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武术与军事武艺同源异流,并且始终交叉地发展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军事乃大武术,武术乃小军事。这种亲近的血缘关系,便使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此,还没有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所以,笔者不揣浅薄,略加论述。
从先秦到清朝,我国的战争相当频繁。无数次的战争产生了许多卓越的兵家,结出了兵家理论的累累硕果。好些武术家便将若干兵家理论溶进了武术理论。主要体现于下列九个方面:
一、保国为民
孙武指出,用兵作战是“国之大事”[1],其目的在于“诛暴乱,禁不义”[2],“诛暴君而振(赈)苦民”[3],即在于保国为民,使国家、民众不遭受凶暴敌人的危害。楚庄王说:“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4],表达了这个观点。这是兵家理论异常光辉的精华。它既反对用战争去侵犯其他国家,又反对用战争去实现个人野心,鱼肉人民。
武术理论汲取了兵家理论的这一精华,主张“为国出征把敌拿”,“济困扶危救众生”[5]”。许多优秀的武术家都奉行这个主张,为国为民而学习武术、施展武艺。剑侠荆轲即是代表。他反对暴秦鲸吞其他国家,想要“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6],前去刺杀秦王,英勇牺牲,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名垂后世”[6)。
二、有备对无备
无沦做什么事,都要预先有所准备,才可能成功。作战更加如此,孙武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Dc¨作战准备十分重要的一环,是训练军队,吴起强调“用兵之法,教戒为先。”[7],否则,军队仓促上阵,临阵磨枪,不但无法战胜敌人,反而会使自己遭到惨重的失败。
兵家这个理论,为武术家们所服膺。他们无不重视准备,谆谆告戒习武者“有备能制人,无备受人制。”“交口之前要考虑,动手之前要准备。”(拳谚)他们也无不重视训练,谆谆告戒习武者:“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1],正是由于这样,历代武林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产手,他们能够克敌制胜。
自己要作好准备,对敌人则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1]。这是兵家理论的一条完全正确的原则,用之方可获胜即“以虞(准备)待不虞者胜。”[1]所以,武术理论也力主用它,象拳谚说的“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优秀的武术家们每每照此行事,博得了胜利,正象《水浒传》描述他们的典型形象——武松打蒋门神那样:
“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白吃了那一惊,……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人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8]武松有备而来,一下子将无备的蒋门神打倒了。
三、胆气当头
战争关乎着双方的生死存亡,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1]。所以,不管是将帅还是士兵,首先都必须具有胆量、勇气,兵家理论便将胆气作为将帅的首要条件之一,要求他们“气凌三军,志轻强虏”,“勇于大敌”[9],同时将胆气作为士兵的一个主要条件,要求他们“必以胆为主”[10]。它认为“兵战之场,……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勇于牺牲便胜利,贪图苟且便败亡)[7]。
武术搏斗虽然不象战争似的与国家、军队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也决定着个人或群体的胜负、生死,因而武术理论也要求武术家首先必须具有胆识、勇气,如拳谚说的:“一胆,二力,三功夫。”“放胆必成功。”[11]
四、智谋为上
军事当然要用武力,然而兵家理论却更崇尚智谋,所谓”上兵伐谋”[1],最好的用兵之道是运用智谋战胜敌人。因为一者运用智谋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既能战败敌人,又能使自己不受任何损失,那是“善之善者也”[1];二者“兵无常势”[1],战争是异常复杂、变化多端的,没有智谋,光靠猛冲猛打是不行的。基于此识,兵家理论要求军事家充分发挥才智,老谋深算:战前要研究、制定战略战术等,即“未战而庙算”[1];战时要随机应变,“因敌变化而取胜”[1]。武术理论同样将智谋置于武艺之上。它揭示武打的一个特点是:“微妙莫测变无穷。”(拳谚)因此,它认定:“有智赢,无智输。”(拳谚)它强调;“劲变招变,敌变我变。”(拳谚)“随人所动,随屈就伸”[12]。“不要站定成式,不可专用成法。或掌或拳,望着就使;起落进退,变化无穷;是用智而取胜于敌也。”[13]
五、知己知彼
打仗是双方的战斗,因而军事理论告知一切统帅,必须熟知双方有关的种种情况,据此决策。孙武说得好:“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后来的将帅们,凡是听信孙武的话的便都尝到了凯旋的甜果,凡是违背孙武的话的便都尝到了败北的苦果。
对此,武术立论家们无不服膺。陈鑫即说:“外观诸人,内观诸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14]武禹襄也指出:“以已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已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15]这是因为武术搏斗跟打仗一样,也是由双方进行的,既要对自己有个清醒、切实的认识,又要对对手的功力、长处与短处有所了解,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六、掌握主动
掌握主动是任何事情博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战争中,掌握主动尤其显得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取胜的一个保证。由是,孙武揭示:“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而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1]如此,“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1],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由自己主动决定应对措施,从积极方面来说可以战败敌人,从消极方面来说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损失。
这一真谛,也为武术理论家所领悟。拳谚指点武术人士:“遇敌所能,展己所长。”即主动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而不要被动地去应付对手的长处。陈王廷则说:“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16]换言之,跟对手搏斗时,招招要自己主动打出,使对方莫名究竟。
七、兵贵神速
战斗是瞬息万变的,务必快速才能很好地对付:防御敌人能及时抗击,进攻敌人能及时打得敌人手足无措。因而孙武提出:“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1]这就是常言说的“兵贵神速”,是行之有效的军事定律。
武术理论汲取这条定律用于指导练功,是谓“拳贵神速,劲宜发促”(拳谚)。少林拳谚要求:“手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形意拳规定“七疾”:“眼要疾,手要疾,脚要疾,意要疾,出势要疾,进法要疾,身法要疾。习拳者具此七疾,方能制胜。”[11]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武术搏斗是急遽的,你来我往间不容发,快速方能主动打人,缓慢便会被动挨打。
八、先静后动,以逸待劳
快速对于军事是一般性的需求,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在防御时,军事理论讲究先静后动:“始如处女”,“后如脱兔”;讲究“以逸待劳”。为什么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力量充沛,另一方面既可以麻痹敌人,又可以使敌人劳顿,从而可以稳操胜券。武术基于其防御性的一面,也就有相同的理论,如拳谚说的:“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静待动,以逸待劳。”内家更主张:“静为本体,动为作用。”[11]其效用与军事上不无一致。
九、虚实交织、互相呼应
事物都有虚实,其各个部分都要彼此配合。战争自不例外,并且其中的虚实更加复杂,其各部分的配合更加紧密。基于此,兵家理论力主虚实交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1]。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则虚之,实则实之”,虚实难分,变化莫测,使敌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陷于迷惑。同时,兵家理论力主互相呼应:“故善兵者,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至。”[1]首尾中部协同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便可以克敌制胜。
这条行之有效的兵法,为武术理论家所吸收了,陈鑫即其代表。他将“虚实兼到,忽现忽藏。……实中有虚,人已相参;虚中有实,熟测机关”[14]作为太极拳的“经谱”之一,又倡导太极拳“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傍扣如弓”[14]。形意拳练“蛇形”,也要求象“常山蛇阵式”。陈王廷更视“声东击西要熟识”为“拳经”的重要条款。
由上可见,武术理论的血液中融化有不少兵家理论,这大大地增加了武术理论的深度,并且大大地有助于对武术理论、武术实践的有效指导。
拳谚有言;“古来习拳知兵法,不知兵法莫习拳。”观之本文,信乎?
参考文献
1 《孙子兵法·计篇》
2 《尉缭子·武议》
3 《吕氏春秋·荡兵》
4 《左传》
5 《少林歌诀》
6 《史记·刺客列传》
7 《吴子兵法》
8 《水浒传》第28
9 诸葛亮《将苑·将材》
10 戚继光《纪效新书》
11 《形意拳谱》
12 李亦畲《太极拳论》
13 刘奇兰《形意拳议》
14 陈鑫《太极拳论》
15 武禹襄《太极拳论》
16 陈王廷《拳经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