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岁马识途:“我还有一个‘五年计划’”
马识途 资料图片 一抹温暖而平静的浅笑始终洋溢在他的脸上。 岁月在他的身躯刻下了满满一个世纪的印痕,但他依然坐拥“五得”:吃得、睡得、走得、写得、受得。说话间,他难免有一丝得意。 他特别看重“写得”。除了22万字的《百岁拾忆》即将出版之外,他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己最新写就的作品,“5月16日,《光明日报》......
-
〓 陈子展先生和他的《诗经》研究
今年5月27日,复旦大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的校庆,为庆祝校庆,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专门再版一批复旦著名教授的代表著作,其中,陈子展先生的《诗经直解》是其中一部。 作为先生门下唯一的研究生和曾经的学术助手,协助出版社整理再版先生的著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写上几句感念的话,以表达学生对先生的思念之情,也......
-
〓 追思·章开沅:史学浩海的远航者 桂子山上的传灯人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5月28日,享誉海内外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创建人章开沅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章开沅一生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学术研究、大学建设、人才培养、中西文化交流、社会服务等领域倾尽心力,成就斐然。先生远航,风范......
-
〓 文艺人物志·崔振宽:寄情山水间 问道笔墨中
已近鲐背之年的画家崔振宽,鹤发童颜,少言寡语,可一聊到绘画,谈兴便立刻浓了起来,满脸的沟壑也一下子平了许多。他的画室在唐人折柳赠别的灞河之畔。我们曾在那里多次深谈。在一次次交谈中,崔振宽的形象渐渐立体饱满起来。 1935年,崔振宽出生在中国山水画的发源地和创作重镇——西安。上初中时,他就在《陕西文艺》《西北妇女画......
-
〓 “南图扫地僧”沈燮元去世:享年99岁,一生献给古籍修复
扬子晚报网讯 (记者 张楠 孙庆云)3月29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版本目录学专家沈燮元好友丁鸣江处获悉,沈老于今晨8点20分,在南京去世。沈燮元,1924年7月出生,版本目录学家,江苏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毕业后进入上海合众图书馆工作,从此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1955年,沈燮元来到南京图书馆,在此工作直至退休......
-
〓 燃起奋发的斗志——致敬2020年“最美教师”(下)
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坚守在边远、贫困、艰苦地区的教师们因奋斗而“最美”,被他们温暖守护的学生们的未来,也因奋进而闪光。张杰、王秀秀夫妇:走了几万里只为“一个都不能少”张杰是河南师范大学2009届毕业生。毕业时,他和女友王秀秀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山西省临县,成为林家坪镇......
-
〓 以智启智,以爱唤爱——郭锡良先生指导我写博士论文
学人小传郭锡良(1930—2022),湖南衡山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他治学主张以中国语言学优良传统为根,取世界语言学精华而加以融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其研究领域包括汉语语音史、语法史、词汇史、文学语言史、古音学、文字学、训诂学、词典学、方言学以及汉藏诸语言的比较研究等。先后参与或主持编......
-
〓 走近文艺家·瞿弦和:他的声音里燃烧着一团火
有人认为他是话剧演员,有人印象里他是主持人,还有人总能在广播剧、朗诵会中准确听出他的声音。他是国家一级演员,是文艺界众多奖项的获得者,却格外偏爱“荣誉矿工”这个称号。作为煤矿文工团团长,他要求团里的演员决不能在下井表演这件事上说“不”。入伏的第二天,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瞿弦和的思绪随着雨声开始蔓延。讲起自己的艺术生......
-
〓 草婴,为世界增添一丝绿意的小草
1957年,翻译《一个人的遭遇》时的草婴 2015年10月24日,92岁的草婴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两个月前,在上海华东医院拜访先生的情景恍若昨日。 “他是一棵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棵小草来到世上就是给黄土地增添一丝绿意”,走出病房时,草婴夫人盛天民说。草婴几次从死亡线挣扎回来,医生对他的顽强毅力都......
-
〓 开拓意识、忧患意识与自强意识——章开沅先生的风格与人格
章开沅(1926—2021)先生于5月28日溘然长逝。他是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创办了饮誉中外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作为辛亥革命史泰斗,他还是口碑极佳的教育家。就像他所经历与研究的时代一样,章先生身上也浓缩了多种角色与阅历,这里面选取任何一个侧面,都很可能是有趣的故事。他出身世家,幼年家......
-
〓 胡适营救王若飞
1931年7月底,王若飞、吉合和潘恩普三人从莫斯科出发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回国,准备组建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10月,来到包头,住在复成元街泰安客栈。在与乌兰夫接上关系,传达了党对绥远工作的指示后,由于潘恩普的叛变,于21日晚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先是被关在包头警察局暗室,12月上旬被移送到绥远省政府所在地归绥(今呼......
-
〓 王云五,何许人也?
他的挚友胡适先生说:“此人的学问道德在今日可谓无双之选”;他的学生金耀基先生说:“他自十四岁做小学徒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工作,一生做了别人三辈子的事”;他曾经的部下胡愈之先生说:“他既没有学问,而且政治上也是一个很坏的人”;也是他曾经的部下茅盾先生说:“他是官僚与市侩的混合物”……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新世......
-
〓 国学大师刘文典与他笔下的日本(上)
留学日本时期的刘文典卢沟桥事变前,刘文典(右)在北平故居与友人合影《告全日本国民书》胡适题签章太炎书赠刘文典的对联 近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挖掘国学大师刘文典的生平与逸文,试图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打捞,还原这位以性格狂狷、特立独行而闻名的“狂人”的真实镜像。 在搜寻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过去我们所认识的刘文典,其实在......
-
〓 走出辽金史——刘浦江先生笃行而未竟的事业
刘浦江先生遗像 恩师刘浦江先生离世之后,生前友朋及各家媒体纷纷撰文回忆、评述其生平学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多赞誉他为“辽金史巨擘”“辽金史研究第一人”。先生在辽金史领域的杰出贡献,学界有目共睹。不过,作为受业弟子,在蒙受他言传身教的日子里,我们深切感受到先生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断代史专家,而是怀有更高的学术追求。先生......
-
〓 走近文艺家·高洪波:文坛多面手,儿童知心人
他是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但他心底最认可的身份始终是儿童文学作家。他与金波、白冰、葛冰、刘丙钧五人组成“男婴笔会”,五个岁数加起来超过300岁的儿童文学作家,以纯真的童心创作了“红袋鼠”“跳跳蛙”“呼噜猪”“火帽子”等系列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走进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的家,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黑一白两......
-
〓 沉痛悼念儒学大师汤一介先生逝世——“一介”书生远去 家国情怀永存
著名学者、北大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于昨晚8时56分逝世,享年87岁。昨夜凌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这一消息,网友@s-double-bin留言说:“老先生没能等到教师节。学生也不能再当面说声:老师,节日快乐。”“作为年届八旬的老人,不以颐养天年为求,不以含饴弄孙为乐,更不以金钱、名誉、地位等为意,而是汲汲遑遑地为中国文......
-
〓 双书辉映中的乐黛云、九十华诞,和她的学术人生路
编者按:2021年,是乐黛云先生的九十华诞之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乐黛云学术叙录》与《乐以成之——乐黛云先生九十华诞贺寿文集》,两地同心,颉之颃之,遥相应和,不啻为一段出版佳话。双书辉映中,本报特刊乐黛云先生弟子、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张辉教授文章,回顾先生的学术人生之路。乐先生的比......
-
〓 1903年,刘师培和他的朋友圈
1903年,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发生,但这一年对经学大师刘师培却格外重要——正是在这一年,虚岁二十的刘师培来到上海,结识了章太炎、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林獬(即林白水)和邹容等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并很快成为至交,从此走上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说起来除却邹容其他人都年长于刘师培,但他们却能成为......
-
〓 麦英豪:广州现代考古的开拓者
2016年11月28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同志与世长辞,享年88岁。这位在广州文博系统耕耘了辈子的“老黄牛”曾自题:“六十年田野考古尽心尽力,一甲子三大发现留与后人。”这是对麦英豪先生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一麦英豪1929年3月出生于广东番禺,广州大学教育系肄业,1952年9月考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田野考......
-
〓 罗家伦和他的北大师长们
蒋梦麟,陈独秀,胡适,沈尹默,朱家骅,都是父亲北大的师长。蒋梦麟先生是五四运动发生那年蔡元培先生离校期间的代理北大校长;陈独秀任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长)时,与胡适之先生同是“新潮社”的赞助人以及学生问教、论学的导师;沈尹默先生的诗词与书法都是父亲所钦佩的;朱家骅则是他的德文教授。往后蒋梦麟和朱家骅在教育部长任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