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部别开新面的经学研究著作——评吴从祥著《王充经学思想研究》
近二三十年以来,经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在众多的经学研究著作之中,吴从祥博士的《王充经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可谓别开新面。此书以《论衡》为基本材料,从思想渊源、经学观、经学思想、史料价值、影响等方面,对王充经学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 经学研究历史久远,成果......
-
〓 “《清史书目》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举行
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清史书目》出版座谈会”于11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文献馆举行。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历史系的数十位学者及《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记者出席。会议分为两个......
-
〓 浙江历史文化的“百家讲坛”——读《浙江历史人文读本》
身为漂泊北国的游子,凡遇到有关家乡的图书,总忍不住会随手翻翻。不过说实话,近年来书的数量虽以几何倍数增长,吸引人读下去的还真不多。可是,当承蒙家乡惠赠的这套丛书摆在我的案头时,却让我眼前一亮。尽管书中的大多数内容我多少有所了解,还是几乎不停顿地将它翻阅一遍。不得不说,这套丛书在介绍、宣传浙江历史文化、山水名胜方......
-
〓 《红楼梦叙事》出版座谈会举办
本报讯(记者殷燕召)人民出版社日前在京举行《红楼梦叙事》出版座谈会,文艺报总编梁鸿鹰、人民出版社副总编陈鹏鸣等与会。王彬所著《红楼梦叙事》运用叙事学方法对其进行了深邃与精微的分析,并梳理出中国小说的叙事经验,指出《红楼梦》依旧为当下中国小说创作提供支持,揭示了诸如“动力元”“漫溢话语”等新观念。...
-
〓 新书推介:《中国近代国学研究》
《中国近代国学研究》魏义霞著2013年12月出版58.00元 什么是国学,尤其是近代以降的国学,其历史语境如何,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而形成其特定的内涵?作者系统梳理了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和章炳麟五位近代文化名人的国学研究,试图揭示国学与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宗教和儒学之间的某种关联,进而对国学的进路......
-
〓 晚清知识女性的“新妇女观”——评《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一九○四年丁祖荫主编的《女子世界》第二年第一期封面《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增订本) 夏晓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日读了夏晓虹教授的新作《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增订本),生出一些姊妹同道的感触。说起中国人的“妇女观”,近代以前两千年间,一直是以纲常礼教、男尊女卑的儒家伦理为主调,“男女平等”的新妇女观则是伴随近代......
-
〓 不断完善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何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抗日战争史无疑是中国史学研究的显学,其影响度恐怕是其他史学研究所难以企及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决定于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现在被广泛认同的观点就是: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开辟了光明前景。从学术研究上讲,大陆......
-
〓 危机中的彷徨与变革——《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简评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一个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谢俊美撰著的《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主题集中、史料丰富、话语新颖,对人们了解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颇有价值。鸦片战争后中......
-
〓 湖湘文化是湘人血脉——《湖湘文化十九讲》
从2002年起,谢发平就持续做着湖湘文化反思这一课题。新近出版的《湖湘文化十九讲:回望潇湘》(以下简称《十九讲》),反思湖湘文化,又由湖南人写就,全书彰显了湖湘人的三个脾性。一是草根。如果文化可分精英与草根的话,笔者以为《十九讲》的身份肯定是属于草根文化的行列。全书包括总论(湖湘文化精神特征)、分论(军事、经济、政治、......
-
〓 从边疆认识中国——再读拉铁摩尔及其《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国璀璨的文明与辽阔的版图,成为我们未来进一步进步与繁荣的基础与源泉。中国的巩固与发展,离不开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建设,也离不开我们对于边疆地区的研究与认识。可以说,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边疆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方才能够更为完整和全面地认识作为整体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边疆,是认识......
-
〓 以历史和美学守望建筑的尊严——有感于梁思成《拙匠随笔》
《拙匠随笔》 梁思成著 北京出版社 梁思成,这位致力于中国古建遗产勘察保护、文献整理研究的“大家”,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奠基与开创贡献了毕生精力。时至今日,他早已成为文化记忆的符号,承载着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那份情感依托。很难想象,正是这样一位开山之人,却以“拙匠”自谓,为我们呈现了一本“小书”——《拙匠随笔》。“拙匠......
-
〓 冲突中寻路桃花源——读张炜近作《陶渊明的遗产》
读张炜近作《陶渊明的遗产》(中华书局出版),仿佛目睹陶渊明从魏晋的“丛林”中显出身影,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张炜以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摘取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桂冠,但其实他在文学评论,尤其是在古典文学欣赏这一方面也做了颇多研究,早几年就出版了《楚辞笔记》《也说李白与杜甫》。这部《陶渊明的遗产》缘于2014年秋天万松浦学院的......
-
〓 请问您贵姓?——《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 资料图片 由徐铁生编撰的《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日前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汇集了31684个姓氏的辞典,是迄今收入条目最多的姓氏辞典,而书中对各姓氏源流演变的梳理,或许会让人们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有所思索。 “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徐,双人徐。” 两个陌生人见面......
-
〓 徒此挹清芬:《于希宁艺术研究》
《三魂一心——于希宁诞辰百年艺术展精编作品集》徐向红、张志民主编 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 在《于希宁艺术研究》书稿付梓之前先机浏览一过,所获心得及体会,的确匪止“先睹为快”四字所能包孕。 记得2007年深秋,与外子重回泉城,应邀至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沈光伟先生家中品茶读画。兴尽欲归之际,沈先生将......
-
〓 研究区域民俗文化的意义——读《大同民俗文化形态研究》
山西大同大学薛文礼老师的《大同民俗文化形态研究》,对我触动很大,我很愿意藉此谈谈我对研究区域性民俗文化的理解。 我之所以看重对民俗的研究,有两点,一是其对政治“遮蔽”民生的“去蔽”功能,一是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重新确认自我的功能。 先说其对政治“遮蔽”民生的“去蔽”功能。“文革”是一个极端政治化的时代......
-
〓 但开风气即足矣——读《二十世纪诗词注评》
一我们时常会在学术史的叙述中论定某位学者、某部著作、某种思潮是“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当我读罢由钱理群、袁本良两位先生编撰的《二十世纪诗词注评》(以下简称《注评》)时,由衷地感到,其实“但开风气即足矣”。建构新的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往往是由自发到自觉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的刺激,固然能够起到某种程度的催化作用......
-
〓 新书架之《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修订版),金以林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79.00元从1928年底东北易帜起,在国民党内部,始终是派系林立,纷争不断,直至1949年政权易手。派系政治可谓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相始终。本书重点研究的是1931-1932年间,蒋介石如何用派系政治的......
-
〓 严肃而不失趣味——评《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
《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姜生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定价208元姜生教授积二十几年心血之作《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于2015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甫一问世即赢得海内外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青睐,并引发讨论和思考。《汉鬼考》更新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作者以汉墓为切入......
-
〓 楚简重光绝学复兴——读杨华《古礼新研》
中华民族号为礼仪之邦,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最后奠定辉煌之宗周礼乐文明,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从一人之冠礼、丧礼,到一邦之吉凶军宾嘉五礼,几至于无事不关涉礼。有威仪可观,有等级可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仁义内蕴,忠诚外化,当廷为谦谦君子,万民之望;临阵为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仁覆四海,义襄天下,钟鸣鼎食......
-
〓 《左宗棠传信录》还原左宗棠逸事的历史真相
本报讯《左宗棠传信录:基于清宫档案的真相还原》一书新近由岳麓书社出版。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上千万件清宫档案,对左宗棠逸事作历史真相还原,是该书最大特色。左宗棠为晚清传奇人物,围绕他以及他与同时代名人如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的交往,有不少逸事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只是这些逸事中,有不少只是传言,而且这些并非史实的传言被频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