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庄子哲学
中国人的达观有一部分来自于他,来自于距我们2400年的这个我们称作“庄子”的人。纵横生死,豪迈豁达,终其一生,庄子一直对生命严肃而幽默,从未亵渎。这个夜里我翻开他的书,听他用河南口音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感到彻骨的凉意。 我不知道庄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在池塘前问鱼,......
-
〓 庄子思想的宇宙观
庄子思想的宇宙观 上 同“孔孟”一样,“老庄”也是今天我们熟知的一个名词,这个词也起源于汉代。老子思想对先秦的诸多思想都产生过影响,从表面上看,老子思想对庄子的学说影响最大。而庄子在他的著作《南华经》中对老子又是赞扬有加,于是后人将老庄合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与孟子自称是孔子的传人不一样,庄子没有自称是老子的传人。而......
-
〓 我国内地主要道观和道士们的生活(1)
道教宫观,唐代以来遍布全国名山大邑。历经各代,有兴有废,现在遗存的宫观大多正在修复,成为旅游业的胜地。其中有些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宫观。今将一些住有道士,较著名的宫观简介于后。 北京白云观:原为唐代所建天长观,元代长春真人丘处机居此,改名长春宫。丘长春“羽化”后,葬于处顺堂(称邱祖殿),并扩建成白云观。明正统八年(1443......
-
〓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上)
一、道家智慧总说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最高智慧,隽永深澈,韵味无穷。在先秦诸子蜂起、百家争呜的时代,曾涌现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诸子百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在数千年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精神......
-
〓 论陈景元的《庄子》研究
内容摘要 陈景元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对《庄子》作了文献与义理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不仅对《庄子》进行了音训、校勘,而且注意发挥《庄子》一书的义理,将对道的体悟与修身治国思想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关键词 陈景元 《庄子》 庄学陈景元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其老庄之学在当时就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蒙文通先生曾指出:......
-
〓 论张伯端的老学思想
摘要:张伯端以道教内丹心性理论阐发《老子》,把老子思想落实在具体的炼养实践之中。其由命而性而心的修道理论,既是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老子》的一次重新理解和运用,也是他融会三教思想的理论成果。张伯端的老学思想,充分反映了道教哲学发展的时代特色。关键词:张伯端 老学 内丹心性张伯端,字平叔,一名用成,号紫阳,天台人,北宋著名......
-
〓 析毛泽东对早期道教的原始社会主义的解读
从文化的维度来考察毛泽东,我们就会发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深深地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从他的留下的大量文章、诗词和讲话记录稿等文献中,我们都发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俚语俗言信手采撷、推陈出新;不仅妙语迭出,而且高意频现。同时,这种浸润和熏陶也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吸纳上。〔1〕......
-
〓 庄子哲学:认识论
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一、小大之辩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在探求真理,即探求世界万物的根据和规则中建立各自的理想和学说的。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根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庄子哲学最终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庄子哲学的出发点。《史记·律书》说:“神生于无,形成于有,形然后数。”《汉书·律历志》说:“数者,一、十、百、千、......
-
〓 修真内景谈
田诚阳 作者简介: 田诚阳道长,山东单县人。自幼随祖父学习中医和易学。十八岁高中毕业之后,赴东海崂山学道,为玄裔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传人。在山中悟道六年,得到道教内外功的传授。其间阅读了大量道教经典,并云游各地,寻访高真大隐。一九八七年在中国道教协会专修班学习。一九八九年常住北京白云观,通读了明版《道藏》5485卷。一......
-
〓 庄子的思想世界
以一般的情形而论,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一个思想与学术都异常活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当然都已经成立,并在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思想领域中发生着影响。老子开创的传统似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从“黄老”以及杨朱思想的流行中就可以看出。另外,法家以其重耕战的理论适应了君主和时代的要求,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中大都占据了主导的位置。......
-
〓 测字秘牒 —公字
一人以公字问事,久不与断,平国先来者先测,而后至者 次序应之,故不笪即断也。至临测时问之曰:“何事?”则曰 :“忘之矣。”转身即走。余曰:“来,且勿行!尔非真忘之 也,不过因我之迟而生恚耳。”其人曰:“请说。”余曰:“ 字虽公字,却有一团私心;况分字头、去字脚,汝必与人共事, 今欲分头而去也。”其人曰:“诚如所言。我与......
-
〓 老子天下第一(三)
修道要求修道,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有许多规矩要讲,有许多问题应该注意。归纳起来,主要有“八要”与“八戒”。修道“八要”。修道,是一个从人体返回道的过程。因此,修道必须按照道的要求去做,如此才能实现返本归根,才能最终实现与道相合。一要重德。“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二十四)符合德的规范的人,也就得到......
-
〓 测字秘牒—钱字(观梅)
一人手持一钱置于几上,复指钱上顺字问婚姻,余曰:“ 必成,况已成矣。”问故,曰:“钱乃团圆之物,外圆内方, 地天交泰之义也。倒指顺字,可谓手到即顺也。”复问财气, 余曰:“惟财气欠旺,只可二三分之利。”曰:“何故?”曰...
-
〓 宋徽宗君臣的《老子》注疏
摘要:宋徽宗虽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老学发展史上却有一定的地位。他与太学生江瀓以儒解《老》、会通孔老的老学思想,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鲜明地反映了当时儒道合流、万殊归一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总趋势。关键词:宋徽宗 老学 儒道合流《老子》一书中含有“君人南面之术”的内容,这是千百年来众所公认的,因此,自汉代以来,许多统治者都......
-
〓 竹简《文子》释文句读的几个订正
竹简《文子》的释文虽然已经发表,(1)但是整理者说明已发表的只是初步认定为《文子》的内容,其中还有若干文字没有校对,竹简的图版也没有发表。释文在几处的句读上,也有明显错误,需要订正,以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基础。下面综合部分学者和笔者的研究,予以校正。2329号简,整理小组句读:七十里举伊尹而天下归之,故圣人之治□校正后的句......
-
〓 论《天下》篇为《庄子》各派理论之总结
本文认为:天下篇中论及的五派十子的思想在《庄子》中均有反映,它是《庄子》各派理论的一个总结。《庄子》一书乃是庄子、老子、宋鈃、彭蒙、墨子五家作品的汇集,所以全书表现出的思想十分复杂又时有矛盾。一《庄子·天下》篇以文笔类同的程式论述了墨子、禽滑厘、宋鈃、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子共五派十子,附带叙及名家的惠......
-
〓 周易参同契—炼己立基章第六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 筑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 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未可持。一者以掩蔽, 世人莫知之。...
-
〓 郭象的“玄冥之境”说
郭象哲学有两个重要独特的名词,一个是“独化”,一个是“玄冥”。这两个名词之所以重要,因为前者是回答有关玄学本体论的问题,后者则是讨论有关心灵境界的问题,而这两点正是玄学,也是郭象哲学的主题所在。之所以独特,则由于这两个名词所表达的哲学意蕴是其它玄学家所没有,而为郭象所独有的。不仅前期玄学,即使先秦道家,也没有提出这两个......
-
〓 测字秘牒—齿字
有人书齿字问:“一人出外十余年,何时回来?”余曰: “死矣。”问何故,曰:“太岁当头,外边重重险厄,终归于 凶,是以知其死也。不知年几何?”曰:“三十六矣。”曰: “必死!齿,年数也。普天之下,从无三十七齿之人,今以此 字问之,恰值三十六岁,吾知其必不能生还也。”其人泣曰: “神数!此吾弟也,一出不归十余年,杳无音信。......
-
〓 周易参同契—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
耳目口三宝,闭门无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 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炁内营 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三者既关键,缓 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 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 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修之不辍体,庶炁云雨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