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开辟佛道教研究新领域
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这套总计1039册、40多万页的大型文献丛书,为了解全国各地区的佛教和道教的历史状况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文献,比较充分地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佛教和道教文化传统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鲜明......
-
〓 理论与材料、宏观与微观并重——《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简评
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是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主流,也是中国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何兹全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20卷),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丛书分为《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中国近世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三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进行了深入研究,体现了当前......
-
〓 宋代有“中等收入陷阱”吗?——读《宋代消费史》
《宋代消费史:消费与一个王朝的盛衰》,何辉著,九州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版,定价:98.00元 繁华自由、光芒四射是真实的宋代,暗黑恐怖、积贫积弱也是真实的宋代,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复合体,绵延了316年之久,在中国自秦统一之后的大王朝中仅次于两汉排在第二,在战争中立国,也在战争中亡国。纵看宋代的兴衰,与今日的“......
-
〓 文化风云:喜读《京剧名宿访谈·续编》
近日阅读了封杰新出版的《京剧名宿访谈·续编》,不禁感叹:“封杰真是个有心人。” 说他“有心”,因为他身为《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工作繁忙。但他在完成第一本42位艺术家的采访之后,很快又采访到43位老艺术家,出版了《续编》。因为有志于此,他就可以见缝插针,忙里偷闲,借助组稿和戏曲活动,广泛接触老艺术家。......
-
〓 《西夏文物》“内蒙古编”“甘肃编”出版
本报银川7月6日电(记者庄电一)“我们希望通过整理、出版大型文献研究丛书《西夏文物》,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西夏文物一网打尽!”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的这句话,今天部分变成了现实。《西夏文物》中“内蒙古编”(4册)和“甘肃编”(6册)率先与读者见面,来自北京、甘肃、内蒙古、宁夏的专家......
-
〓 古代的女子怎样梳妆——读《贵妃的红汗》
《贵妃的红汗》,孟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36.00元孟晖的新作《贵妃的红汗》,我愿意称之为细节之书。或许是男女有别,男性写者专注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女性写者却对那些幽微的细节情有独钟。对细节的重视是孟晖一贯的书写风格。从《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到这部新著,莫不如此。她由《诗经》、......
-
〓 超越陈规旧说成就一家之言——《诗经辨义》评析
自汉代以来,《诗经》成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文献。《诗经》由于形成的年代久远及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历代《诗经》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儒家政治和伦理思想的指导及至束缚。自从儒家“诗教”的代表作品《毛诗序》形成以后,在整个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诗经》的一切研究成果几乎都深深......
-
〓 对传统社会家庭伦理的回望与思考——关于《家人父子》
赵园近照《家人父子》 赵园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人物故事之《竹园品古图》 明 仇英 作 11月1日,光明读书会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东方历史评论联合主办的北大博雅讲坛在三联书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念群教授围绕“传统社会”家庭伦理问题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一 ......
-
〓 老中青学者合力撰写通俗版中国史
本报上海1月16日电(记者颜维琦、曹继军)日前,由李学勤、郭志坤主编,12位学者合力撰写的通俗版中国历史《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总策划、主编郭志坤介绍,“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强调学术性和可信性,遴选出了12位作者,他们均为对中国历史素有研究且有志于通俗历史写作的专家。 丛书共分为12册......
-
〓 《陈来儒学思想录》:我们要有自己的现代学术话语体系
《陈来儒学思想录》的出版可谓适得其时。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来说,有个问题是大家一直以来思考的,这个问题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地位如何,它未来的前景如何?实际上,自从进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在今天,解答的迫切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陈来先生谈到,儒学复兴有“理”和“势”两方面的问题。大家都认......
-
〓 版画家刘春杰《私想鲁迅》在京首发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日前,由曾获“鲁迅版画奖”的著名版画家刘春杰历时两年、独立一人完成版画、文章及图书装帧设计的《私想鲁迅》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京举办了首发式。关于这本得到陈丹青、孙郁等学者好评的作品,刘春杰表示,他的作品试图更多融入对鲁迅的个人化理解,故而命名为“私想”。 这本书由63幅木刻......
-
〓 中国盐文化: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暖靠棉,味靠盐”,盐可谓是“百味之祖”,古往今来,盐一直被人们赋予种种特殊意义,远远超出了它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介入了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表现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魔力。 《中国古盐》是浙江古籍出版社于2011年12月出版的一部图文结合的文化类出版物。古老题材加上摄影技术,把盐田作为科学现象和知识形态,表现......
-
〓 《大学之道》新书研讨会举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大学之道》新书研讨会日前举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院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马陆亭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洪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程方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张海英教授以及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研究员等国内关于高等......
-
〓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美学通史》《中国艺术批评通史》先后出版
开启弘扬中华美学新篇章 本报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王庆环、刘博超)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积25年之功,组织国内200多位学者齐心协力,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美学通史》《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三套书,从不同角度深化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填补了我国传统美学研究的多项空白。这是“传承......
-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修复再版——一部校本教材的百年“相遇”
上海澄衷高级中学保存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在浙江乌镇,镇中心的观前街17号,是文学巨匠茅盾的家。故居陈列室里,存放着一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晚年的茅盾,回忆起童年生活时,仍不忘《字课图说》给他带来的知识和欢乐。 这本《字课图说》便是一百多年前澄衷蒙学堂的校本教材。当时的澄衷蒙学堂......
-
〓 《陈文增与定窑复兴》:千年定窑复兴记
《陈文增与定窑复兴》 王俊霞 著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人民出版社《陈文增与定窑复兴》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完整记录定窑复兴过程的图书。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于元朝失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和他的伙伴们致力于定窑恢复、研制工作40年,在没有任何工艺记载和技术资料的情况下,......
-
〓 著书者说:清代选坛上的唐宋八大家
《清代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考录》付琼 著 商务印书馆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一,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同文堂刻本。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卷一,乾隆十七年(1752年)陆锦小郁林刻本。王应鲸《唐宋八大家公暇录》内封,乾隆三十年(1765年)嵩秀堂刻本。 唐宋八大家代表了中国散文的一个光辉巅峰,成为清代知识阶层......
-
〓 找寻不能遗忘的历史东京审判庭审档案终回归
本报上海8月17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今年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8周年,东京审判宣判65周年。近日,多位学者齐聚上海书展,向观众讲述80卷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背后的故事。该丛书记录了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的庭审全过程,作为第一手资料,完整再现了历时两年半的东京审判。这是国家历史......
-
〓 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由《如何读中国画》引发的思考
《廉颇蔺相如传》(草书) (北宋)黄庭坚 资料图片《照夜白图》 (唐)韩幹 资料图片 对于中国画,无论是研究绘画史的学者还是兴趣浓厚的爱好者,初始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读中国画?在北京故宫的武英殿、上海博物馆的绘画馆,抑或美国大都会的中国馆,中国古画在精心布置的射灯下,像一个个活力四射的生命体,而观者却苦于找不到与它们......
-
〓 “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人’”——读《文明的历程:大学人文读本》
《文明的历程:大学人文读本》,张有智、张焕君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48.00元 何为大学?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学的理念是什么?什么又是大学的灵魂?自从大学创立,人们便从未减少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古今中外大学虽有许多变化,诸如体制、规模、课程等等,但其精神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代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