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境考古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环境考古、生业模式研究,为解释中国‘多元一体’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继承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论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考古学历来注重人类创造的遗迹、遗物研究,环境考古学则延伸了考古学范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纳入考古研究范畴。伴随着环境考古学的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聚落考古、农业考古......
-
〓 良渚文化遗存中财富积累的制度要素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58期10版“历史学”文章之一良渚文化是我国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它集中反映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各方国早期文明的进程,在中国早期文明和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良渚文化遗存具备我国早期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要素,我们将其归纳为权力中心的形成、明显的社会分层和礼制三个方面。权力中心的......
-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总第一一六期至一一九期,作者后数字表示期、页)总 论经济史视野的会计史研究/杨宇(2.90) 先秦秦汉论战国吉语玺中所蕴含的古人祈求财富的思想/陈光田(1.1)包山楚简所见楚国“里”的社会生活/王准(2.1)西汉初年“继母”与“亲母”法律地位的比较研究——以《张家山汉......
-
〓 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三(3篇)
楚长城:开启人类长城工程的先河——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本报记者唐红丽 罗哲文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对长城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 罗先生“倾心”此域.7......
-
〓 2011年度经济史论文索引
总论传统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朱义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11.4.91~97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l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黄敬斌/文史哲(济南),2011.4.98~106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贾根良,刘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埒......
-
〓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性质主要是经、史一类书籍。其中有一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系年》,一共有一百三十八支简,分成二十三章,记述了从周武王伐纣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史事,将作为竹简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第二辑发表。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系年》有许多可以补充或者修正传世史籍的地方,有时确应称为填......
-
〓 中国盐业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简介】陈伯桢,台湾大学人类学系。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家及考古学者便投入极大的关注在古代盐的生产及分配之上,并认为盐在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限于历史材料的限制,往往只能上推至东周时期。近年来由于三峡水库及南水北调工程的进行,工程受影响的区域刚好都是先秦盐生产的重要地区,使得考古学家在抢救发......
-
〓 宋代社会生活场景的生动呈现——《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
笔记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笔记作为一种文体,乃随笔记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笔记叙事或有侧重,然其内部并无严密体系,各条记事互不相关。或许因其芜杂,笔记在传统的四部分类中并没有作为独立的门类文体予以分立,这与笔记的学术价值并不匹配。宋代是中国古代笔记成熟期。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要变迁,社会流动频率加快......
-
〓 中国长芦盐务档案研究与利用价值举要
长芦,是对今河北省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地及天津沿海狭长地带的泛称;长芦盐务,系指长芦盐务机构及所辖各个盐场,在盐业生产、运输、销售、税收、缉私、出口等各方面活动的总称。现存于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中国长芦盐务档案,共有33713卷,其中英文档案1828卷,日文档案964卷,排架长度约710米。档案起止时间为乾隆十四年(17......
-
〓 蛇在中国的考古发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先生在浙江余杭遗址群的一块陶片上发现了刻画蛇纹。到了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盖上发现了蛇纹,在上海金山亭林遗址采集到一块陶片,上面饰有蛇纹。到了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的腹部和鼎盖上、两件贯耳壶上,以及一件陶豆上均发现了......
-
〓 《学术月刊》2013年第2-3期目录
《学术月刊》2013年2月号(总第525期)目录对话与交锋哲学的死亡与复活——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哲学的立场看“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王金福(5)哲学本性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以“城市哲学”为例兼与王金福教授商榷……………………………………………陈忠(13)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
〓 陶器串起世界文明史
美国《考古学》杂志在岁末评出了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危地马拉玛雅神庙太阳神面具,德国迄今最古老的罗马遗址,苏格兰发现的3000年前的木乃伊等西方考古学家一直热衷的考古类型入选并不奇怪,而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陶器也赫然名列其中,则显示了考古学界对于陶器起源的重新关注。陶器的发明,被公认为人类......
-
〓 考古资料证明中国古人类演化链条没有中断
——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
【核心提示】除了周口店,全国还有20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和极其丰富的石器、被人类改造过的动物碎骨、用火遗迹等文化遗存。应该说,比起支离破碎的人类化石证据,丰富的石器文化遗存对中国乃至东亚现代人起源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模式提供了系统的、坚实的支持证据。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研究中国现代人......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 2012年11月28......
-
〓 8000年前“江苏人”的田园生活:种稻打鱼捏泥塑
泗洪县梅花镇,秋收后的农田,看不到头。农民翻过的地方,偶有陶片露出来。陶片都是8000多年前的。农田的所在地,正是顺山集遗址。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专家,发掘了遗址的一部分,找到了遥远的古村落。8000多年前的先民们不仅过上了定居生活,还用上了灶,吃上了米饭,甚至还玩起了泥塑。这个考古发现,引起了全国顶尖专家们的关注。11......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
-
〓 李学勤等: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
【核心提示】出土简帛中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体裁的流变,题材取舍等方面,都为文学史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气象,弥补了以往缺失的一些重要缺环。刘跃进(文学研究所):先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及有关典籍的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厚的成果,也遗留了不少问题。二十世纪的考古发现,......
-
〓 秦汉农书的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康丽娜,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4。中国古代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难于进行交流,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王朝的财政也主要依靠地租和赋税,因此占社会支配地位的实际上是一种农业文化。中国传统......
-
〓 二祖庙《菩提达摩碑》碑文复原及考释
一、引言署名梁武帝撰的菩提达摩碑文,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文献。对其展开的研究,事关早期禅宗史和早期禅宗思想史,一向为佛教研究者所重视。近年来,日本学者小岛岱山和国内学者纪华传等,均就此展开研究并取得成果。小岛岱山的文章曾在国内出版的《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发表,标题为《菩提达摩石碑碑文并参考资料》,其主要贡......
-
〓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内容摘要】罗尔纲先生通过锲而不舍的钻研,分别从笔迹、内容方面鉴定出《李秀成自述》确是忠王李秀成的亲笔真迹,这是罗先生重要的学术贡献。但是,罗先生定《谕李昭寿书》为忠王亲笔,并以此为标准来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否也为忠王亲笔,则需要进一步推敲。【关键词】太平天国;罗尔纲;《李秀成自述》;《谕李昭寿书》;真伪【作者简介】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