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霍春阳:抱常而守一
(资料图片)霍春阳与孙其峰合作作品《山花烂漫》 (资料图片) 提起画家霍春阳,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一抹惊世骇俗的春色——《山花烂漫》。黝黑的山崖间,黄灿灿的迎春花,冲破政治的藩篱,披展艺术的枝条,似龙须,似凤尾,渴望着爆发,期盼着怒放。 《山花烂漫》,用迎春的新生为亿万中国人登高召唤,“一个新的时代终于......
-
〓 文艺人物志·杨兆群:一刀一纸一世界
杨兆群没想到自己会收到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的来信。 那是2008年7月的一天,江苏常州金坛刻纸艺人杨兆群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忽然,邮差送来一封国际信函,署名“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在信中祝贺杨兆群的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当年,得知北京申奥成功,杨兆群很激动,想为奥运做点什么。他历时4......
-
〓 中国哲学的深度发掘者和当代思想的融会创新者
——汤一介哲学思想及其贡献研究汤一介(1927-2014),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儒藏》编纂与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儒藏》总编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博士、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曾荣获北京......
-
〓 乡村里,那些灯光从未熄灭—部分“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回访
编者按“用真挚的情感真实记录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2011年6月17日,由光明日报社、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启动,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特定对象,通过深入寻找、发掘、宣传有代表性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当年教师节来临之际,石兰松、张桂梅、......
-
〓 独立不阿的人品,沉潜考索的学风————纪念邓广铭先生
我于六十年代前期曾见过邓广铭先生。那时我在中华书局编辑部,本在文学编辑室,后因中华书局拟加快“二十四史”的整理出版,1963年下半年,当时总编辑金灿然同志对编辑部人员作了部分调整,并把我调到古代史编辑室,担任《宋史》的点校和编辑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我就有时到北大向邓先生请教。但不久就掀起了政治运动,1965年秋,我随大......
-
〓 苏轼的白发
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对诗人苏轼是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他在杭州通判任上,37岁。(据王宗稷《苏轼年谱》)诗人发现头上白发突然多起来。对这种人生历程上的生理现象,措手不及,很不适应,反应激烈。在《吉祥寺赏牡丹》诗中说:“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本文中苏诗写作时间,均......
-
〓 战国策派:他们到底说过些什么?
重读林同济、雷海宗、陈铨的著述与生平,不禁生出许多感慨:无论是历史主义还是新历史主义,首先都应当让人知道“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知道了历史真相,才能建构“人的历史”,既避免重蹈覆辙,更能指引人类社会未来的走向。我甚至想到:如果说塞缪尔·亨廷顿因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而被称为“过去50年中世界上最有影响力......
-
〓 “终老难忘授砚恩”——龙榆生与张寿平的半世师生情
2019年10月4日我们到达吉隆坡,参加《红楼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晚东道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举行欢迎晚宴,请新老朋友聚餐。我们这一桌有老朋友韩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韩语全译本翻译者崔溶澈,《红楼梦》新注本的作者、台湾里仁书局总编徐秀荣,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师大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教授,北京来的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
-
〓 李之禹:李嘉言与恩师闻一多先生
李嘉言是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在楚辞、唐诗、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上颇有建树。他首倡的改编《全唐诗》动议影响深远。他一生研究的门路和方法,深得其恩师闻一多治学三昧。闻先生对李嘉言学术研究和思想品质影响至深。 1946年闻先生遇害后,李嘉言在纪念闻先生的文章中说:“就我个人说,和闻先生已有15年的师生关系,同他在一个......
-
〓 剪纸大师,未见真虎却剪百虎
谁能为民间剪纸正名?谁能让这种淳朴的民间艺术闪耀于阳春白雪的艺术殿堂?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志春新著《原创文明中的陕西民间世界:剪纸》记录了数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剪纸生涯。2008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十。在陕北人看来,初一是给神过年,而初七人日才是给人过年呢。我们来到庙湾沟高金爱家,和老太太......
-
〓 谢泳:周恩来谈陈寅恪
1954年2月15日,徐频芳来看邓之诚,当天邓之诚在日记中说:“周恩来在科学院讲演,对陈寅恪说反动言语,颇有恕词,则异闻也。”(《邓之诚文史札记》下第780页,凤凰出版社,2012年)。第二天高名凯来邓家,告邓之诚周恩来讲演不在科学院,而在政务院,是两星期前的事。周恩来的这个讲演,已公开的相关周恩来文献中没有出现过。我......
-
〓 文物医院里的神医妙手——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
文物医院,是人们对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昵称。这家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为文物祛病延年、拯救生命。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的精心治疗,大量国宝重获新生。没有这些神医妙手,我们怎能在展厅里看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春秋时期的蟠螭纹青铜鉴等国宝的真容?近日,记者走进故宫......
-
〓 道家道教研究的拓荒者——王明道家道教思想研究
【哲人追“思”⑥】王明(1911—1992),字则诚,别号久思,是海内外知名的道家道教研究学者,也是我国近现代以来道家道教研究的拓荒者。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所学术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职,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
-
〓 我眼中的名人·周有光:闻道是抗衰老的良药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于江苏省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主要成就:主持制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代表作品:《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中国语文的现代化》等。 1月13日,是经济学家、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109周岁生日,依照......
-
〓 “这一届”年味儿有点儿时尚——观察年轻的春节文化产品设计者
年味儿是什么?是儿时庭院里噼噼啪的鞭炮声、兜里鼓囊囊的压岁钱,是长大后桌上热腾腾的年夜饭、街上高高挂的大红灯笼,抑或是后来手机里满屏的红包、心里默念好运来的集福卡。生活变化,科技发展,身边的年味儿不断被赋予新内涵、呈现新形式,但这股藏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味道,从未变淡。传统与创新似一对孪生兄弟,交织共生。“他们俩”被一群......
-
〓 让哲学引导社会进步——韩树英哲学思想与贡献研究
韩树英(1922—2022),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43回国参加革命。1954年中央马列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副校长。注重哲学引导社会进步的功能,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方向,取得卓著成就和广泛......
-
〓 梁启超一生勤奋好学 几次带病听佛学大师讲学
一代宗师梁启超平生经历可称传奇。以康梁致力于变法维新运动“公车上书”就已震动全国。失败后亡命日本,清王朝覆亡之后归国。从辛亥革命迄上世纪二十年代,他从政任高官,最后策动蔡锷云南起义以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篡国称帝,袁世凯羞愤而死。梁启超饱经政治沧桑,后来弃政从事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并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列名四大导师培育人才。......
-
〓 2021永远的怀念(七)
胡文彬(1939-2021) 2021年5月1日,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胡文彬,1939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盖平县,祖籍山东黄县,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历任《新华文摘》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
-
〓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海外当代汉学家见知录之三
谢和耐(Jacques Gemet),1921年出生,法国当今著名汉学家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作为当代法国最具权威的汉学家,他专事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其代表作品《中国社会史》、《中国与基督教》、《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等。他曾长期主持整个法国汉学界的工作,在其五......
-
〓 中国文化的一泓清溪——记叶嘉莹老师
1971年夏天,我在哈佛学习。我那时在做从晚明到民初的研究,经常去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善本。古籍善本书收藏在独立的一间屋里,不过那时候没有特别严格的登记制度,借阅很方便,跟裘开明老先生说一声就行。裘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燕京图书馆做馆长,也是首任馆长。他是一位很温厚的老先生,觉得有人肯用这些书,就是功德一件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