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古资料证明中国古人类演化链条没有中断
——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
【核心提示】除了周口店,全国还有20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和极其丰富的石器、被人类改造过的动物碎骨、用火遗迹等文化遗存。应该说,比起支离破碎的人类化石证据,丰富的石器文化遗存对中国乃至东亚现代人起源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模式提供了系统的、坚实的支持证据。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研究中国现代人......
-
〓 环境考古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环境考古、生业模式研究,为解释中国‘多元一体’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继承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论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考古学历来注重人类创造的遗迹、遗物研究,环境考古学则延伸了考古学范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纳入考古研究范畴。伴随着环境考古学的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聚落考古、农业考古......
-
〓 《学术月刊》2012年3月号目录
《学术月刊》2012年3月号目 录总第514期学界视点中美“政府创新”之比较——基于中美两国“政府创新奖”的分析 俞可平(5) 从国家“软实力”到国际“软权力” ......
-
〓 两千多年前的人吃什么
▲麦子 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青铜时代早期新疆地区就已开始了小麦的种植与食用,到两汉以后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小麦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资料图片)▲古代吐鲁番居民的花式点心。(资料图片)▲唐代饺子 为小麦面质,形如月牙,皮薄,内有馅,与现在的水饺无异。饺子在当时称“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为中......
-
〓 《学术月刊》2013年第2-3期目录
《学术月刊》2013年2月号(总第525期)目录对话与交锋哲学的死亡与复活——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哲学的立场看“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王金福(5)哲学本性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以“城市哲学”为例兼与王金福教授商榷……………………………………………陈忠(13)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
〓 《学术月刊》2012年11月号目录
《学术月刊》2012年11月号目 录总第522期 学界视点 转型时代文化空间的建构 (专题讨论)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批判 詹福瑞(5) 中西异质文化嫁接中的新文化生成 ......
-
〓 “苏轼文集”校注:苏轼研究史上的重大事件
《苏轼全集校注》(全二十本),张志烈、马德富、周裕楷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2800.00元曹雪芹说他写作《红楼梦》的辛勤过程是“十年辛苦不寻常”,今人也常用“十年磨一剑”来评说一部沉潜多年方告成书的著作,但是这两句话都不足以形容《苏轼全集校注》这部皇皇大著。2010年6月,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
-
〓 蛇在中国的考古发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先生在浙江余杭遗址群的一块陶片上发现了刻画蛇纹。到了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盖上发现了蛇纹,在上海金山亭林遗址采集到一块陶片,上面饰有蛇纹。到了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的腹部和鼎盖上、两件贯耳壶上,以及一件陶豆上均发现了......
-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总第一一六期至一一九期,作者后数字表示期、页)总 论经济史视野的会计史研究/杨宇(2.90) 先秦秦汉论战国吉语玺中所蕴含的古人祈求财富的思想/陈光田(1.1)包山楚简所见楚国“里”的社会生活/王准(2.1)西汉初年“继母”与“亲母”法律地位的比较研究——以《张家山汉......
-
〓 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三(3篇)
楚长城:开启人类长城工程的先河——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本报记者唐红丽 罗哲文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对长城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 罗先生“倾心”此域.7......
-
〓 安特生的“沉浮”与中国考古学发展之路
1921年仰韶文化的发现,结束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历史,而它的发现者——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也因此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安特生对中国史前考古学的贡献,早已载入了中国考古学的史册。同时,在近代中瑞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方面,安特生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
-
〓 龙年话龙:中国考古出土的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的记载和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龙的描述和记载,而中国考古发现中的龙,不仅揭开了龙的神秘面纱,展示了龙的实物形象,而且为解决学界十分关注的龙的起源、龙与中国文明的形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在距今8000—3000年间的中国史前和夏商时期,无论是长江、黄河流域......
-
〓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性质主要是经、史一类书籍。其中有一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系年》,一共有一百三十八支简,分成二十三章,记述了从周武王伐纣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史事,将作为竹简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第二辑发表。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系年》有许多可以补充或者修正传世史籍的地方,有时确应称为填......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收获
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科技部决定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为“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这一项目从2001年预研究启动,到2008年底第二阶段结束,经历了探源工程预研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华文明是世界六大文明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揭示中华......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
-
〓 《古今农业》2011年全年目录
2011年第l期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唐珂广西壮族的农事歌谣及其生存境况∕徐赣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变迁及其历史内涵∕叶明勇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土地——农民分化视野下的土地问题∕孙新华略论建国初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具推广工作∕范连生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基层组织互动发展∕杨沛英土豆(马铃薯)取代水稻?∕游修龄宋代......
-
〓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内容摘要】罗尔纲先生通过锲而不舍的钻研,分别从笔迹、内容方面鉴定出《李秀成自述》确是忠王李秀成的亲笔真迹,这是罗先生重要的学术贡献。但是,罗先生定《谕李昭寿书》为忠王亲笔,并以此为标准来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否也为忠王亲笔,则需要进一步推敲。【关键词】太平天国;罗尔纲;《李秀成自述》;《谕李昭寿书》;真伪【作者简介】吴......
-
〓 “尽信书不如无书”——透过《朝野类要》看《四库全书》对文献的改窜
【摘要】伴随着科技进步,以《四库全书》为代表,大量的古典文献被制成电子版,嘉惠于学林,成为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法宝。在这种状况下,电子文本的准确性则亟须唤起使用者的注意。电子文本来自文献纸本。如果作为纸本的底本存在问题,自然影响到电子文本的准确。本文以笔者长期研究的宋人笔记《朝野类要》作为个案,先是将明刊本与《四库全书》......
-
〓 《学术月刊》2011年9月号目录(总第508期)
学界视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金太军(5)当代中国的妇女研究与性别知识建构………………………………………………………………………………畅引婷(14)江南学术文化的历史逻辑……………………………………………………………………………………………姜晓云(......
-
〓 汉魏文物遗存中的西王母昆仑仙境
我国各地至今已出土大量汉魏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棺等,它们以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汉代人的生活世界、信仰文化。汉魏时期,西王母具有崇高的主神地位,西王母信仰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留下许多表现昆仑山和西王母的文物遗存,反映了当时西王母作为全国性信仰对象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对昆仑山和西王母的认识。根据地域、时期、材质等的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