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测字秘牒—张字
维杨汪四被总宪拿问,其羽以张字问吉凶,且曰:“今已 有东王爷书到,早晚能出否乎?”余曰:“此字大凶,生且难 保,安望其出耶?”因断曰:“吊客当头,丧门煞局,内中王 心已偏,恐终不能挽回矣。”时在九月二十也。至十月终,果 自缢于监中。...
-
〓 测字秘牒—谐声测法
倒到秤称 叉差加家 非飞桃逃梨离 秤心(即称心) 齐(内中差了即差在内也) 耗(来日 到了,倒到同音) 莺(如问晴雨,但莺阴音同,主天必阴难问晴矣)...
-
〓 神仙信仰及其当代观察
神仙信仰在当代社会有了越来越多的信众,对道教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对当代神仙信仰进行一个即使非常粗略的观察,也会发现信众群体以及教外人士中尚存在着某些曲解和误解。飞速发展的社会和传统复兴的现实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作为道教发展的扛鼎者,教职人员能否认识到这一现象对道教发展的价值,能否正确......
-
〓 尚学锋:《淮南子》与西汉前期的文化气象
《淮南子》又名《鸿烈》,是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所作。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每为......
-
〓 庄子:入世者拿权威毫无办法 独立是遁世产物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庄子·外篇·在宥》 世上的俗人,都喜欢别人与自己意见相同,不喜欢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呢?其用心是自己的出人头地。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其实何尝能够出人头地呢......
-
〓 八十年代台港老庄研究概述
(原刊《江南学院学报》〔无锡〕1999年第1期 经作者授权,转录于此)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80年代台港地区对老子、庄子道家学说的研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进展,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出版的各类著作非常丰富,研究比以前更加深入,更为系统,也更为普及,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海外“新儒家”思潮一波又起之际,给人的......
-
〓 测字秘牒—包笼测法
包笼者,字之全体不动,而将笔周围包裹之,另成一字。 稚(灊) 韭(騑、歼、签) 贝(遗、测)矢(族、 痴) 由(会、遭) 尹(仓、絺)里(墨)玉(宝) 牛(逄、 迟) 昔(翙、泬) 辛(衬、幸)石(磨) 弓(泼)主(囗)...
-
〓 汉武杂“方”与道教渊源
内容提要:汉武帝毕生热衷于求仙和鬼神之祀,方士们因此进献了大量的“方”。这些“方”可分为长生方、接神方、杂祀方、巫方四类。它们尚无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行为也荒诞芜杂,但后世道教修行的主要方式都已出现,这些“方”是后来道教实践部分的渊源。关键词:方、方术、长生方、接神方、杂祀方、巫方汉武帝毕生热衷于求仙和祀鬼神,方士们因......
-
〓 “坐忘之法”与“尽性知命”
──司马承祯道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内容提要:“坐忘之法”是司马承祯的道学修持方法,其代表了司马承祯的道学理论模式。道教史表明,司马承祯继南朝刘宋时期的道教学者陆修静改革道教之后,以上清派的道学理论为基础,对道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之后的内丹理论的成熟奠定了“修性”的方法论基础,他的《坐忘论》在唐宋之际的道学史上曾发......
-
〓 《老子的帮助》:第五章 天地不仁(3)
老子个人未曾做过什么残酷的事,但是他看穿了人性中的丑恶,看穿了仁义道德的无力,看穿了多言只能数穷,不管你讲出多少花朵云霞。他还看出了百姓的没有力量,圣人的没有可能过于仁慈,天地的不闻不问,仁爱有些时候的无济于事。他看出了如黑格尔所说,你想进这间房子,结果只能是进那间不同的房子。他看出了许多美善的幻想都仅仅是一相情愿。他......
-
〓 论陈景元的老学思想——兼论二程理学的一个思想源头
摘要:本文从道气本体论、人性论、修养论、社会政治论等方面对北宋著名道教学者陈景元的老学思想作了简要的分析,并与二程理学的相关范畴进行了比较,认为陈氏老学不仅是唐代重玄学在北宋之延续,而且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对二程理学的建构起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老学 二程理学陈景元,字太初,玄号碧虚子,北......
-
〓 当代道家的兴起
上个世纪后期,当代儒家在大陆与海外蓬勃劲发的时候,许多人都问:当代道家为什么没有建立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难道中国当代文化就不需要儒道互补了吗?我们的回答是,道家、道教的特点是不为人先,后发制人,21世纪才是当代道家兴起的时候。当代道家是指那些认同“道”的理念,努力使传统道家、道教、道学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创造......
-
〓 测字秘牒—笔字
周龙从仪真至扬,携一笔字问终身,余曰:“笃字头,律 字尾,中一竖有精神。逢丑年,交鸿运。十二年顺利,家业长 二千余金。二十岁上下即走关津渡口,以建立功名。丰神虽潇 洒,但眉间定有伤痕。笔之为物纵然贵重,却随人掌握而行。 以吾观之,早年即当为入幕之宾,妻迟子晚,祖业又凋零亏煞 个算头,着实也,到后来受用些墨沈余芬。”批毕......
-
〓 测字秘牒—对关测法
关者,关门也。开则任人出入,阖惟见门而已。测字之有 对关体,亦犹是也。其法,专取头足首尾。如某字头、某字尾, 则如门之闭;分开云某字头,某字脚,一头一尾阖之,则如门 之开。此法最简捷,其用又最广,为字中第一要义,学者更宜 究心。 先(牛头虎足、生头死足)善(美头喜足)帛(皇头帝足) 里(男头童足) 禹(千头万足)展......
-
〓 近二十年“老子故里考辨”梳辨
摘要:以学术界、文化界、新闻界近20 年对老子故里的争论为基础,从古史料、存世文物和出土文物、口述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三个方面,对以前学者们考辨成果进行新的梳理和辨析,可以得出老子的故里是今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镇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地位毋庸置疑。 鹿邑是老子故里,本无可争辩。近二十年来,以已故安徽大学孙以楷......
-
〓 修真九要
修真九要序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予自幼慕道,未遇正人,不辨是非,乃乱乃萃,几乎受害。幸逢......
-
〓 道教和张伯端的老学思想
摘要:张伯端以道教内丹心性理论阐发《老子》,把老子思想落实在具体的炼养实践之中。其由命而性而心的修道理论,既是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老子》的一次重新理解和运用,也是他融会三教思想的理论成果。张伯端的老学思想,充分反映了道教哲学发展的时代特色。关键词:张伯端 老学 内丹心性张伯端,字平叔,一名用成,号紫阳,天台人,北宋著名......
-
〓 老子、《老子》、老学、道家、道学家、道士
老子生在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曾作过周朝的藏书吏,管理档案工作,有机会博览群书。加之他善于思考,深究哲理,因此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深有认识,提出了许多改革当时社会混乱状况的主张。尤能可贵的是他不仅限于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他还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物质的结构及运动的形态,而且把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引用到社会生活中。因......
-
〓 “辩证法”源于中国老子《道德经》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辩证法是科学,阴阳五行是迷信。你可知道,实际上“辨正法”一词,是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 莱布尼兹 为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起的一个洋名字。就像现在的港人台人和内地时髦青年一样,本名叫阿猫阿狗,洋名叫露咝、查理。这事,连在延安抗大以苏联教科书为重点参考书讲哲学的毛泽东也没有想到。老子的《道德经》传到欧......
-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的记载
老子者,(1)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2)姓李氏,(3)名耳,字聃,(4)周守藏室之史也。(5)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6)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7)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8)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9)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