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解真善美
近年来,很多人都喜欢用真、善、美三个字来描绘人生的价值。很早以前,欧洲人就喜欢使用真善美的字眼,甚至把康德哲学的三个部分也用真善美来概括。一般来说,科学所追求的是“真”,宗教和哲学所追求的是“善”,而艺术和文学所追求的是“美”。中国儒家的学说中,虽然没有直接用“真”这个字,以其主张“格物.致知”,从字面的意义看,是很具......
-
〓 道家视域与当代环境哲学视域的融合
——20世纪西方对道家哲学特质的新认识在20世纪之前的大多数西方人面前,挥之不去的问题与其说是“道家究竟是什么哲学”?“道家何以能是哲学”?勿宁说是:“道家像什么哲学”?“道家像不像哲学”?因为在他们叫做哲学的东西里面道家的核心概念和命题似乎不成其为哲学化理念或者说是背反性突出,所以他们难以领悟和认同道家是必然的。20......
-
〓 庄子自由主义的特质及其对中国知识阶层的影响──以“游”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提要:从政治和精神双重层面把道家与“自由”联系起来所进行的考察,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如果说道家在政治上的自由(我们称之为“自治”)观念,主要是由老子道家建构起来的,那么,道家在精神领域中的“自由”取向则“主要”由庄子道家所代表。这里的问题本身,也许容易引起质疑,即所谓“精神”领域的“自由”,是否能够称得上是“自由”。......
-
〓 “命”的语义分析与庄子的“安命”哲学
【内容提要】古汉语中“命”这个字有命名、生命、命运三重含义,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命”的深刻含义也就隐藏在这三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之中。“命”是对个人生命存在的限定或规定,是个人与社会环境和生活世界的联合体。关注“命”的问题是庄子思想的重要方面,他主张“安其性命之情”,可以称之为“安命”哲学,其内容包括对语言之“命”的悬置......
-
〓 测字秘牒—卜字
朝宦请余问婚姻,书卜字。余曰:“大贵!非本郡,比年 翁犹高数倍之家,且易成。”宦悦曰:“果在都中议婚,男女 两家亦远隔五百余里,果系大贵。敢求教字理。”余曰:“字 之体,金枝玉叶,一竖为金枝,一点为玉叶,故知其为于金小 姐也。卜字乃外字之边,则不在本郡。可知卜字可上可下,则 其易成可决。”宦叹赏而去。...
-
〓 通往想象的世界
通往想象的世界——读《庄子》论文提要:本文从对想象的分析入手,提出解读《庄子》的另一种方案。问题的讨论依次为:一、通过几部经典的比较,为《庄子》的体裁定位;二、把《庄子》文章“章法散漫”的现象,同想象的逻辑联系起来;三、对《庄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类型分析;四、揭示对另外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同建构世界的大道理的对立;五、......
-
〓 我国内地主要道观和道士们的生活(3)
十方丛林的道士,每天五更起床,称为“开静”,整齐衣冠,洒扫殿堂庭院之后,便齐集殿内念诵早坛功课经。早坛功课后入斋堂用早膳,然后根据各自的执事和安排(去值殿,接待香客等)去工作。晚上还要集体念诵晚坛功课经,起更时止静就寝。宫观中以敲钟、击鼓、打云板为道士日常生活的号令。例如北京白云观道士都须作早坛功课经和晚坛功课经,道士......
-
〓 道与仁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他们创立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于这些思想,学界更多地是注意到了两者的差异,而对其统一性认识得并不深入。我们从道德和仁爱这两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入手,看一看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统一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的涵......
-
〓 道家思想与当代心理治疗理论
摘要:道家的心理自卫思想与当代心理治疗学的相关性可从四个方面来看:1.自知自胜,提高自我意识;2.洞明世事,认识规律;3.知足知止,调整期望值;4.宁静、恬淡,调整心态。 关键词:道家思想 心理自卫 人格调整道家思想中的道家哲学历来被认为玄妙莫测,道家的人生观、政治观也常常被批判为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然而,道家的思想......
-
〓 《老子》“恒道”论要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西化之误,这一任务虽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完成,反而步入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设定的理路。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承诺推定法为哲学方法论,推定了中国的哲学是形而中论,并且以《周易》作为儒学哲学的主体形式,使孔子的思想在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解读。那......
-
〓 玉皇经—天真护持品第四
尔时昊天上帝,闻说经法,从座而起,长跪帝前,白言玉 帝,愿为大众及诸人天持是经人,说利益事。尔时玉皇尊帝与 方便意,开利益门,宣玉匮科,传灵宝法,告于昊天上帝言: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受持功德。扶危拔苦,利益存亡,神妙 之事。”众真稽首,俱发声言:“第子等今日幸闻湛然常住之 法,莫不上福三界诸天,下消三涂毒害。惟愿慈悲......
-
〓 测字秘牒—飒字
一人以飒字差别行人,余曰:“风前立见,朝暮当来。” 复一人亦指飒字问行人,余曰:“人不能来,去几时了?”其 人曰:“系逃亡去,一载矣。”余曰:“内犯玄武,外带勾陈, 安得能来?交辛月当在,有意无意中得信也。”又一人仍复将 飒字问行人,余曰:“三天后至。”于是旁人问曰:“行人是 甚亲?”其人曰:“伙计,往南京置货。”旁人......
-
〓 术数学的流传(5)
十三、测字 将汉字笔画、字形、字义分开论证,以占断人事吉凶之术,称测字,又称相字、拆字。此术以求占者偶然一念所得之字而求占断,占者据字形、字意联想推理而决疑。相传邵雍精于测字,而后有谢石、朱安国、汪龙、胡宏、张九万、何中立、马守愚、范时行、沈衡章等人,皆精于此术。测字法有装头、接脚、穿心、包笼、破解、添笔、减笔、对关......
-
〓 论老子之学术归止
【提 要】中国古代的学说大抵都是致用的,诸子百家无论其学说在“哲学”或说“为道”方面建树多高,也必有其社会政治归止。但是由“哲学”或说“为道”的学术原则方面看,老子的政治主张又是由其“哲学”或说“道论”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包括其社会政治主张的矛盾与分歧,也是由其“哲学”或说“道论”中合乎逻辑地产生的。概括地说老子的......
-
〓 神仙家渊源考
内容提要:战国、秦汉的神仙家有驳杂的渊源。大致可以分三方面:道家的真人思想;上古医术和养生思想,杂祀、巫术和数术。此外,神仙家的服食、导引、炼丹等实践富有不同于其渊源的特点,它们是后来道教的渊源。 关键词:神仙家、真人、数术、服食、导引、炼丹、巫术 神仙家是战国以来直到秦、汉一直活跃的群体,它在当时十分兴盛,秦皇汉武......
-
〓 【解经闲谭】(1)
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说到《老子》,一般的人耳熟能详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且一讲《老子》就习惯说《道德经》,就要从"道可道 "开始。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老子》,却是另一付模样,它一开篇不是"道可道",而是"上德不德"。完全颠覆了今天看到的通行本《老子》 "先道后德"的......
-
〓 测字秘牒—门字
一人书门字问病,余曰:“死矣!尚何问焉?”问字理, 答曰:“门字之形,乃日有余、月不足耳。”其人曰:“女病 也。”余曰“必死!”阅十四日验。...
-
〓 服饵、美容和食疗(4)
食盐味咸,入肾经,为除热润下之品。食醋味酸,性收敛,可散瘀解毒,下气消食。雪梨味甘性寒,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香蕉味甘性寒,有润肺肠、通血脉、填精髓之效。萝卜能消胀顺气;芹菜可健神止嗽。赤小豆可消肿解毒、清热止泻;红薯可补虚强肾,健脾强身。《隋书·经籍志》载有《神仙服食经》、《杂仙饵方》、《服食诸杂方》、《老子禁食经》......
-
〓 楚简《老子》牵出历史谜团 道家的老子究竟是谁
《老子》与《周易》中的老易辩证法,是传统的中国哲学的结晶,是中国智慧的核心。但是,《老子》书同周易一样难读。甚至连老子为何许人?《老子》作者又是谁?老子的籍贯何处?老子生于哪一年,享年几何等等,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莫衷一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两种佚籍,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县郭店村......
-
〓 道教南宗老学中的心性超越理论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对宋元时期道教南宗的代表人物张伯端、白玉蟾、李道纯等的老学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他们把内丹心性与《老子》之道论互相贯通,借《老子》而发挥道教性命之学,此种解释不仅反映了宋元老学新的时代特点,而且使我们了解到南宗对内丹理论的独特贡献以及宋元道教哲学在义理上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