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韵新咏:重阳说
九月初九,金风送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者,双九重叠之谓也。上古先贤,道法阴阳;仰则观于天象,俯则察于四方;穷数理之机奥,窥大化之微茫。以二、四、六、八、十为阴,一、三、五、七、九为阳,九则阳数之尊也。《易》云:“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故曰“重阳”。重阳一词,出自屈原。其《远游》歌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
-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新故宫人的故宫情缘
讲述人:王旭东(故宫博物院第七任院长)做梦也不会想到,在戈壁沙漠环绕的敦煌守护莫高窟28年后,中央把我调到了京城的故宫,从一位“莫高窟人”变成了“故宫人”。2019年4月8日,我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历程。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不时地追忆,究竟与故宫有哪些缘分?我这样......
-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近年来,许多形式新颖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兴起:颇具新意的时尚实体书店、精致的艺术品博物馆、设计感极强的艺术园区……这些地标式的文化空间,多位于主干道旁边或繁华的商业区,构成了城市的“面子”。可在背街小巷深处和很多老旧小区里,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文化空......
-
〓 文化评析:关注国外教材中的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我国赢得国际声誉,打破少数西方国家恶意制造的“中国威胁论”,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关注国外媒体声音之外,我们还应关注一种更深层的中国叙事,这就是国外主流教学书籍中关于中国的描述。通过对英、法、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历史教材的调研可以发现,当前部分国家的历史与地理教材仍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视......
-
〓 光明时评:“四有”好老师怎样练成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专门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这一精辟凝练的表述,丰富了“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为“四有”......
-
〓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宋代女性服饰不再如唐代那般艳丽奢华,而是追求自然质朴、恬静淡雅、婉约内敛的风格,彰显高雅之品味,细腻之品质。形韵:于曲线中求纤细之美 宋代女性含蓄婉约,审......
-
〓 《非遗里的中国》:用非遗文化点亮现代生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还原绝技、创新秀演等方式,生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成为以非遗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创新实践。 节目用每集90分钟的体量对各地的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在内容设置上或个案深描,或群像扫描,从各类手工艺到美食、茶艺、戏曲、杂技......
-
〓 中国马画之审美
马于农耕,名列“六畜”,替人劳作,亦供坐骑。马性刚烈,驰骋征战。老马识途,为人引路。古人喜马,《诗经》中就有21首诗中含有“马”。 马自古就是奋发威猛的象征。汉武帝得到乌孙马和大宛汗血马后,非常兴奋,挥笔写下了两首气势浩荡的《天马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追念征战四方的战马,刻写了“昭陵六骏”。“六骏”工笔线描的技......
-
〓 孙昌武:追念学界友人王学泰
久矣想写写王学泰(1942-2018),一位卓越的史学家、文学家,优秀的散文家。作为学者,他自诩“半生坎坷嗜读书”,才华横溢,著述颇丰,新见迭出。作为文学家,他见多识广,人世百态,描摹入微。读他的文字,总是赞叹不已。近年他的名字和著作已渐趋湮没。笔者忝为友好、知交,如今抒写感怀,郑重介绍他的为人和著述,亦表达无限悼念和......
-
〓 文艺观潮:影视剧里的节庆文化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刚过去,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思考节日与影像的关系别有一番滋味。所谓节日,就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节日文化从岁月长河中流淌而来,带着丰富的内涵意蕴。人们用年复一年的热烈庆祝与真诚纪念,构筑起牢固的情感纽带和价值认同。......
-
〓 光明论坛·温故:为政以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对此,报告中列举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明观念。其中,“为政以德”蕴......
-
〓 非遗在我 执此一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古老的中华大地与山川的气息,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发展。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和奉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天然的热爱,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最终有所成就。对他们来说,只要生命在,传承就不能停......
-
〓 文创产品如何破解同质化问题
随着文旅市场的强劲复苏,近期,作为景区标配的文创产品也迎来了消费热潮。 优秀的文创产品是广大人民群众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打造旅游消费新领域、传播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文旅融合背景下,景区文创产品不但是景区营收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景区品牌、价值和口碑的最佳途径之......
-
〓 光明时评:文化内涵才是“网红城市”生命力
近年来,经过社交媒体的推动,“网红城市”已经成为引领城市文化旅游的风向标。除了那些久负盛名的旅游热门城市,一些曾经并不以文旅著称的二、三线城市凭借独特个性引爆社交媒体,在流量加持下,吸引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慕名前往,一个又一个非典型的文旅“网红城市”受到广泛青睐。 比如以烧烤出圈的山东淄博,因其小炉小饼小葱的“烟火气......
-
〓 一线讲述:选了这一行,越做越热爱
修复古陶瓷,我属于“半路出家”。1966年从部队复员后,我被分配到南京博物院工作。当时,院里正好要恢复陈列,可搞文物保护的人很少,院里就请来了一位做文字复制的老先生。我跟着他学习,越做越感兴趣,后来就专门修文物,这一干,转眼50多年过去了。 修复古陶瓷要经过观察、清洗、拼对、粘接、补配、修整、作釉、补绘等多道工序......
-
〓 桂子山上永不消逝的身影
【故人情】 邢福义老师住在武汉桂子山北区,我也住在北区。在桂子山的桂北路上,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 几年前,每天傍晚5点钟吃完晚饭,邢老师会准时到华中师范大学校园里散步。我们相遇时,都会拉着手说一会儿话,一般不谈学问,他有时会问起学校、学院的一些事。近几年他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在阿姨的陪同下出来走走。从去年开始......
-
〓 艺术乡建:扮靓乡村颜值 擦亮乡土底色
小山村变成“大画布”,深山里建起艺术院落……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艺术气息浓厚的村子,“艺术”与“乡建”在这些村子双向奔赴、无缝衔接,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艺术乡建是对文脉的延续,也是对乡土文化的深耕,是地域美学的艺术转化,也是文艺人民性的内涵呈现。 半个多世纪前,浙江衢州柯城余东村的几位爱好画画......
-
〓 光明论坛·温故: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 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
2022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援引古语“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向全党再次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语出春秋时期管仲所著《管子》“版法解”,原......
-
〓 让古籍“乘”上浩荡春风
【笃行不怠 不负人民】 “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繁荣中国学术……”近年来,无论是伏案研究,还是踏访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期待,总是萦绕在我们心间。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我们读了又读、学了又学,成为这些年来我们工作的基本遵循。 通古今变化,一个何其宏大的命......
-
〓 滚滚长江 悠悠文脉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深沉而宏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巨人。长江也是一条具有永不衰竭的航运能力的黄金水道,因其一水之便,一代代诗人和作家行走于江水之上,以诗词和华章沿途点亮这道大江,让它放射出万古不灭的奇光异彩。浩浩的江水流淌的是诗词和散文,流淌的是文学,流淌的是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江上第一个文学巨子 春秋时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