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往圣之余韵,启学术之新扉(一)
历周八百年,兵书多有,《孙子》存于内。《汉书》述《吴孙子》八十二篇,图九卷,蔚为大观,惜已亡佚。魏武独具慧眼,诠注孙子十三篇,风行于世,垂一千八百年,注者不绝,遂成兵家第一经典。然观后人所研,或陈己见,或考文字,纵有立言事功之志,不免时过境迁之慨,故为此文,体察先贤经世之原意,再拓学术致用之新路。
第一篇 孙子兵法的时代背景
年代久远的典籍总少不了争议,《孙子兵法》也是如此,作者、成书年代到现在仍然意见纷纭,对其评价也因人而异,或被奉为泰山北斗,或被看成空洞教条,甚至异端邪说,因为关涉经典得失与现实意义,故有讨论之必要。
孙武的名字最早出现于西汉初年的《史记》,其事迹只是从齐国到吴国当将军,与同篇的吴起根本不能比。在先秦典籍中默默无名,说明孙武功业并不大。吴军的最高指挥官是吴王,辅佐臣僚中,伍子胥占据突出位置,伐楚的决策和实施,伍子胥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对比之下,孙武的表现更像参谋而非司令官。吴国霸业转瞬即逝,孙武也没有出任他国要职的记载,能够名垂千古,完全仰赖兵法十三篇。《孙子兵法》究竟成书于何时,现有材料不足以明辨(汉简只能证明孙子兵法在西汉初年已经存在,不能判断成书年代),只能通过文本来推敲其成书的时代背景。《孙子兵法》所描绘的,是处于霍布斯自然状态下的世界,国家行为受生存竞争的丛林法则支配,现实需要推动功利原则成为衡量一切的准绳,这符合战国时代的特点——周天子已经丧失价值,以朝贡-会盟为特征的国际秩序瓦解,国家互不信任,攻伐不止,即使送王子当人质,也只能维持短暂的和平。注意到吴国争霸模式,是吊民伐罪,大会诸侯,效齐恒故事,可以判断《孙子兵法》成书于吴国争霸之后,绝非献给吴王的礼物,火攻篇谈到“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有可能是总结吴国伐楚的经验教训,慎战思想则是反省吴国的穷兵黩武。
从内容也可以研判,《孙子兵法》是一本专业书籍,其目的是为政治家和将军提供战争指导,例如是否应该发动战争,怎样评估战争影响,如何确定和实现军事目标,等等,战争性质判断之所以没有讨论,是因为这个时代道德高地已经不具有重要意义,利之所在,就是出兵理由。
也就是说,《孙子兵法》是一部立足于时代背景,思考国家如何赢得生存竞争的军事著作,其特点,一是强调专业性质,不讨论政治问题,保持低调,同时积极维护军事指挥权的独立,减少政治掣肘;二是把谋略和外交等活动纳入战略思考领域,并给予优先地位,因此能够超越单纯军事胜利的观念,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必以全争于天下”,在混乱的国际形势下始终保持实力的完整,为应对各种危机奠定坚实的基础,故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子兵法》以众多概念和行动原则编织了一个完整的应用理论体系,思考和评判这一理论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对经典的认识,在实践中也有着参考意义。
第二篇 孙子兵法的概念和行动原则
一、概念方面: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计篇》
2、(道天地将法)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计篇》
3、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作战篇》
4、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作战篇》
5、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谋攻篇》
6、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通“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
7、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形篇》
8、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形篇》
9、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形篇》
10、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势篇》
11、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篇》
12、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虚实篇》
13、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篇》
14、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军争篇》
15、兵非贵益多,虽(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行军篇》
16、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
17、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行军篇》
18、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地形篇》
19、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地形篇》
20、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地形篇》
21、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九地篇》
22、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九地篇》
23、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九地篇》
24、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九地篇》
25、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篇》
26、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用间篇》
27、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用间篇》
28、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用间篇》
二、通用原则:
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篇》
3、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汉简“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形篇》
4、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5、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6、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
7、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
8、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
9、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
10、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同“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篇》
三、大战略原则:
1、(庙算)多算胜少算。《计篇》
2、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
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4、知胜有五: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篇》
5、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形篇》
6、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争篇》
7、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地形篇》
8、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堕。《九地篇》
9、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火攻篇》
四、军事原则:
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
2、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篇》
3、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远而不可及也。《虚实篇》
4、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虚实篇》
5、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虚实篇》
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
7、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军争篇》
8、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
9、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军争篇》
10、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行军篇》
11、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九地篇》
12、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九地篇》
13、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九地篇》
14、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其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守;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九地篇》
15、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止。《火攻篇》
16、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火攻篇》
《孙子兵法》内容庞杂,为了理清各篇章之间、篇内文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必要对该书提出的概念和行动原则做一个归类。行动原则按照通用原则、大战略原则、军事原则加以归类,适用范围清晰明了。归类之后,一些旧有的争议也悄然而解。例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曾经被认为过于理想化,实际上该条原则主要运用于大战略范畴的政治斗争领域,伐谋、伐交是其手段,可采取诸如威逼利诱等政策,体现的是政治对于军事的领导作用。
作为军事原则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需要满足严格条件,难以取得重大战果,意义有限。进攻方迂回到防御方侧后,威胁其交通线,防御方可能主动撤退;如果被优势敌军包围且救援无望,士气消沉的部队可能会投降;两军对垒,不发生交战,进攻方撤退,防守方就能不战而胜。
需要说明的是,军事原则也可能被大战略领域借用,例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常在外交中运用。
第三篇 孙子兵法的现代表述
将孙子兵法各篇内容加以整理,发现孙子兵法创造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理论模式,包括概念体系和行动原则,广泛应用于大战略和战争的决策,本篇从战争目的、战前评估、作战方式、后勤保障、情报支援等角度加以具体分析。
1、孙子兵法秉持现实主义政治观,战争目的就是保障国家利益,尤其是保障国家安全。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通“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火攻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
2、保障国家利益有多种方法,谋略、外交等政治斗争手段更为重要。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3、运用军事斗争手段时必须考虑政治目标,为了改善国内外的形势,达成有利的和平,应该尽可能限制战争的破坏。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谋攻篇》
4、强调军事指挥的专业性质,选将要慎重,授权要充分。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篇》
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地形篇》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地形篇》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九地篇》
5、军事斗争中追求必胜。甚至要求没有胜利把握就不要交战。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形篇》
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形篇》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形篇》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形篇》
6、强调战前评估,以免盲目参战。
计篇中,按照“道天地将法”五个范畴,评估军国大事,进行庙算,通过多次运算来减少误差,增加获胜把握。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思考预测战争前景并给出量化评估方法的,唯有孙子兵法。
7、掌握作战主动权是胜利的关键。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篇》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
8、选择运动战的战法,以优势兵力击败敌人。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篇》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虚实篇》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虚实篇》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军争篇》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
9、进攻敌人应当速战速决,减轻后勤压力和财政负担,避免夜长梦多。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作战篇》
善用兵者……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作战篇》
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
10、速决战的最佳方式就是奇袭。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九地篇》
11、在斗争中获胜的前提是,拥有信息和情报优势。
①对外要做到:
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九地篇》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篇》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用间篇》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用间篇》
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用间篇》
②对内要做到: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虚实篇》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
12、完成以上各项任务的必要条件是,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计篇》
(道天地将法)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计篇》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篇》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
知胜有五: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篇》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争篇》
第四篇 孙子兵法的篇章
一、逻辑结构的缺陷。
先秦典籍多半都有文不对题、逻辑散乱、前后矛盾的缺憾,孙子兵法也不例外,不仅大部分篇章都有一些文句和主题无关,而且各篇主题无法汇聚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经过整理,才能看出其逻辑线索。
1、章节编排不甚妥当。
谋攻篇讨论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战争目标等等大战略的内容,应该放到开头,进行战前评估的计篇只是着眼于开战条件,应该列在第二位。但是从文句来看,计篇气势更为恢宏,置于榜首足以提振全文。只能说视角不同,孙子固然也同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开篇谈的却是开战能否胜利,战争是否符合国家利益这个更重要的议题反而被搁置了。
作战篇谈的是后勤问题,应该放到文末,和用间篇并列,属于对作战行动的支援范畴。
势篇开头提及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然而从谋攻篇往后只得形篇、势篇、虚实篇,少了分数篇。仔细分析谋攻篇,发现该篇从“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往后,内容和上半篇完全不同,却可以接续形篇内容,怀疑这是形篇的一部分,而形篇之前应该有“治众如治寡”的分数篇,讨论如何管理军队,军争篇的用众之法,行军篇的处罚、命令等等文句也和管理军队有关。
九变篇所谈论的九变,应该是指如何对应九地的措施,即九地篇中的“是故散地则无战”等句,独立成篇有点勉强,可放到九地篇中。
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相互之间似乎没什么联系,主要讨论战术课题,但是与内容丰富的其他兵书比较,感觉不够完整,一些领域没有提及。目前主流意见认为孙子十三篇完成于战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只有银雀山汉简本,能否反映全貌,殊难分辨。
2、主题与内容存在矛盾。
孙子兵法的篇章中存在许多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推敲原因,大概是先秦文献逻辑本来就不是很严格,加之木简写作,编排或许失误,以下列出与各篇章主题无关的主要内容:
计篇:“兵者,诡道也”至“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谋攻篇:“故用兵之法”往后部分。
虚实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往后部分。
军争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至“悬权而动”这一段;“《军政》曰”往后部分。
九变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往后部分。
行军篇:“兵非贵益多”往后部分。
地形篇:“故兵有走者”至“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九地篇: “古之善用兵者”至“此将军之事也”这一段;“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往后部分。
火攻篇:“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往后部分。
前后基本一致的篇章只有作战、形、势、用间四篇。
3、有的篇章内容甚至主题和其他篇章有冲突。
问题一:势篇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与形篇的“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银雀山汉简为“故善者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不符,追求侥幸成功,和孙子兵法追求必胜之道相反。
问题二:九地篇的“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忽视外交,倡导武力,与《谋攻篇》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差异很大,也不符合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
问题三:九地篇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也和《形篇》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大相径庭(详见《孙子三论》)。
问题四:九地篇的“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先示弱后突袭,积极讨论攻城,和担忧损失避免攻城的《谋攻篇》相反。
4、内容疏漏,让人不易理解。势篇的奇正概念,九变篇的九变、五利,都需要明确界定,九地篇的“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需要加以说明。
二、评价。根据理论应用重新排序。
1、志向高远的谋攻篇。
全国、全军的主张,不仅仅指减少己方损失,结合下文判断,应该是泛指减少整个战争的损失。这么做不是出于道德考虑,而是为了胜利来得更稳妥,利益最大而代价最小,“兵不顿而利可全”,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军力。也因此百战百胜不值得羡慕,不战而屈人之兵才值得推崇。这也是孙子兵法力图达到的战略高度。
2、规范战略评估的计篇。
战略评估在先秦时代已经普及,但评估方式较为随意,不利于达成一致。 孙子兵法通过“道天地将法”建立了一整套评估项目,“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规范了评估程序,综合考察双方的资源、能力以后,就有信心宣布“吾以此知胜负矣”。
3、奠定全书基调的形篇。
兵危战凶,如何达成胜利,就成了军事理论的中心课题。孙子兵法主张降低风险,“胜于易胜者”,通过知彼知己,做到己难胜而敌易胜,百战不殆。故此,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追求奇胜、智名、勇功,只追求任何人都能达成的必胜。必胜途径是“修道而保法”,积累己方的优势,开战就像山洪暴发,势不可挡。
4、虚无缥缈的势篇。
各篇章尽管结构不够严谨,还言之有物,唯独势篇虚有其表,难以想象出于同一作者。势篇提出了奇正的概念,并将之提升到不败秘诀的地位,但却没有加以界定,之后大段形容都不知所云,余波所至,连带后人的解释都难以自圆其说,例如曹注,认为“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者当敌,奇兵从旁击不备”,也就是说,正面交战就是正,突然袭击就是奇,这个说法可以部分解释某些会战的结果,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但是有更多会战则无法解释,如曹操伐徐州,刘备攻益州,徐晃救樊城,张辽守合肥。其实,解释官渡之战等会战也完全没必要用什么奇正,形篇说得很清楚,“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只要敌人无法获胜,就可能露出破绽,抓住战机就可以一举击败敌人。曹军防守官渡挡住了袁军主力,为反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奇正的真正意义,不是判断战斗样式对胜负的影响,而是表明了常识和非常识的不同作用,战场的较量从士兵的搏击延伸到将军的博弈,从物质冲撞升华为精神抗衡。遗憾的是,势篇没有对准焦点,华章美辞都浪费了。
5、贯彻制胜之道的虚实篇。
制胜的关键就是掌握主动权,也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运动战的方式作战,可以最大限度确保主动权:隐蔽作战意图,“形人而我无形”,敌人找不到进攻目标,只有转入防御,但又难以判断主攻地点,不得不处处设防,备多力寡;我专而敌分,以众击寡,就有胜利把握。运动战以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为前提,对军队的要求很高,如果是本土作战,在政治上也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可以看成一种理想化的作战方式。
6、以迂为直的军争篇。
战略要点的得失,对于战争走向、战役组织常常有着重大影响。如何争夺战略要点是将军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速度太快,军队战斗力下降,有可能战败;速度太慢,要点就会被敌人占领。必须知迂直之计,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开,才能及时完成主力的进军,甚至可以后发先至。
7、与众不同的九地篇。
作为全书篇幅最长的九地篇,其实交织着两个部分,一为如何适应地形,即九地与九变,逻辑严密,有较高的战术价值。二为战略战术的一些议论,没有统一的主题,更像有感而发。这些议论在全书独树一帜,不尚财货,不拘生死,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宁死不退,故能为智者不敢为,揭示出战争不确定性的根源——多数人的行动经常胜过少数人的思想。危险是战争的本质,将士们却必须鼓起勇气奔赴沙场,想到自己可能一去不复返,就不由得痛哭失声。没有用狂欢的祭典、理性的叙述来掩盖冷酷的现实,《九地篇》因而成为先秦兵法中少有的刻画人性的篇章。
8、离题万里的九变篇。
九变篇的关键就是如何通九变之利,善用地形,补充九地篇的相关讨论,遗憾的是,这一点九变篇尚不及九地篇。主题不彰,旁枝茂盛,成篇实在勉强。
9、无所顾忌的地形篇。
地形篇中固然也讨论了如何利用地形,但最有价值的不是对于地形的讨论,而是分析战败的六种可能,要求作战必须遵循作战规律,进而强调将权,抑制君权,鼓吹将军“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成为国家道德典范,制约君权。先秦诸子的学说并不以为君王就是当之无愧的道德典范,国民没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孙子兵法重将轻君符合时代精神,防范君权膨胀更超越了后世眼光。
10、柳暗花明的火攻篇。
特种作战包含火攻、水攻、穴攻等等,火攻主要用于野战,攻城多用水攻穴攻,孙子详谈火攻,反映其重野战轻攻城的一贯思想。时过境迁,孙子的火攻方法已经丧失效用,只有那些鼓吹慎战的警句仍有着借鉴意义:控制情绪,冷静应对,是政治军事活动能够成功的首要主观条件。
11、宿营行军侦察警戒的行军篇。
军队用于宿营行军侦察警戒的时间比用于战斗的时间更多,处理不当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增加战败的风险。保持良好的非战斗状态,是修筑必胜之道的一个重要步骤。
12、名不符实的作战篇。
标题是作战,通篇谈后勤事务,并扩展到经济领域。进攻者的后勤线较长, 战争损耗大,长期作战容易陷于不利局面,甚至引发国际干涉。所以进攻他国必须速战速决,后勤上要因粮于敌,尽量减少国家的负担。孙子在文中并没有讨论国土防卫,批评其速决战略片面者多出于误解。
13、独树一帜的用间篇。
强调谍报工作的重要性,鼓吹“上智为间”,圣仁用间,在历代兵书里也是独一无二的,说明孙子不仅要求情报的数量,更注重情报的质量。高质量的情报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与一般人比较,伊挚、吕牙掌握的情报更全面,思考更深入,判断更准确,成就自然高于侪辈。
第五篇 孙子兵法的存在问题
逻辑方面的问题,上文已经详细阐明,不再赘述,单单就思想的局限讨论孙子兵法的理论缺憾。
问题五:《谋攻篇》提出全国、全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奈何方法不过是提出伐谋伐交重于伐兵攻城,具体措施一条都没有,让人以为这不过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在行动中遂不予重视。
问题六:孙子对外交的态度是以利害关系为准绳,缺乏长远考虑,只想着威逼利诱,不能以诚待人,对于假想敌更只知道伐谋伐交,玩生存竞争的零和游戏。这显然无益于创造一个安定和平的国际局面,反而会加剧国际无政府状态,推动战火的蔓延。
问题七:为了减轻政府负担,鼓励军队抢劫,忽视这一行为对于国家形象和军纪的影响,更没有考虑民众的感受,得土地失人心,难以长治久安。
问题八:突出智谋,混淆了将军和谋臣的区别,智信仁勇严的衡量标准,更符合对于政治家的期待,而非战场上的军人。《吴子》专辟一章论将,《孙子兵法》对将道的讨论未免太过分散。
问题九:强调进攻,忽视防御,立于不败之地成了空谈。
问题十:以正合,以奇胜,两者在概念上是对等的,在行动时却偏重运动战,轻视会战,鼓吹“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问题十一:因为经济的理由,主张速战速决,没有分析政治和军事的实际需要,可能欲速而不达,面临危险。
问题十二:一味强调攻城的损失,思想停留在“野战歼敌”阶段,没有意识到城市得失对于整体形势的重要性。
由于孙子兵法存在诸多缺陷,其对于军事斗争的指导作用需要认真反思。
问题十三:军事斗争应该符合国家政策目标,《孙子兵法》尚有欠缺,制定了增进国家利益的政策目标,却没有阐明国家利益,和军事斗争有可能脱节。例如书中贬低甚至忽略的攻城与守城,对于控制领土意义重大,而领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引发了数不清的战争。
问题十四:军事斗争的胜利不会自动转化为政治胜利,如何协调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活动,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孙子兵法》说得太少,从历史来看,战争时期的谋略、外交活动往往比和平时期更加频繁,能否得到国际承认,对于交战过程和战争结果都有重大影响。
问题十五:重理论轻实践,即使观念新颖,却因为缺乏具体措施,无法落实。提出了“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的思想,但没有明确实践途径,究其文旨,应该是指销声匿迹,不让敌人发现。
问题十六:战略和战术存在脱节现象。提出了速战速决的理念,但是没有思考如何进行主力会战,一举定乾坤,反而着重讨论风险小时间长的运动战。
问题十七:大战略和军事范畴经常混淆,容易引起误解。例如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大战略原则有着重大意义,表明军事威慑与谋略、外交诸手段共同运用,往往比单纯的战争更有利于推进国家政策目标。然而作为军事原则意义就比较有限,不战而屈人之兵带来的战场优势较为短暂,很难构成决定性胜利,无法达成速战速决,倒可能让战争无止境拖下去,直到双方财力物力耗尽,不得不谈判。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参考约米尼的《战争艺术》。
问题十八:某些主张过于狭隘,意义有限。军争篇从“故用兵之法”往后部分,高陵、背丘两句强调地势作用,佯北、锐卒、饵兵谈的是攻防时机,一定条件下可以借鉴,但不能绝对化;归师、围师、穷寇三句为了减少损失而放弃歼敌机会,不值得效法。
第六篇 孙子兵法的理论创新
或许有人认为文中的批评对一部先秦典籍未免过苛,即使深受理性思维熏陶的近代欧洲著作,也经不起后人批判,何况隔了两千年,思路差异实属寻常。在此,读者应当明白评论的两个目标:完美和优秀,完美是指全部达标甚至超出预期,而优秀是指超过大多数同类事物得到社会认可。由于人类智识的不断增长,评判标准也不断变化,与短暂的完美相比,超越同类的优秀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从先秦诸多兵书中脱颖而出,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孙子兵法》毫无疑问是中国军事著作中的佼佼者,总结其成就,对于学术研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前的大多数努力不同,《孙子兵法综合谈》一文尝试分析和揭示文本自身隐含的逻辑体系,以此为基础,思考经典在当代的意义。
《孙子兵法的现代表述》提出孙子兵法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式,并从功能角度进行了分析,本篇将继续对该理论模式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征进行阐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描绘理论的全貌。
《孙子兵法》放弃了道德戒律,以功利原则取而代之:战争并非达成国家利益的唯一手段,伐谋伐交的地位比伐兵攻城更为重要,只有其他手段无法奏效且战前评估胜利机会较大时,才能开战。开战以后,获得军事胜利将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主要途径,将军自然而然成为舞台的主角,战争决策变成作战指挥,节奏大大加快,出错几率直线上升,由于对抗激烈,星星之火也可能形成燎原之势,左右会战的胜败。《孙子兵法》意识到这个问题,将认知和控制风险视为第一要务,从而确立了中国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决策和行动模式,其概念与原则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与现代金融不同,《孙子兵法》的风险控制模式并非以信用记录和数据处理为条件,而是通过一系列概念和原则考察直观现象,判断正误。从这些概念和原则里可以归纳出六个风险影响因素。
风险的影响因素:时间越长,风险越大;知识越少、能力越弱,风险越大;资源越少,风险越大;主动权控制度越小,风险越大;可靠情报越少,风险越大;机会成本越高,风险越大。
说明:有两个以上选项就存在机会成本,其他选项的机会成本大小与其净收益成正比:投入相同,其他选项收益越大机会成本越大;收益相同,其他选项付出代价越小机会成本越大。机会成本越高,放弃目前选择的诱惑越大。
与主观努力关系紧密的风险影响因素:知识、能力,资源,可靠情报。
取决于历史进程的风险影响因素:时间,主动权控制度,机会成本。
一、《孙子兵法》对降低风险有一种本能的偏好:
1、师老兵疲会增加新的政治军事风险,应该速战速决。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作战篇》
2、知识、能力的高低对于战争胜负起着关键作用。
(道天地将法)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计篇》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篇》
知胜有五: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篇》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争篇》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
3、资源多少将影响部队的能力和行动方式。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作战篇》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篇》
4、掌握主动权是制胜关键,甚至可以扭转资源的劣势。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见于《唐太宗李靖问对》)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虚实篇》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虚实篇》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九地篇》
5、重视谍报和反侦察,获得情报优势。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虚实篇》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篇》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用间篇》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用间篇》
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用间篇》
6、收益不变时,评估不同决策的机会成本,确定风险大小。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
7、通过控制风险,创造战略优势,增加胜利机会。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形篇》
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思考《孙子兵法》的存在问题。
1、问题一反映的是整体与局部的不同需要。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说,战略应该追求必胜、易胜,智名、勇功、奇胜都有偶然性,不能作为战略规划的目标。在战术层面,双方对抗激烈,随机性明显,出奇有可能大胜,甚至左右战局,冒一定风险是值得的。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势篇》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九地篇》
2、从谋攻篇到九地篇,外交的勾心斗角上升为赤裸裸的武力恫吓,说明《孙子兵法》受制于时代背景,只把外交当成一种牟取利益的工具,而非改善国际局势的途径,只是九地篇走向了极端,外交成了战争的序幕。九地篇与其他篇章差异颇多,如胁迫外交与火攻篇的慎战思想冲突,愚兵政策与地形篇的爱兵思想矛盾,从风险控制角度看,九地篇不适合事前评估与控制风险的战略策划,更适合瞬息万变需要灵活反应的战地指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形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地形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篇》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九地篇》
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堕。《九地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九地篇》
3、问题四中,如果局限于攻城,则九地篇的主张缺乏现实意义,如果视为引诱敌人出战伺机突袭,则言之有理。特别是拥有主动权的一方,避免和敌人长期对峙是控制战略风险的重要内容。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虚实篇》
4、孙子兵法低调对待政治问题,即使引入伐谋伐交概念,却没有展开讨论,通过限制将军的职权来达成政府内部的权力均衡,减少君主的猜忌,这可归入风险控制。不过以本国国家利益而非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政策最高评判标准,《孙子兵法》就算列举外交原则,效果谅必有限。
5、孙子属于现实主义者,对于长久和平不抱幻想,认为国家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实力来维护自身安全,这导致其对外交持一种功利态度,这也是战国时代的主流看法:恢复传统秩序已不可能,建立新的各国平等的国际秩序,又缺乏思想依据和政治条件,除了继续生存竞争,别无他路可走。确保本国能在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是国家政策的根本目标。
6、《孙子兵法》避谈政治问题,造成重军事轻政治的倾向,鼓励军队抢劫减轻了后勤负担,却也破坏了本国的政治威望,败坏了军纪,激化当地民众的敌对心理,妨碍整体战略的实施,应视为风险控制的失误。
7、道天地将法,只有地得到了详细论述,十三篇的体例,远不如先秦其他著作。对于智的强调,不利于行伍出身,却有利于士人求官,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现实:将军不得不周旋于各种集团之间,以免沦为倾轧对象。
8、《孙子兵法》在军事上着重研究运动战的战法,强调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把掌握主动权视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阵地防御并非关注对象。
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虚实篇》
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
9、按照风险控制的要求,《孙子兵法》总是力图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交战,敌人做好准备的会战,胜负难料,能避则避。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
10、战略上,《孙子兵法》预设本国发动战争,远征费用浩大,还需要顾虑诸侯的干预,速战速决有助于控制战略风险。只是战争进程未必尽如人意,一旦战局陷入僵持,进攻者就只能在长期战争与谈判撤军之间作出选择,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以和平方式交涉,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作战篇》
11、《孙子兵法》重视运动战的作战方式以拥有主动权为前提,攻城意味着军队被固定在城下,丧失机动性,有可能影响全局(如围魏救赵的案例)。
12、春秋时代是霸权之争,战国时代是领土之战,国家利益发生了变化,军事斗争方式也应该变化,不能轻视城市作战,《孙子兵法》对此认识不足。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
13、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跨领域的协调最好在国内进行,最高国务会议决策,专门小组实施。战地指挥官负责提供其对前线形势的客观判断,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14、《孙子兵法》提出的一些观念原则没有配套具体措施,在用于实践之前,必须规范这些观念原则的适用范围,根据现实需要斟酌选择,以免误用。例如“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可以解释为灵活部署,快速反应,也可以解释为信息遮蔽,隐秘行动,使用时注意区分。
15、《孙子兵法》的战略基石是立于不败之地,倡导速战速决也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在权衡风险时,主动权控制度远比时间更重要。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形篇》
16、大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定义主要依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孙子兵法》着重讨论军事,给人印象以为其提出的行动原则也主要用于军事方面,遂造成误解。考察十三篇内容,之所以要推行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其在作战上能创造什么奇迹,而是出于保存国力控制风险赢得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谋攻篇》中,“以全争于天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些见解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必然。
17、《孙子兵法》毕竟是先秦著作,某些观念过时合乎情理,军争篇末的用兵之法,偏向降低风险,并不完全合乎军事需要,实践中应该加以甄别。
第七篇 孙子兵法的意义
经典能够超越时代。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领悟了风险控制的理念,学习如何从激烈的斗争中幸存。岁月如梭,随着现代化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几十亿人被卷入了自由竞争的湍流里,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每个人都被迫作出选择——是随波逐流听任命运的裁决,还是进退自如掌握自己的人生?如果选的是后者,《孙子兵法》就有一读的价值,它能帮助读者分析混乱之根源,采取稳妥的对策,解决复杂的难题,成为生活的强者。
都知道《孙子兵法》有用,哪里有用,怎么用,则往往知之甚少。先秦典籍逻辑欠缺严谨,容易产生歧义,阅读时不加以甄别,有可能盲人摸象,顾此失彼,甚至一叶障目,指鹿为马,如历代儒家的非难。身为兵书,关注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能不谈兵法戎机,被批评杀伐太重也无可辩解,却不该妄断为迹近暴秦。秦国信奉法家,以征战为荣,与《孙子兵法》的主旨正好相反。因为深深体会到战争的创伤,作者才会发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种倡导和平竞赛的呼声,强调“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力戒穷兵黩武,希冀理性分析能够清醒人心,减轻战祸。然而被名利麻醉的世俗之人,却汲汲于在书中搜寻权谋之术,专注勾心斗角,逐私利而忘公益,作者泉下有知,当为之叹息。
《孙子兵法》震铄古今的奥秘,是对战道的探索,对原则的提炼,对概念的创新,对理论的突破。只关心诡道诈术,不仅舍本逐末,而且有南辕北辙之虞。为什么呢?因为权变之术只是战术层面,济一时之急,效果不能持久,要想长期获益,最后胜出,还得走风险控制的道路。
求胜是兵家本能,求胜之途,不外乎正国安民选将治军运筹攻守之策,即使知道做法,实施政策仍然颇有困难,原因之一就是内部掣肘。儒家长于政务,兵家专擅战事,面子上一团和气,骨子里冰炭不容,一旦大事发生,往往各执己见,寸步不让,盖因行动准则不同,政策重心各异,协调难度较大。《孙子兵法》以控制风险的战道引领全文,将具体事务的对策升华为修身治国的理念,胜负不再局限于战场,更是理念的竞赛,智力的较量,军事斗争和政治规划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内部矛盾化于无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有了实现可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国家如是,人生亦如是。
参阅:
《孙子三论》(钮先钟)
《<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李零)
小记:
《孙子》全文,最早是在《武经七书》里接触,之前都是一鳞半爪的残片。偶然读了《孙子三论》,书中比较孙子和先秦诸子、外国军事思想家的异同,不乏真知灼见,只是论证阐述还有牵强之处。近来重读钮老的作品,想写点文字,以解经为题。断断续续用了半年时间,接近完成时,又看到李先生的《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发现引文版本的重要性,修订引文,换成曹注本,为求直观,篇题采用十一家注版本。
关注对象并非文句的辨析与释义,而是《孙子兵法》的逻辑与意义,故此集中力量于原文的分析与阐发,避开了对注释的讨论。若干观念与参考书相近,推导途径不同,应不至于引起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