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下西洋
十五世纪,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空前壮举。明初社会究竟出现什么新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郑和下西洋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大事?这一重大事件对中外友谊和世界文明的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影响?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带着浓厚的兴趣,从各个方面考证和探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完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郑和下西洋五百八......
-
〓 官手工业的衰落和手工业中小商品生产的扩大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二章第三节
第三节官手工业的衰落和手工业中小商品生产的扩大我国封建社会中特有的官手工业和与之相适应的匠籍制度,历来是民间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障碍。明中叶以后,官手工业在多种原因下出现衰落,匠籍制度也趋向瓦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业的发展,一些民间手工业开始进入小商品生产的阶段。在这种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某些地区的某些手工业行业中......
-
〓 清代两淮盐政改革论纲
一清承明制,除少数地区外,各地基本上都推行晚明的专商世袭卖引纲法,连明代实行票盐法的部分地区,如山东、浙江、河东的一些地方,也都革票行引,以归画一。商收商运,专商专岸的纲法,其弊与日俱深。在清前中期曾因地而异对一些非主要盐区改行过官运、民运等其他形式,以期补救,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以纲法为主,“行之为广且久”。纲法得以......
-
〓 《明清史研究》绪论
历史既指已经逝去的客观过程,又指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记录与认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在的事实是一成不变的,而历史事实的知识则是随时变动的;记录里的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1】本书是关于20世纪明清历史研究的学术史,尽管会涉及明清两代客观过程,以各种历史记录载体为依据,但核心是对以往有关明清历史著述、学术研......
-
〓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
引 子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探险家而对于古代地理学及历史贡献最多的,自然要推汉代的张骞和唐代的玄奘了。张骞凿空、开通西域,中西交通自此始盛。后来西方文化流入东土,中国文化之渐次西被,都以张骞为始点。至于玄奘的贡献,又自不同,印度文化自汉末传人中国,经过六朝仍然不脱萌芽时代,印度的学术虽已传人中国,但是都穿了一套美丽的......
-
〓 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的缓慢恢复
顺治元年(1644年),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入关,定鼎北京,开始统治全国。在自此而后的70余年间,清政府为着巩固和加强其政权统治,在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方面虽作了种种努力,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展缓慢,在生产力方面未能有明显的突破。如何评价清朝入关,论者看法颇有分歧。本文拟对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缓慢恢复的关系作一......
-
〓 论明遗民之生计
【内容提要】明清易代后,明遗民以“不仕二姓”为政治姿态,而以“体制外”的方式“偷生”于新朝,这就意味着“生计”问题将成为他们遗民生涯的严峻考验。显然地,遗民立场的坚守,“生计”保障是最低限度的考量。然而,作为汉文化的担当者,明遗民毕竟不能沦为逐利之徒,因为他们有更为超越的关怀。职是之故,择业之慎、生计之苦以及治生言说之......
-
〓 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
——三次相聚及其请教的若干问题
在国内开始清史编纂的时候,我不禁想起美国的著名学者柯文(Paul A. Cohen)教授,他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家,实际上也是著名的清史专家。他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是《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y Writting ......
-
〓 清代提塘考
提塘,顾名思义,是指管理塘务之官员,在明清时期地位不高,但职能重要,在当时的政治和行政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影响着很多重大事件。学界尚无专门文章对此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会典、实录和奏折档案等材料的梳理,力图揭示清代提塘的职能及其运行状况,以求方家赐教。一、关于清代的“塘”塘在清代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语。清会典的解释......
-
〓 清代的“黄宗義定律”效应
前些年,有的学者针对黄宗羲有关唐至宋明税制改革的议论,提出了一个“黄宗羲定律”。所谓“黄宗羲定律”,指的是历史上赋役改革,都是基于不损害统治者既得利益前提下,在征收方式上所作的某些调整,即“并税式”改革。因为它简化了旧税的繁杂名目,减少运作中的中间环节,所以开始时还是有作用的,但日子一久,各种加派杂税又会出来,于是又得......
-
〓 [清代]制糖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四章第三节
第三节制糖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制糖业大都是在产蔗农村就地煎炼,也属于农产品加工性质。据我们研究,它的生产,也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商人资本支配。但在清前中期,主要产糖地区已有一定规模的制糖作坊,其情况与烟、茶等加工稍有不同,因此另作一节论述。一、制糖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通用的甜菜制糖,是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的。在这以前,我国都......
-
〓 清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作物的推广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清代前中期农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第一节清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作物的推广清代前中期,我国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也是在手工业生产中。不过,和研究明代问题时一样,我们先在本章中考察农业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然后在第四、第五章中按行业来考察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本章中,首先......
-
〓 苏州、杭州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二章第四节
第四节苏州、杭州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明代后现手工业中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前人已有不少论述。根据我们在导论中所提出的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其中有直接史料可以确证的,还只有两项,即:(1)苏州、杭州的一些丝织品工场;(2)广东佛山的某些冶铁和铁器铸造工场。这一些工场已具有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它们数量很少,......
-
〓 人口增长与中国历史上土地经营制度演化
——对明清时期土地经营制度演化的博弈解释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土地经营方式很少受到制度性限制,土地经营制度的演变是人们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口与土地相对价格的变化是中国历史上土地经营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土地经营制度演化博弈模型说明,在未受人口压力扰动下,土地经营制度博弈存在多重均衡,人们选择哪一种土地经营制度依赖于其所处的初始条件;在人口增长......
-
〓 再论清初程朱理学的“复兴”
虽然受到晚明王学、明清鼎革等因素的巨大影响,程朱理学到清初仍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形态始终与清廷的兴亡相始终。程朱理学推动了清初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于康熙中叶前后实现了自身“复兴”。其标志主要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独尊地位的重新确立,在社会观念上获得广泛接受,以及编纂理学学术史著作热潮的兴起。......
-
〓 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大一统”与全球化以及政治能力
清朝统治合法性的再阐释所谓“早期全球化”,在赵刚看来与19世纪初叶以后西欧工业革命增长所引起的全球化过程有所不同,1800年前长达300年的时间中,西方势力在美洲地区之外的世界各地并不占上风,恰恰相反,他们是通过接受和遵循非西方社会的地方性游戏规则,才加入到区域性贸易体系之中的。在此期间的全球化进程是西方主导和非西方主......
-
〓 浓浓故土情:土尔扈特东归深层缘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夏秋之交,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和有夏都之称的承德,发生了两件轰动一时、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一是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在伊犁河流域与清军相遇,完成了艰难险阻的东归征程;二是在承德木兰围场,乾隆皇帝隆重地召见了渥巴锡等土尔扈特东归首领。难忘的历史场景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771年7月8 日),......
-
〓 明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变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一节明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变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工业,只是到后来才使农业从属于自己。”【1】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般也是这样。但是,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则农业居于重要地位。因为只有农业生产品除供劳动者消费之外有一定的......
-
〓 官民分立与邮递并制:清代“邮政”制度的演化
【内容摘要】清代传统“邮政”含义,强调邮递体系的政治功能,故在传书递信的机制上形成了官民分立的形态。在清未知识与制度转型的背景中,新式邮政的知识渐为时人接受,原官民分立的机制,亦在由海关主持的大清邮政努力下,通过合并信局、降低邮资、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最终实现邮递机制的统一。【关 键 词】邮政;官民分立;体制合并;制度......
-
〓 清代前期抑商问题新探
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抑商就成了经济史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围绕各朝代政府是否推行了抑商政策展开讨论。清代政府执行的是什么政策?对此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政府推行的是抑商政策;另一种则认为政府没有推行抑商政策,两种看法都可以列举出许多史料进行证明,致使清代的抑商问题争论相持不下,很难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然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