期刊《黄河》全文刊发,并将于近期出版单行本(三晋出版社)。 山西省作协主席杜学文认为,《张伯驹身世钩沉》首先倡导了一种精神和价值观,这种文化品格和民族价值观需要我们传承、......
-
〓 器不离道在乎其美——读“楠书房书系”之二种
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形象化的感知。看到一件器物或者一种行为,我们的第一感觉是美还是丑,是雅还是俗。这种感知可以给我们以情感的愉悦或者享受。 另一种是理性化的思考。同样是看到一件器物或者一种行为,我们不再关注于其本身,而是深入地去思考这种器物之所以要用做成这样或者这种行为之所以要设计成......
-
〓 刘梦溪在三联书店为个人新著办讲座
本报讯 刘梦溪新著《马一浮与国学》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前,刘梦溪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做了与书名同名的主题讲座,就中国现代思想家、民国大儒马一浮的生平、学术走向、思想脉络等话题展开叙述和解读。除此之外,刘梦溪还谈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等概念的看法。据介绍,《马一浮与国学》从马一浮其人及其学术成就的......
-
〓 守行蓄德光前裕后——汤一介的人与书
汤一介祖籍黄梅,与我的导师萧萐父是好友。萧先生曾请他来武汉大学为我们讲过课,因此我也算是汤先生的弟子,只是未能登堂入室。汤一介否认自己是“大师”“哲学家”,这恐怕并不能仅用“谦虚”两个字加以解释。皇皇十卷《汤一介集》出版了,基本上包括了汤一介已发表的论著与访谈。有意思的是第一卷为十年“文革”时期的哲学论文“立此存照”,......
-
〓 一流大学:如何回归教育之本
作者认为,本科教育最根本的一点,是把年轻人培养成富有学识、智慧、能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承担责任的成年人,而在现在的一流大学里,学术追求代替了教育任务。这突出地表现在:大学的课程体系逐渐演变为由选修课堆积而成“自助餐”。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哈瑞·刘易斯教授从通识课程、学生生活咨询、分数贬值......
-
〓 《五百年来王阳明》上海书展首发
本报上海8月17日电(记者颜维琦)今年是王阳明诞辰545周年,17日,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五百年来王阳明》在上海书展首发。该书作为一部阳明心学入门佳作,秉承“传统精髓,现代表达”的理念,以简短的篇幅、精到的阐释,展现心学强大力量,揭示心学精华——“心外无物”,成就事业,格局始于立志;“知行合一”,思想要转化为行动,实......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