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被视为“间谍”的日本朋友——鲁迅与内山完造
内山完造(左一)与鲁迅(右二) 一则造谣的微信 有一条微信在朋友圈里疯传,着实吓了我一跳。那标题是:《鲁迅承认内山完造是日本间谍》。鲁迅在哪里“承认”过呢?作者从鲁迅《伪自由书·后记》中援引了一段奇文:“内山书店是日本浪人内山完造开的,他表面是开书店,实在差不多是替日本政府做侦探。他每次和中国人谈了点什么话,马......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高亨,吉林人,1923年秋考入北师大,1924年秋又考入北大,1925年秋考入清华国学院,1926年夏毕业。毕业论文《韩非子集解补正》深得梁启超嘉奖。梁先生对高说:“陈兰甫开始把《说文》带到广东,希望你开始把《说文》带到东北。”梁赠高对联曰:“读书最要识家法;行事不须同俗人。” 任中敏年轻时住在南京龙蟠里......
-
〓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绕着未名湖边走,不久就到了朗润园,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就住在这里的13号楼,103室。房子灰扑扑的,一点也不打眼,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风格,走廊很大,很空旷。汤一介觉得很不错。“能够住在学校里,每天能绕着未名湖散步,很好了。”汤一介的家不大,但惹眼的是他的书房,满满的书,从地面直到屋顶。房间里还放满了兔的小工艺品......
-
〓 无缘再听师高论——追思刘锡庆老师
196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时,“左”风刮得正紧,五七年很多名教授被打成右派,不能上讲台,改由助教主讲。有些助教实在不行,不少同学就不去听助教的课,做出无言的抗议。但是有一位助教的课却听众踊跃,大家公认他是高水平的教授。他一米八多的大高个儿,身材魁梧,声音沉稳,高谈阔论,非常压阵。往台上一站,人挤得满满的大教室里立......
-
〓 【走近大家】齐康:再不反省就认不清了
建筑学家童寯、杨廷宝、刘敦桢塑像(从左到右)CFP齐康建筑作品“冰心文学馆” CFP齐康在外写生齐康速写《兰州仙人桥》齐康建筑作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角 CFP “城市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也不是越快越好。城市发展过快会带来很多恶果,例如环境污染、土地扩张、城中村、城乡割裂、户籍问题、基础设施跟......
-
〓 寻访陈独秀在北京的足迹
民国初年,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核心,许多颇有才华的作家渐次聚拢在北京,他们共同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五四”一代的带路人无疑当推陈独秀,鲁迅曾回忆说:“《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有力的一个。”从1916年11月到1920年初,陈独秀在北京生活......
-
〓 名人纪事:十分像“人”
夏丏尊与李叔同,曾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共事,夏担任舍监,李担任图画音乐教员。一次,学生宿舍失窃,怀疑聚焦某人,但查来查去,始终没有搜到证据。夏丏尊身为舍监,自觉管理不力,破案无方,陷于深深的苦恼。他去找李叔同求教,李叔同说,这事好办。你说好办?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你肯自杀吗?”李叔同指点他,“你若出一张布告,说做......
-
〓 《启功教我学书法》出版,作者陈启智追忆恩师——“一身随意去还来”
《启功教我学书法》封面资料图片著名书法家陈启智所著《启功教我学书法》一书,日前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首次展示了从‘文化大革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启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发展,弥补了当下出版物中歌颂有余、研究不足的现状。”在新书发布会上,著名作家、收藏家姜维群一语道出本书的价值所在。 启功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国......
-
〓 我眼中的名人·刘兰芳:口吐莲花 艺韵芬芳
年过七旬的刘兰芳似乎比退休前更忙了。前些日子,她刚跟六位新收的徒弟一起参加完《刘兰芳·三十五年马街情》师徒专场演出,又辗转河南宝丰等地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的“送欢笑到基层”活动。每次见面,都见她身板硬朗,风采依旧,一如几十年前初识她的样子。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正在电台热播,而我是电台的播音员。......
-
〓 如果重新选择,我仍首选编辑
——访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梁光玉7月29日,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会在京举行。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梁光玉荣获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新闻出版领域的这一最高奖项,梁光玉觉得是给自己颁发了一张编辑“合格证”,是对自己近四十年编辑工作的认可和勉励。仅此而已。实际上,远非“仅此而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
-
〓 朱学士遗风
道光年间登上政治舞台的朱熹后人朱凤标,历任三朝,官至大学士,他一生清正廉洁,且主张抗英,有崇高民族气节。其子孙后代或为官或治学,皆为栋梁之材。勤政报国,厚德传家,萧山朱氏家风代代相传。一 绍兴府萧山县城东郊坛里金村(曾名城郊村,现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朱家坛村),萧绍运河的支流穿村而过,河不宽,水却深,航船直接拐进......
-
〓 谁似先生高举 一行白鹭青天——顾随先生与古典诗词教育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以“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之势,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一阵“古典诗词”热。2017年2月13日,是顾随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当大家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自然会引发进一步思考:古典诗词仅仅是记问之学吗?《荀子·劝学》篇云:“小人之学......
-
〓 刘节与张其昀的恩怨
刘节初识张其昀 刘节(字子植)与张其昀(字晓峰)有许多相似之处:同于1901年出生,同是浙江人,同为历史学家。但直到1939年,刘节才得识张其昀。经河南大学旧同事缪钺(字彦威)推荐,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张其昀邀请刘节赴广西宜山战时浙大任教:“得仲博转来各信,内有张其昀、缪彦威二信又一电,知浙江大学已聘余为教授。余......
-
〓 从多产译者到语言学家——王力与商务的大半个世纪
1930年在法国时的王力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商务印书馆与上万名作者有过合作,为众多文人学者提供了著书立说的机会,令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加入了写作行列,成为20世纪中国文人学者的“孵化器”。语言学家王力是十分幸运的一位,1928至1949年间,他在商务印书馆的支持下不但顺利在法国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成为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
〓 同是曾开风气人——胡适与白话文运动的反对者
胡适与章士钊的合影以及互赠的诗文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白话文运动的旗手和标志性人物。唐德刚认为,“正式把白话文当成一种新文体来提倡,以之代替文言而终于造成一个以白话文为主体的新时代,那就不能不归功于胡适了。”然而,白话文运动并非一帆风顺,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反对者中,也不乏一些民国学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首先......
-
〓 追忆·徐复:学林巨匠 教苑楷模
“徐复先生是章太炎先生与黄侃(季刚)先生的嫡传弟子,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代宗师,他生前为继承章黄之学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我们从事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教学和研究的精神支柱。”——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5年4月,徐复先生(中)与出席全国首次纪念许慎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合影。本文作者王华宝与徐复先......
-
〓 法国“汉学三杰”之儒莲——海外汉学家见知录之十二
儒莲(朱利安)(Stanislas AignanJulien,1797-1873)原名斯塔尼斯拉斯·朱利安,法国籍犹太汉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第一任教授雷慕沙的得意门生。一生兼任法兰西学院教授和掌管行政职务的学监、现代东方语言学校教授以及法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等多项汉学方面职务,与法国汉学先驱者之一,与......
-
〓 汉译译者谭·汲喆:翻译是“真诚的背叛”
自1999年赴法留学,2007年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明学院任教至今,汲喆离开中国已经21年了。虽然人在国外,但他和国内的师友仍保持密切联系。不过,由于他的多数著作是以西文发表,所以国内的学界同行,尤其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们往往是通过他的译著了解他的。2016年12月他曾担任......
-
〓 文艺人物志·常秋月:博采众长,让更多好戏复现舞台
“先问渴不渴,再问饿不饿。”2月11日,北京京剧院的排练厅里,常秋月正在进行次日即将上演的剧目——《勘玉钏》的响排。尽管这出戏她已在舞台上演出过多次,排练时,大到舞台调动,小到台词顺序,她也没有丝毫马虎。 《勘玉钏》这出戏要求演员前以青衣应工,后以花旦应工。常秋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艺术风格非常适合这出戏前后切换......
-
〓 著名辞赋学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光治逝世
讣告公元2023年2月4日20时46分,举校同悲,四海哀叹,著名辞赋学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家、民歌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宪梓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光治先生因病辞世,享年80岁。万光治教授1943年5月2日生于四川成都,发蒙于南京华夏小学。1963年入读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197......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