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易参同契—水火情性章第十五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 月相薄蚀,常在朔望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 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以性言。金来归性初,乃 得称还丹。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 华。淮南炼秋石,玉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不肖毋与俱。古 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
-
〓 庄子论“辩”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内容提要:庄子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对于主体间的论辩能否明辨是非、判定对错的作用得出了怀疑乃至否定的结论。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所见与所蔽,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解决主体间关于不同意见、观点的争论,仍具有启发意义。战国中期,诸子蜂起,百家并作,各为殊途百虑之学,好辩之风相当盛行,彼此之间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论辩。不仅......
-
〓 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 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 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 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
-
〓 测字秘牒—非字
一人书非字问谋圣,余曰:“此事成矣!将来四面纤巧, 更有大利。”其人曰:“果系已成之事,何以知之?”曰:“ 非为韭芽,自春至秋不绝,其利故大。非乃纤字之心,故四面 纤巧事皆从心而起,故曰将成。”其人大悦,果得利,乃盐院 事也。”...
-
〓 简论陈撄宁先生的“三教”观
在二十世纪中国道教史上,陈撄宁先生不仅是著名的领导者(第二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而且是道教理论的优秀探索者,同时也是道教修炼的卓越实践者。他还开创了道教中最为晚近的一个新生派别——仙学派。从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说,他是二十世纪中国道教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以致被称为“当代的太上老君”1。我们知道,儒释道三教2之争是一个绵延......
-
〓 论李道纯的老学思想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简要地论述了李道纯《道德会元》中的主要内容。其以禅解《老》的作法,不仅反映了宋元老学新的时代特点,而且可以看出宋元道教哲学在义理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修丹的重点已不在于追求生命长存和肉体飞升,而在于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关键词:李道纯 老学 性命李道纯(1......
-
〓 测字秘牒—言字
一人书言字问病,余曰:“先凶后吉,其病无妨。但调理 欠周,恐多反覆。”...
-
〓 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初探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1)道教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观念中所蕴含的生态整体思想;(2)道教关于“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观念对自然价值的尊重;(3)道教的自然无为观念所蕴含的因应物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
-
〓 测字秘牒—陆字
钊生书陆字问天晴雨,余曰:“必晴。”曰:“此时将午, 已霏霏矣,安得晴乎?”曰:“包晴!字左乃阴不阴、阳不阳 之象,本日天色自然晦而无雨。字右却有两个土字,土能克水, 岂有雨乎?但土空则陷,恐来日当有雨耳。”果然。...
-
〓 测字秘牒—吝字
一人书吝字问婚姻,余曰:“上有交欢之象,下有和合之 形,姻缘可谓美矣,必成!”其人曰:“神数!本系成事,姑 问之也。”...
-
〓 测字秘牒—用字
一人书用字问求谒,余曰:“断难见。”而其人曰:“我 屡候之。”余曰:“虽屡候,彼终不能见也。”问何故,曰: “字之上半全是闭门不纳之象,不独闭门,而门内复将一木紧 紧撑之,如此安能见之耶?”曰:“彼不出耶?”曰:“字乃 截角之形,彼再不肯出头也。”旁观者皆抚掌称快。...
-
〓 测字秘牒—元字(一)
一人书元字问六甲:“男女何居?”余断曰:“二八之形, 巽卦之变,生女无疑。”复以问他相字者,则不察字理,辄曰 :“生男。”至分娩,果产一女。...
-
〓 测字秘牒—指事测法
凡事之来,即因其事□□,此则散格、双句格之法也。其 法必审其情性,察其动静,兼明其踪迹方妙,所谓“观梅之深 者也”。 内分十法:曰观人,曰察色,曰辨言,曰辨事,曰察墨, 曰辨纸,曰观时,曰相机,曰正论勿好奇,曰言语不可杂。具 此十法,则一事即指一事之理而断之,判字易如反掌矣。...
-
〓 老子的思想与“人文关怀”
“人文”一词源于西方,人文主义指文艺复兴时期市民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其基本精神是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理性和智慧。中国思想史并没有一个“人性”取代“神性”的明确的时间界限,但有一个与此类似的转化过程。中国从上古时代至西周晚期,天命鬼神观念在思想领域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西周晚期开始由天命鬼神观念向关......
-
〓 “道”与“心”
庄与禅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中两大神奇而绮丽的瑰宝。它们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二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辨明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和掌握古代艺术哲学大有裨益。从其产生来看,庄子哲学是中华本土的产物,禅宗则是印度佛学传入中土之后,由中国士大夫加以改造吸收之后而成的一个佛教变宗。从真正意义上讲,禅宗的......
-
〓 《老子的帮助》:第一章 众妙之门(3)
可以理解这样的思路,这样的思路对于国人来说,顺理成章:请看,人的命名是人。人与牛马羊猴等合起来命名为动物,再与树木花草等一起命名为生物。生物与金木水火土等无生物合起来命名为万物。与怪力乱神梦幻,与人的心、意、爱、怨,与种种人文存在等合起来命名为万有或众有。再概括一步便是有,而有的反面与有的发展结局或有的产生以前是无,是......
-
〓 测字秘牒—破解测法
破者,劈破。解者,解拆。将字之体段分开,从中加入数 笔而成字,谓之破字。字之笔画抉出,从旁标比、评论而成文, 谓之解。破易而解难,破平正而解奇幻,观后字可知。又,破 与穿心不同。破必要分开,不若穿心字体不动也,解则随意抉 剔耳。 行(术、衙、衍) 辛(章)共(莫、黄)衣(鸑、纮、 哀、衷)飐(算) 合(仓)苦(苗)......
-
〓 术数学的发展(4)
术数学的发展曾经给中国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带来动力。中国古代的教育没有自然科学的启蒙教科书,更没有专门的科学理论著作。由于《周易》被尊为儒家经典,周易象数体系实际上便成了对古代知识分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教科书。同时,中国术数学中的那些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四象九宫等象数模型也成了古代科学技术普适的理论框架。中国古代科学技......
-
〓 道家的回归自然
道家学派可追溯到“老子”,他属于公元前600年时昔日儒家的同代人。他著有一部有关“道的力量”的书,即《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宝库中诗歌式、富于哲理的名著之一。在道家的眼里,文明是所有灾难的起因,因为它使人背离了与自己和平共处的自然。故此,他们提出回归自然,而两千年后的卢梭①所提出的观点近似于此。那就是:人应该平静、无为地......
-
〓 《老子的帮助》:前言(3)
证词一说使我满意至极。我曾想说是理解、是心得、是发挥、是体会,都太一般化了。我七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不是可以拿出来与老子对证查证掰扯一番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悟君一句话,回首七十载。老子是原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个人生活尤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孔孟之道则是被告。我是法庭所找的而不是原告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