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钱钟书的法学功底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学术昆仑”,也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其实,他对文史哲以外的学问,也有广泛涉猎。比如法学,仅从《围城》一书,就可看出,钱钟书对法学知识的了解并不肤浅。钱钟书的岳父杨荫杭还是著名法学家。 钱钟书对法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小说所写时代的法治概况都很熟悉。他对一些法律事实和术语信手拈来,他在《围城》中写道:......
-
〓 傅斯年
摘要:人曰孟真“毁誉参半”而余以为甚为不当,孟真之弊在政治,而其实乃文人,故以政务得失评文人之毁誉可邪?如以僧家之道论屠户之善恶可邪?况古今文士,能政务及学术者几何?由此观之,孟真失于政务而于学术,犹史学、文学,为领袖之人物而吾辈宜尊之。明星查查,亦有其暇;日月昭昭,未见其糙,恒宇之宙尚不能完,今人何以求全而责备?苍莽......
-
〓 “大历十才子”如何避暑
“小暑大暑,非蒸即煮。”对于今天的我们,度过炎热的盛夏不成问题。可是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都城长安,盛夏的日子不好过。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表明: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四个温暖期,其中,唐代就是最热的时期。那时的长安,夏季异常炎热。杜甫写过“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
-
〓 曹雪芹的胖瘦问题:红学微读系列(其一)
吃鸡蛋,到底该不该惦念着下这个蛋的那只老母鸡的模样?一般的鸡蛋也就算了,不值当,麻烦且无聊。但如果鸡蛋特别特别的好,好到国人持续围观、不停点赞,那就有一点必要了!曹雪芹彩塑像,据说由曹雪芹的弟子关德荣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制作。“莫言来了!”2013年的8月,北京顺义新国展,置身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会场。人多,也不......
-
〓 周汝昌与顾随《苏辛词说》的故事
顾随,周汝昌的老师。 《苏辛词说》,顾随讲授艺术的自家撰为文字的一种具有浓厚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著作;《苏辛词说》是《稼轩词说》与《东坡词说》的合称,两部《词说》,本系姊妹为篇,同时相继,一气呵成,弥足珍贵。 1940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这年的秋天,深感家园沦亡之大痛的青年学子周汝昌,考......
-
〓 “读书人的淡定和自持”——格非眼中的钱谷融先生
钱谷融与铁凝(左)在第九次作代会上。杨扬摄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师从钱谷融先生,是其关门弟子之一,著有《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褐色鸟群》等作品。2015年,他的作品“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格非第一次上课,是在钱先生家里。先生给每个人泡了茶,端上来曲奇饼干,弟子们......
-
〓 东方理学宗祖 淑世儒林楷模——郑梦周与韩国性理学
在韩国儒学史上,几乎众口一词地尊奉郑梦周(字达可,号圃隐,1337—1392)为东方理学之宗祖。然而,事实上,东国之知有程朱性理学,并非始于郑梦周,而且,与圃隐先生同时探究、传授性理学、传世著述大大富于圃隐先生的著名学者也大有人在。那么,为什么人们却专尊圃隐先生为东方理学之宗祖呢?我认为,这是与高丽时代儒学的一般特性,......
-
〓 北大校长斥敌奸
众所周知,北大是中国的文化干城,其表现牵动甚广,影响不可小觑。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无须反复权衡,也十分清楚北大校长蒋梦麟的价值,若能够拉拢他,建立“深厚的友谊”,就不难收获攻心为上的奇效。然而蒋梦麟对日方暗送的“秋波”和明示的“美意”均无动于衷。一位日本学者跑到北大来,眉飞色舞地畅谈中日文化关系,蒋梦麟却......
-
〓 智海观澜:小和尚吟诗救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争夺天下,与陈友谅在江西鄱阳湖大战十八年。陈友谅出身渔民,英勇善战,在一次战役中,把朱元璋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朱元璋抛下残兵败将,慌不择路,只身逃至一深山老林,突见前面有一古寺,急奔前去。一小和尚正在门前扫地,见朱元璋狼狈而至,便询问:“请问将军尊姓大名?如此匆匆而来,有何贵干?”太祖遭遇惨......
-
〓 大家·同心同行·杨东莼:从新青年到燃灯者
杨东莼(1900—1979),湖南醴陵人。历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华中师范学院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人类的历史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独特印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固有使命。回望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发展奋......
-
〓 辜鸿铭与“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事件”始末
●辜鸿铭在世时,以其怪诞的外表和奇异的言行搏尽了世人的眼球,成为一道可以与紫禁城相媲美的“文化景观”,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关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只有胡适和林语堂两人。1939年,胡适率先获得提名。胡适的提名者为瑞典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瑞典文学院成员斯文赫定。●辜鸿铭的译文和著作在西方......
-
〓 月下传来万枝灯——黄宝生先生的梵学人生
1960年高考发榜前夕,黄宝生先生写了一首无题小诗。诗的第一句是“今夜,我的心激荡”。第二天,他如愿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着一颗激荡的心,黄先生走上梵学之路。怀着一颗激荡的心,黄先生在梵学路上走过一个甲子。 六十年在人类历史中只是短暂一瞬,然而对于一位学者来说则是最为黄金的年华——从舞象之年到桑榆之年。六......
-
〓 文蔚:大笔如椽风雅颂
《空山新雨后》(2014) 北京,国贸三期,繁华落地,一团喧嚣蒸腾。画家文蔚站在“静清文苑”,工作室窗外,日暮薄薄。一屋书画,满室茶香。 “墙外是半城风景,内里是千秋韵味。”文蔚说,她的眼里、手上、心中,没有“墙”的束缚,唯有高山流水,一派自然。 笔墨丹青中的古典山水,是中国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哲......
-
〓 追思·庄奴: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庄奴 资料图片《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见炊烟》《冬天里的一把火》……很难相信,这些风靡中国数十年、影响几代人的歌曲,竟然都出自一位词作家的笔下。然而就在11日6时,庄奴,这位曾与乔羽、黄霑并称“词坛三杰”,且火遍两岸三地的词坛泰斗,于95岁高龄在重庆辞世。“庄奴不仅是台湾地区流行音乐界的一面旗帜,也是整个华语流行音乐......
-
〓 走近文艺家·马萧林:让文物“下凡”,游走人间
他曾参与《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制作,开发“考古盲盒”。作为河南博物院院长,他对如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群众对考古和文物始终保持“神秘仰望”的姿态肯定不行,必须让文物“下凡”,游走人间,让文物“说话”,多些人间烟火气。从《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相继出圈,到博物馆文创产品“考古盲盒......
-
〓 大师的花木情缘
梅花蝴蝶 齐白石作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居栽满梅花,他将画室取名为“百梅书屋”。齐白石很喜欢画梅花,但他很少像一般文人画家那样,以梅花寓意冷艳高洁、孤清傲寒。其画梅诗曰:“齿摇不识孤山月,每对梅花汗满颜。”意思说,他到老也和隐于孤山号称“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不同。齐白石年轻时曾典租过一个祠堂,房屋周围种满了梅树,他称......
-
〓 速写两会人物·樊锦诗委员:谈起敦煌就来精神
见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委员时,她稍显疲惫,白发也比上次见面时多了些。 “最近身体不太好,很多事情忙不过来。”但一谈起敦煌莫高窟,谈起文物保护,樊锦诗又来了精神头。 最近,有几件事让樊锦诗深有感触。 第一件,今年年初,媒体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文中提及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
〓 陈舜臣,日本文坛上的杰出华人作家
陈舜臣 赵和平画 1月17日,对于日本神户的人们而言是个特别的纪念日。20年前的那一天发生了7.3级的阪神淡路大地震。而就在几天之后的21日,作家陈舜臣(1924—2015)在神户去世了,享年90岁。他去世的时刻——凌晨5点46分,正好是20年前那场地震发生的时刻。 在日本,年轻人到20岁就标志着正式成人。......
-
〓 赵元任为什么写“施氏食狮史”
2014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的《雅趣》专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漫话绕口文”。其中引述了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编撰的短文:《施氏食狮史》。作者以为,那是一段绕口令。这使我感到,应该写一篇短文,让人们了解赵元任先生之所以要写这篇同音“故事”的真正意图,以免误会和不确切的说法继续连绵。 关......
-
〓 关于祖父钱宾四的回忆——摘自钱婉约著《梅樱短笺》
作者祖母张一贯与孙儿们 在我当时的心目中,祖父钱穆(字宾四)就像是一座遥远的山,朦胧神秘看不清,阴云之下,黑魆魆的山影若有若无、时隐时现。后来,那座远方的山,因为阴云的渐渐消散,逐渐清晰起来。那逐渐清晰起来的大山,开始放出光来。熠熠的光辉,照耀的不仅仅是我,还包括一些像我一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较早地阅读了他著作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