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惜字律二种
光绪十三年坊刻本,竹纸1册又光绪十年坊刻本,竹纸1册“敬惜”字纸,也就是带字的纸,在我国有很久的传统。所谓“惜字律”,就是劝人“敬惜”字纸的善书。惜字律有不止一种传本,但我所见到的每一种的首要内容都是所谓“《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帝君是民间信奉的一尊神祗,它本身的来历实颇为可疑。“文昌”本来是北斗之上六星的合称,名为......
-
〓 上衣下裳
明朝地罗朝服上衣明朝地罗朝服下裳上衣下裳即上体之衣和下体之裳的合称。中国历代服式虽繁复多样,但基本形制只有两种:一为上衣下裳制,一为衣裳连属制。上古时期,服装大多分成两截,上体所著者称“衣”,下体所著者称“裳”。《释名?释衣服》曰:“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衣为前开式,......
-
〓 书法,让人走向至高境界
习练书法时,要严格遵循书写姿势和执笔要求,姿势不正,执笔无法,就不能挥毫运墨,应手得心。做人就如同这遵循书写姿势和执笔要求,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这规矩就是我们现实中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有规有矩,才能成方成圆,才能使个体得以自由发展。书法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避让”与“呼应”也潜在地引导我们的为人处世。“避让”是自主意......
-
〓 宋代女子妆容
宋代妆容简洁朴素,所以对宋代的妆容介绍就要少于唐代多了,没有了唐代繁荣奢华,丰富多彩,有的只是自然美了。宋代妇女讲究眉式,佩戴耳环,不论皇后还是宫女,常把眉画成宽阔的月形,然后在月眉的一端(或上或下)用笔晕染,由深及浅,向外散开,别有风韵。宋代妇女的耳环,有的用金丝打制成“S”型,一端作尖状,一端成薄片,在薄片上浮雕花......
-
〓 班固《弈旨》
班固(32—92),字孟坚,抉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一般人都知道班固修《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棋艺家。他所写的《弈旨》,是我国围棋史上系统论述围棋意义和作用的第一篇重要文章,文章开头说:大冠言博既终,或进而问之曰:“孔子称有博弈,今博行于世,而弈独绝,博义既弘,......
-
〓 魏晋南北朝的男服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对当时的服饰潮流曾做过这样的描写“自从西晋末年的战乱以来,衣服鞋帽的式样经常变换,没有常规,忽长忽短,时宽时窄,有时风行粗大高昂,有时风行低小精细。人们追随着时尚,争着去效仿新的式样。”这段描写不难让我们看出“褒衣博带”并不是当时唯一的流行服饰款式,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服装。由于......
-
〓 唐代胡服
唐朝诸多新颖的服饰中,胡服是影响最为巨大的一种。胡服,指胡人所穿的衣服,即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上称北方的民族为“胡”)的服装,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多穿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活动方便,史称“胡服”。在唐代,胡服之所以流行,很大原因可能是与当时胡舞的流行有关。唐代的胡舞很受欢迎,据说......
-
〓 魏晋南北朝的女服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遗风,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点,款式多为上俭下丰,宽博成了这一时期女装的明显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衣裙有不少的新式样,新奇诱人是当时的时髦风尚。南朝女装已经从深衣制度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贴近人性。女装虽然还是由襦衫和长裙组成,但已经不再合为一体,而是各成体系。当时女装上衣逐渐变短,衣身变得细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