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济南发掘161座战国中晚期至清代墓葬
- 记者日前从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获悉,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的济南市历城区东梁王一村遗址发掘工作近日顺利完工。发掘工作从今年3月延续至10月底,共清理墓葬、窑炉、灰坑、水井、灰沟等遗迹209处,其中墓葬16......
- 最新发现!三星堆遗址玉石器原料或来自彭州大宝山地区
- 7大重要科研成果发布 完整保护象牙标本6根龟背形网格状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昨日(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
- 探访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良渚遗址是我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本月启动 要求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11月起开展。国家文物局表示,数据质量是衡量普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如实填报登记信息,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1949年以来,我......
- “荆楚文明之光——中国湖北出土文物展”走进新西兰
- 据湖北省博物馆1日消息,“荆楚文明之光——中国湖北出土文物展”将于11月2日至7日在新西兰奥克兰Botany图书馆举办。 该展览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指导,湖北省博物馆主办,中国文物交流......
- 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苏州开幕
- 10月26日上午,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苏州开幕。本届展会以“保护传承·科技赋能·人民共享”为主题,致力打造一场集行业展览、学术研讨、文化讲座、发布推介、匠艺展示、公众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文化遗......
- 故宫举办第六届太和论坛
- 近日,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和中国紫禁城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国内外嘉宾围绕“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共享”主题展开交流。论坛期间,专家学者从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学术......
- 看国家级非遗“错金银”,传统与现代相融
- 日前,由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乌鲁木齐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马进贵错金银玉雕工作室、艺海轩琢玉坊、钰麟福珠宝承办......
- 320件文物精品展示《西厢记》内涵
- 10月25日,“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厅一、二展出。作为文学经典系列主题的又一重磅原创大展,该展览立足于本馆珍稀馆藏,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13家省......
- 第六届太和论坛:探讨国际视野下的文物保护
- 据悉,10月16日—17日,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和中国紫禁城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论坛以“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共享”为主题,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
- 浙江湖州:考古发现晚商时期高等级建筑基址群
-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湖州毘山遗址考古发掘研讨会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此遗址发现距今约3000年的晚商时期高等级建筑遗迹,获得浙江商周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 图为高等级建筑基址遗迹中的地梁。毘山遗址是浙江目前已知......
- 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大型古代沉船遗址
- 今天(10月1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发布水下考古三个重要项目的考古新发现。其中,深海考古获得多项重要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的大型古代沉船遗址。遗址位于海南本......
-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古籍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收藏文物高达140万余件。是我国收藏文物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中包含......
- 超800万件藏品的大英博物馆,文物都是从哪儿来?
- 本月早些时候,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承认丢失2000多件藏品。一时间,身处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情况,牵动着文物原籍国国民们的心弦,并再次引发了关于大英博物馆文......
- 文物艺术品:穿越与重启
- 今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下一个30年”的开启之年,然而,国际局势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让行业更加稳健有序,实现市场引擎的重启,成为所有业者都难以回避的问题......
- 74件/组康雍乾精品官窑瓷器在辽博展出
- “榷陶清晖——馆藏康雍乾官窑瓷器展”29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再现官窑瓷器的华贵与精美。中国瓷器散发着恬静到极致的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物质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认识中国、......
- “瓷圣”作品亮相,400余件“中国白”国博展出
- 兴于唐宋,盛于元明,至今窑火不熄的德化瓷,在海上丝路贸易中被誉为“中国白”。26日,国博展厅将迎来一批主打清冷范儿的展品——“瓷圣”何朝宗造观音像领衔的传世精品、从华光礁一号沉船等出水的古代珍品,与现......
- 瑞士向中国移交5件流失文物
- 新华社瑞士伯尔尼8月24日电(记者 聂晓阳)瑞士和中国24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流失文物交接仪式,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代表中方接收了由瑞士联邦文化总局移交的5件中国流失文物。本次移交的文物包括一件明代......
- 看荆楚商邑的青铜文明,盘龙城文物岭南展出
-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1954年,它因洪涝取土而被意外发现,打破了人们对商王朝疆域范围的认知。它拥有先进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为青铜文明高......
- 国家文物局:规范引导博物馆社会讲解,及时纠正歪曲史实等行为
-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讲解服务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有关单位:当前,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公众对博物馆......
- 近9亿修出面目全非?央视调查天水古城,最新回应来了!
- 8月,旅游“最火暑期档”如约而至,古城游也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但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一些建筑被“改头换面”,危及到院落安全。文保院落为何“变味......
- 张晴谈“澄心堂纸”复原及古书画纸修复与应用
- 中国历代名纸,如剡藤纸、剡中竹纸、桑根纸、蚕茧纸(凝霜纸)、薛涛纸、澄心堂纸等的制作工艺大多已经失传。为了解决传统纸张修复和当代应用等问题,今年早些时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专项......
- 太原推动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
- 太原是我省确定的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城市。市文物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部门已出台《太原市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实施办法(试行)》。8月11日,市政府......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启动
- 北京日报讯 今年,我国将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记者注意到,这是我国时隔16年再次启动文物普查,而这次文物普查也将是我国在“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在日前公布的《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汉文帝霸陵殉葬坑发现神奇动物貘 霸陵陪葬均是珍禽异兽
- 近日,陕西西安,在汉文帝霸陵西侧的动物殉葬坑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具2000多年前的大熊猫骨骼。8月1日,“汉文帝霸陵殉葬坑现大熊猫骨骼”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陕西省考古研究......
- 800多年卢沟桥暴雨后安然无恙
- 永定河的凶猛洪水席卷了北京,摧毁了众多桥梁和道路,但令人惊讶的是,卢沟桥这座连接历史和传承的古桥却安然无恙。 这座古老的卢沟桥能够经受住洪水的冲击,归功于古代前辈们的治水智慧。桥体的特别设计和构造,能......
- 汉文帝霸陵殉葬坑发现大熊猫骨骼:可能因为汉文帝喜爱大熊猫
- 近日,陕西西安,在汉文帝霸陵西侧的动物殉葬坑发掘过程中,出土一具2000多年前的大熊猫骨骼,生前来自秦岭北坡。在2000多年前陪葬大熊猫,可能是因为汉文帝喜爱大熊猫。...
- 故宫辟谣:600年来不曾积水,洪水引发现代科技之罪
- 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然而,最近一段由网友拍摄的故宫慈宁宫暴雨时积水的视频流传网络,引发了关于故宫600年来是否曾经积水的争议。 有人将视频与现代科技联系......
- 探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 这是7月17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金面具。 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在四川省广汉市试运行,最新出土文物、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科技手段纷纷亮相。据了解,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共展出陶器、青铜器、玉......
- 河北新河发现一后梁时期古墓 距今1116年
- 据河北省新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23日消息,该县农业农村局施工人员近日在进行河道清淤时发现一座古墓。据墓志铭记载,墓志铭刻于后梁开平元年,距今已有1116年。 图为7月21日拍摄的河北省新河县后梁时期古墓......
- 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石窟是什么,你知道吗?
- 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石窟是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东郊龙门山脚下,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十多个朝代的扩建和修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石窟之一,也是世......
- 全国335件(套)重点文物山东展出 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
- 中新网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11日在山东博物馆对外展出。该展览涵盖了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8省31处遗址的335件(套)文物,着力展示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
- 沈阳故宫:130件民间收藏 看瓷器历史变迁
- “宋定窑白釉刻花三叉提梁壶”“金磁州窑白地黑花开光鱼纹盖罐”“元青花祥龙瑞兽牡丹纹兽耳罐”“明嘉靖青花云鹤纹大罐”……7月1日,辽宁沈阳故宫博物院携手玖珅雅堂推出的瓷器专题展“窑韵千年——玖珅雅堂藏历......
- 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
- 推进中国北方秦汉考古文化谱系建立!山西发现73座秦汉墓葬
- 央广网太原6月7日消息(记者郎麒)山西省考古研究院6月5日公布朔州后寨墓地发掘情况,该墓地发掘出东周至辽金时期墓葬400余座,其中,包括73座秦汉墓葬,是研究晋北地区西汉时期文化面貌的重要资料,推进中......
- 国家文物局通报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等重要考古成果
- 国家文物局30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等商代考古新进展与新收获。寨沟遗址的发现揭示了陕北地区一处商代晚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和区域政治的中心。 寨沟遗址是一......
- 感受文物中蕴含的绚烂传统文化
- 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块拼图,拼接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有了更加鲜活直观的认知。不久前,在长沙博物馆举行的“长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礼”特展上,一只题有五言唐诗的长沙窑青釉瓷碗......
- 专家初步认定:苏州元和塘古窑遗址系南宋“平江官窑”所在地
- 3月2日,苏州召开元和塘古窑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经专家初步认定,元和塘古窑遗址系南宋“平江官窑”的所在地。这是这是苏州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对苏州“江南文化”......
- 韩国宣布出土20枚中国宋代钱币、一尊铜塔:或被指定为文物
- 1月29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本月26日,韩国文物研究院宣布在济州岛一处高丽王朝时期的寺庙遗址中,出土了中国北宋钱币和一尊铜塔,韩国文化财厅将继续调查,或将上述物品指定为文物。 报道称,此次出土的北......
- 陕西再添重量级博物院:两馆合并为周原博物院
- 周原遗址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和扶风县的交界处,是我国现知周族灭商前都邑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历史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被誉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周原遗址保护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