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创意产品如何才能长红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创意是文创产品的魅力所在。游客在景区除了体验旅游乐趣之外,对景区文化内涵和文化体验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文创产品则是除了宣传资料外,当下最火的宣传方式。文创产品的颜值、内涵、生命力、影响力都在持续......
-
〓 乞巧文化的流变与发展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从汉代开始,在农历七月初七到来之际,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就会在庭院内一同穿针引线、制作小物、培育巧芽、歌唱童谣、摆上瓜果、乞求智巧,这一过程称为“乞巧”。各朝各地风俗不一,丰富有趣。如今,虽然七夕节庆内容更为人所知的是里面的爱情成分,但是乞巧风俗在有些地方也被流传下来,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
〓 汉唐敦煌的泉传说
任何地方风物传说的出现,都与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以及民众共同的心理愿望密切相关。敦煌地区处于亚洲腹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敦煌汉简就有“悬泉地热,多风,涂丘干燥,毋急其湿也”的记载。汉唐时期产生并流传于敦煌地区的悬泉(贰师泉)、龙勒泉、龙堆泉以及玉女泉等传说,就是敦煌民众渴望水的心理愿望的体现。金天麟说......
-
〓 新闻随笔:大学老师执教中学何以引来热议
一位发表过20余篇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类索引)论文、曾主持过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硕士生导师、大学副教授执教中学,此事经由媒体报道引起热议。无独有偶,同样因“跳槽”到中学而引发关注的还有深圳中学的一位助理教授。这名曾经留学美国多年的助理教授于2......
-
〓 数字化保护能让文化遗产永葆青春
为期一年的甘肃张掖市山丹县硖口古城三维数字化保护项目正在当地进行。山丹县文物局局长张雳5月3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该项目对古城遗址进行数字化还原,古城周边的汉明长城也得到虚拟再现,为当地长城数字化数据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奠定基础(中国新闻网2021年6月1日)。自2005年,延庆区率先在北京市范围内启动了长城保护行......
-
〓 解开粽叶,就解开了诗和远方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最具文化气息的当属端午节。当春天的气息一扫而空,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意华章,展开了一幅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端午风俗长卷。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
-
〓 许明龙:痛悼何兆武先生
惊悉何兆武先生仙逝,禁不住悲从中来。这些天正想着待疫情进一步缓解,暑热来到之前去清华探望他。粗略一算,已经有四年多没见到他了。最后一次见他是2016年9月7日,他因病住在清华长庚医院,与我家天通苑西三区只隔着一条马路。沈定平打来电话,我闻讯之后立马跑去探望,依照惯例空着双手,没带任何礼物。他依然是那副弥勒佛的笑脸,说是......
-
〓 春江花月夜
大唐贞观十八年,张若虚在扬州出生。七世纪的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气势恢弘的伟大时代,也是帝王将相们建功立业的黄金岁月。唐太宗李世民开疆拓土,使中国威势空前强大,版图直达葱岭以西。大唐开国之初的文治武功并进,使得那些随唐王朝从烽火战场上走来的赫赫战将们荣耀无比。威武雄壮的军乐,声韵慷慨,闻之使人激情澎湃。大量的边塞诗,描绘......
-
〓 汪曾祺与“游于艺”
“上帝”死后,西方社会陷入了精神危机。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替代之物,其中一个方案就是用艺术代替上帝,用审美代替信仰。随着机械复制时代和影像时代的到来,这个愿望似乎已经实现了:一页说明书的背景,一本书的封面,一件商品的包装,一块面料上设计,大街上的设施,商场里的装饰……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被艺术品充塞,这个审美世界在为大众......
-
〓 阅读就是点亮一盏灯
所有的生命,在种子阶段的时候,已经为未来做好一切准备。它们需要的就是阳光、雨露、肥料。孩子们的成长也是这样。作为教师,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给他们阳光、雨露和肥料。广义上来讲,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一种点燃——点燃他们身上的火种;也是一种唤醒——唤醒他们沉睡的灵感。阅读就是阳光、雨露,阅读就是点燃一把火,点亮一盏灯。孩子......
-
〓 为何会“买书人嫌贵,出版人嫌低”
随着世界读书日的落幕,新一波轰轰烈烈的图书大促销也告一段落。吐槽书价太高的声音不少,且多为买书人;也有不少图书出版人认为现在书价偏低,已成为束缚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图书价格是出版业与读者之间最为直接而敏感的交叉点和矛盾点。目前中国图书的价格究竟高还是低,是否合理?书价是否反映了图书的真实价值?读书日的喧嚣过后,有......
-
〓 书展的初心和力量——写于法兰克福书展宣告重启之际
编者按:3月,北京图书订货会重启之际,法兰克福书展也发布官方通告,宣布2021年法兰克福书展,将于10月20日至24日线下重现。资深出版人韩建民曾多次到过法兰克福书展,也曾在此取得丰硕的出版成果,拥有属于出版人的难忘回忆。本文中,呈现出的是书与人,跨越国界的书友相知、文化相融的动人细节与故事。世界文化交流不会止......
-
〓 铭记历史 书写新篇
不觉间,春分过,清明至。这一天,我们重启相聚与分别的个人思考或体验。这一天,我们也共享同一个时间共识和集体记忆。我们共同缅怀那些在民族复兴追光路上牺牲的先烈,共同追忆那些标注了民族前进历程的重要时刻。时间或许可以抚平一些哀痛,但有些记忆并不会随风飘散。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华民族由黑暗驶向光明的关键渡口,那些觉醒者们如何用......
-
〓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诗词为生活赋能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璨若星河的篇章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代代流淌。当下我们要传承经典,便不能仅束之于高阁、诵之于课堂,而是要让古老文字通过不断运用再次融入时代生活,为一代代人提供不间断的文学滋养及文化支撑。正在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做出大胆尝试,突破诗词类节目止于背诵......
-
〓 祝晓风:沈公的幸福
2021年1月10日。清晨,一位爱书、爱美食的老人在睡梦中安然辞世。他曾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份儿温情,还有笑声和智慧之光。上午快11点,沈公昌文先生仙逝的消息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这个消息,是这天出版界、文化界的主题,相信也会成为2021年业界的重要话题之一。这篇小文既然是应《中华读书报》之邀而写的,还是从《中华读书报》......
-
〓 文化评析:《水浒传》海外翻拍能否跨越文化之河
《水浒传》要被翻拍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流媒体平台奈飞(Netflix)宣布投资拍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电影版《水浒传》将由日本导演执导,编剧同样非中国人。消息一出,在舆论场激起不小的水花。不少人联想到今年上映的另一部好莱坞影片《花木兰》,其所体现出的西方文本对于中国传统的巨大误解和影片本身的失利,至今仍......
-
〓 百岁哲人最后的生命光彩——纪念张世英先生
2020年8月13日下午,老友张晓崧发来微信说:“今天老父的精神状态不错,正好出版社送来再版的新书,抓紧给忠明兄题了字。老父半个多月拿不了笔了,写了两本就写不动了。”没隔几日,我即取来《我的思想家园》一书,很感动,但从张老题签的字迹中似可辨识出力有不逮,未及同年6月赠我《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时题字之苍劲、规整。......
-
〓 你不知道的紫禁城:乾清宫前的大石墩是什么
乾清宫大殿前有两个孤零零的汉白玉大石墩,分别放在中心甬道两旁,有一定的高度,一般人要稍稍踮一下脚才能看到里头。石墩中心是个圆坑,套着生锈的铜套筒。石墩外面没有说明牌,它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其实,它本来是很喜庆的东西,过年用的。清宫里年节气氛浓厚,要举办书福颁赐、写春联、坤宁宫吃肉、打鬼、上灯等许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活......
-
〓 努力加餐饭
夜里没有心情读计划中的书,随手翻开《古诗十九首》,看看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句子,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感触。翻到《行行重行行》,读到最后“努力加餐饭”时,眼睛忽然就湿润了。这样简单的几个字,让我在一瞬间想起了许多。那是我以前不曾在意的简单句子。而此时,这几个字却击中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十几岁时,我离家外出读书,父亲送我到......
-
〓 北京的银杏
从前,如果有人让你谈对北京秋色的感受,恐怕你会毫不迟疑地说到红叶,香山红叶是北京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色彩。是的,古往今来,面对北京的秋色,文人墨客诗情难抑,动情吟唱,留下了多少描写香山红叶的诗篇。细细说来,最早写香山红叶的恐怕要数金代诗人周昂,“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香山》)脍炙人口。此后,佳作代代迭出,香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