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文彬:甘当学友不为师
胡文彬 笔名鲁子牛、行余,辽宁大石桥人,农工党成员,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著名红学研究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红楼梦叙录》《红楼梦子弟书》《红楼梦说唱集》《红楼放眼录》《红楼梦探微》《梦香情痴读红楼》《酒香茶浓说红楼》。年近八旬的胡文彬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红学研究专家。作为一个普通的红学研究爱好者,我从未想过能够结......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中山公园辟有茶座,为社会名流茗谈雅集之处。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马叙伦先生常光顾那里的川黔馆长美轩,觉得长美轩菜虽烧得好,汤却不甚佳,遂将自己所创的“三白汤”制作方法告诉厨师。长美轩仿制后命名为“马先生汤”,味极鲜美,食者甚众,以后便成为长美轩的名肴。所谓“三白”,即白菜、笋、豆腐,三种原料均为......
-
〓 我眼中的名人·袁行霈:寄厚味于淡泊
袁行霈近影 如今已快到杖朝之年的袁行霈先生,却越来越有活力。从当年那位英俊温和的北大学生,到“文革”时期那位信念坚定的“白专典型”,再到之后凤凰涅槃的北大著名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他对学术的敬畏一直有增无减。如今......
-
〓 还忆江南烟雨日——记陶文鹏先生
在壬寅年末的一天,我收到陶公文鹏的微信,陶公在微信中写“祝福只有过一面之缘而终生难忘”的我。收到微信时,天色已经昏暗了,车内只有仪表盘亮着光,看着屏上的文字,我有些感动。我与陶公相识在2004年4月武夷山举办的辛弃疾学术研讨会上,之后再未见面。那次会议在武夷山庄召开,正是春天时节,山间常常云雾缭绕、烟雨绵绵。我印象深刻......
-
〓 “古人”王泗原
语文是王泗原的终身职业——他大学考取的是国文系,当教员教的是国文,做编辑编的是语文教材和期刊,写的也是语文论著,一辈子干的都是文字的活。古语文特别是楚辞研究,是王泗原主要的学术方向,也始终是他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他一生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仅三部——《离骚语文疏解》《古语文例释》《楚辞校释》,都与语文、楚辞有关,且皆为......
-
〓 《中华读书报》年度学者·束景南:把王阳明“还原”为一个“人”
2020年初,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束景南教授洋洋百万言的《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出版。2020年底,束教授因其2017年出版的《王阳明年谱长编》获颁“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读者恐怕绝难想到,《阳明大传》的写作准备期实有二十年之久,而萌生研究王阳明的想法则可追溯至五十年前。束教授1945年出生于江苏丹阳。196......
-
〓 陈寅恪为何辞谢历史二所所长
1995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公布了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将1953年中央决定请陈寅恪担任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汪篯赴命南下、汪篯出言不慎引起陈寅恪反感并拒绝北上担任所长之事公之于众。书中讲述陈寅恪提出担任所长的条件,将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名言演绎得非常充分。《......
-
〓 文艺人物志·赵本夫:为大地而歌
那年4月,热浪裹挟着漫天飞舞的杨柳絮扑面而来。赵本夫携彼时的新长篇《无土时代》从南京赶来。天气很热,可他却穿着红色立领毛衣,外面罩一件深色夹克,让人看了感觉更热了。不过,那种状态倒是与我们热烈的谈话氛围十分贴合。他一边抽烟,一边说话,说到土地话题,语气激昂,满怀忧思。 赵本夫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年,他就把自己的一......
-
〓 学人小传:单士元
单士元,1907年出生,1998年去世。北京人。著名清史专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1924年到故宫博物馆工作,1962年至1984年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此后至去世任故宫博物院顾问。主持成立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古建部、修缮队等研究保护机构,发表《整理清代实录记》《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档案名称渊源》等论文,撰有《故宫史......
-
〓 2021永远的怀念(八)
袁隆平(1930-2021)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江西九江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是......
-
〓 愿与文明零距离——发生在湖南省安仁县豪山村农民图书馆的故事
65公里,这是豪山村与安仁县城的距离。湖南省安仁县是罗霄山片区贫困县,金紫仙镇豪山村又是全省的重点贫困村。很多年前,在村民看来,豪山村与文明富裕的距离可不止百里千里,远着呢!1985年,几个退休老师、老干部、抗战老兵和不服穷的农民,干了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建一个万册图书馆,以此与贫困和愚昧抗衡,向着文明村前进。35载......
-
〓 白居易在渭南的乡居岁月与诗作
山川壮丽的关中平原东部名城渭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故里。曾经两度在渭南的乡居生活,是白居易难以忘怀的人生阶段,也对其诗歌题材的拓展与审美倾向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卜居渭上 白居易的家世及迁徙历程,据《旧唐书》之《白居易传》云:“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建生士通,皇朝利州都督。士通生志善,尚衣......
-
〓 庞薰琹:为大众生活而设计
1925年,19岁的庞薰琹怀着艺术救国的理想赴法国学习美术,在徐悲鸿、蒋碧薇夫妇引荐下进入叙利恩绘画研究所。除了在学校上课,遍布巴黎的博物馆,更是他研习艺术的殿堂。绘画之外,他对音乐、诗歌和舞蹈也充满兴趣,结识了傅雷等文艺界朋友。 像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一样,年轻的庞薰琹被巴黎的艺术氛围深深感染着。在努力学习西方艺......
-
〓 蒋子龙:刚了一辈子
七八年前我在天津读书时,参加地方作协组织的青年作家培训和作品研讨会,蒋子龙先生都是亲临讲话。我拿个记录本请他给我签名,他写下“祝你快乐”四字,署了大名、年月,还留了电话、邮箱。后来听说他给人签名,一般都写“祝你快乐”。我的第一感觉是他是为了应付,但更相信这句常用的祝福语出于他的本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并不希望别人快......
-
〓 名家偷诗
饿犬齰枯骨,自吃馋饥涎。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绳床独坐翁,默览有所传。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从来文字净,君子不以贤。孟郊这首《偷诗》写出了偷诗的况味,一语道破唐人偷诗的天机:当诗人“绳床独坐”,搜肠刮肚下笔困难犹如饿犬啃枯骨饥馋难忍婴儿吃甜桃欲罢不能时,只能“默览有所......
-
〓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师恩·葛剑雄:师者之创新的传承
谭其骧葛剑雄 1978年我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之后成了谭其骧先生的助手,平时除了做研究以外,也会跟他到外面开会、参加活动,老师在中风以后行动不是很方便,所以在生活上我常常要照顾他。印象很深的是那个时候工作条件不太好,特别是冬天家里没有暖气,他年纪又大了想提高工作效率,就找了个宾馆住下来在那里工作,最长住过半年,......
-
〓 钱钟书的法学功底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学术昆仑”,也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其实,他对文史哲以外的学问,也有广泛涉猎。比如法学,仅从《围城》一书,就可看出,钱钟书对法学知识的了解并不肤浅。钱钟书的岳父杨荫杭还是著名法学家。 钱钟书对法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小说所写时代的法治概况都很熟悉。他对一些法律事实和术语信手拈来,他在《围城》中写道:......
-
〓 黄香——孝子、贤臣、清官
东汉孝子黄香扇枕温席的故事,千百年来被华夏儿女传为佳话。其实黄香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孝子,而且是一个博学多能的才子,精勤谋政的贤臣,更值得称道的,他还是一个廉洁从政,爱民惜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清官。一、天下无双的国士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黄香出生在江夏安陆(今云梦)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其父黄况是西汉宣帝时丞相黄......
-
〓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杨海明和他的“杨氏词学厅堂”
学人自述人生本是很不容易的,而唐宋词人在他们艰难的人生中竟然集体创造了那么灿烂的词文学,并给后人留下了取汲不尽的精神遗产,这就越发值得我们珍惜和加以利用。一方面,唐宋词人无不感叹于人生的虚空和多艰(如苏轼叹曰“须信人生如寄”,李之仪叹曰“人生弹指事成空”,赵令峙叹曰“人生更在艰难中”),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万分痴恋和执着......
-
〓 刘美华:波兰汉学家卜弥格
《中国植物志》拉丁文版书影 卜弥格,原名米歇尔·博伊姆(Michel Boym,1612—1659),波兰耶稣会传教士,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卜弥格是欧洲真正意义上对《马可·波罗游记》作出诠释的先驱,是系统地向欧洲介绍和研究中医、中草药的第一人。 卜弥格的一生极具戏剧性:14岁时,他得过一场大病,在生死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