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易参同契—金丹刀圭章第十四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 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 入,火二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有神。下有太阳气,伏 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焉。岁月将欲讫,毁惟伤寿 年。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 塞其际会,务令至完坚。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
-
〓 听之以心——《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
听之以心。——《庄子·内篇·人间世》听无音之音者聪。——《淮南鸿烈·说林训》一《庄子·内篇·人间世》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与此类同,中国古典文献中,有一系列相关的言论。如:老子《道德经》:“听之不足闻”(《三十五章》)。《庄子·外篇·天运》:“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庄子·外篇·天地》:“视乎冥冥,听......
-
〓 周易参同契—二气感化章第二十一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 炁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 月,水火为效徵。...
-
〓 周易参同契—乾坤设位章第二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 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 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 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 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论结字, 原理为证。 坎戊月精,离巳日光,日月为......
-
〓 测字秘牒—投字
一生岁考书投字问等第,余曰:“四等。”其人屡考一等, 至发落时却是一等三名;因与某生代笔,事破,文宗唤至,立 责二十,置之四等。其同来之友复叩字理,余曰:“投乃股字 打字相合而成。秀才打屁股,非四等而何?”...
-
〓 道教成立初期老子神话的演变与发展
任继愈等指出,从哲学上说,汉武帝以后的道家,是沿着两条相反的路线、三种不同的途径分化和发展的。一条路线的途径是保持《吕氏春秋》、《淮南子》的唯物主义传统,并向前推进他们的思想。《论衡》的部分内容和汉上公《老子注》可以作为代表,另一条相反的路线,它的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解说《老子》,把道家向唯心主义作引申发挥,并使它更抽象......
-
〓 测字秘牒—球字
一人书球字问六甲,余曰:“王旁乃璋珍之畔,球琳为美 玉之名;求配艮卦,主生少男;非十二即二十见喜。”分娩果 验。...
-
〓 测字秘牒—用字
一人书用字问求谒,余曰:“断难见。”而其人曰:“我 屡候之。”余曰:“虽屡候,彼终不能见也。”问何故,曰: “字之上半全是闭门不纳之象,不独闭门,而门内复将一木紧 紧撑之,如此安能见之耶?”曰:“彼不出耶?”曰:“字乃 截角之形,彼再不肯出头也。”旁观者皆抚掌称快。...
-
〓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
-
〓 测字秘牒—凫字
一人书凫字问官司,余曰:“大不利。”其人问故,曰: “枭神头,白虎脚,勾陈身,膋蛇尾,四凶齐犯。若到官,夹 打俱有。一倒便见矣。”因将凫字倒置几上,令彼自观,时旁 观者皆叹服。...
-
〓 测字秘牒—测字散格法
夫所谓格者,骨格也,品格也。品格,前已录有成语,可 为后学楷式。到骨格,则未之详也。盖骨者,束字义之物。用 束字义之物为断字义之文,灵妙变通,亦犹夫人之筋络束骨, 而骨为筋络肌肤之架子也。善用者,触类旁通则应变不穷,可 以得心应手,动笔成文矣。 一(天心囗天上 生根囗大心) 二(月内手心工夫平正) 蕣(用心 降心......
-
〓 测字秘牒—转注测法
一字有二义、三义四义,如为(平)、为(去),行(蘅) 、行(杭)、行(沆)、行(慎),王(平)、王(旺),长( 场)、长(障)、长(掌)、长(仗),夫(平)、夫(扶) 类。不可不随机应变而用之也。 如临字问病,断不吉,则曰临丧,临乃去声也。王字问求 财,断曰旺相,王乃去声读之。以此应人,谁曰不然。余有诗 曰: 一字......
-
〓 道并不虚幻 道家学说也是务实的
中华道的源头在哪,从伏羲创了八卦以来,众者纷说,八卦是以测古代天气,种田农耕的推算时就有的,而文王将八卦解为64卦,以于六十四卦推测多种人或事物。古书大多是对道有记载,有以社稷为重,国家次之,由此教育帝王,从老子的出现创出了道德经,道为人知晓,由此修道之人已有,中国最本土的宗派恐怕就是道教,它由道产生了术,得道之人可以......
-
〓 测字秘牒—象形测法
以字象物: 口了又 飞 马箫 廉 丨眉 木 云栅 以物象字: 乙(似鱼钩)亚(纱窗)弓(蛇)且(神主) 凫(啬 犯) 金(断柄伞) 外(旌旗)几(钟) 身(皂隶) 以字象字: 芒(破□)祀(破袍) 贵(破柜)虚(戏可) 殳( 收疫)工(进贡) 牙(穿心) 白(宿尾) 以意象字: 辛(似幸) 未(似来)......
-
〓 测字秘牒—杂占赋
吉凶祸福,推测可知。人事天时,莫逃乎数。 试观云开月朗,正为诸事豁达之机;雾合烟迷,定主百务 淹埋之象。风霾飘荡,摇捍难成。 雷霆过空,虚惊有准。风来溽暑,解郁畅怀。雪上严霜, 惨神刻骨。电光霍霍而可畏,露水晶晶而不常。月彩当空,无 非光霁。雨流湿物,尽是恩波。连阴最喜逢雷,久旱偏宜得雨。 天文取应,地理可推。水流......
-
〓 《老子的帮助》:第四章 和光同尘(3)
中国的佛学显然也受到了道家道教的影响,反对造作与夸张,反对高高在上,反对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反对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反对摆出动辄一个人与整个地球开战的架势,主张自自然然,平平淡淡。 这是因为,不论你对思辨与感悟有多么伟大神奇奥妙、超凡入圣的激情与骄傲,你的一切认知仍然来自生活,来自尘世,来自此岸。一切的形而上的伟大,......
-
〓 《老子的帮助》:第四章 和光同尘(2)
请想想看,既然每件具体的事物都有个根源,有个本质,有个出生与灭亡,有个变化过程,那么万物万象岂能没有一个总的根源、总的概括、总的归宿?称之为道,岂不正好?道的特点是实而虚之,似有而似无之,它是道路、道行、自然、有与无的存在表象,是混沌的存在;又是道理、法则、能力与主导,是玄而又玄,怎么概括也够不着它,因为它就是无限大,......
-
〓 《老子的帮助》:前言(3)
证词一说使我满意至极。我曾想说是理解、是心得、是发挥、是体会,都太一般化了。我七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不是可以拿出来与老子对证查证掰扯一番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悟君一句话,回首七十载。老子是原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个人生活尤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孔孟之道则是被告。我是法庭所找的而不是原告或......
-
〓 《老子的帮助》:前言(2)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
-
〓 《老子的帮助》:第三章 虚心实腹(2)
横看成岭侧成峰。老子的这一章论述,具有后现代的文化批判主义色彩。知识、计谋、欲望、追求、心思、志向,所有这些被文化的发展所充实、发育起来,大大地扩充延伸起来的东西,果真就是那么美好吗?知识高的人幸福指数一定比知识少的人高吗?计谋多的人成就一定比计谋少的人大吗?为什么情况多半是相反呢?甚至于,智商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对于自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