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激活戏曲文化精神 萃取中华审美精华——央视《戏韵家国情》欣赏后记
近日,央视戏曲频道《空中剧院》精心策划了《戏韵家国情》系列节目,在上千场精彩演出中,萃取了中华戏曲中很有现实意义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通过“文化访谈+戏曲视频+现场演出”的节目形式,弘扬了传统戏曲艺术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展示了当下戏曲文化在新题材、新人物创造中焕发的新风采、新气象,令人印象深刻。 《戏韵家国情》以......
-
〓 兰花十里照春水
兰溪是一个盛产兰花的地方。有一条江叫兰江,有一座山叫兰阴山。因为多兰草,所以“山以兰名,溪以兰名,邑亦以兰名”,光听这些名字,都会觉得这儿的空气里整日飘着兰香。 兰阴山又称横山,就是郁达夫小说《出奔》里多次提到的那座山,文中有个情节写主人公钱时英邀请董婉珍上横山赏雪景,见到了一幅“最丰华也没有的江南的雪景”。兰阴......
-
〓 专家笔谈: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走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就是说,不能跟在其他国家后边亦步亦趋,而是应该自信自强......
-
〓 光明论坛·温故: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在谈到“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指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借鉴人......
-
〓 戏画的前世今生
梅兰芳先生把表现戏曲内容的画作称为“戏曲画”,简称“戏画”。戏画是伴随着戏曲艺术产生的特色鲜明的绘画艺术。“戏画”在满足人们“娱情”“畅神”需求的同时,亦蕴含着社会风尚、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等丰富的人文信息。 清代宫廷画师的“清宫戏画”,原本是演出范本,有直接的实用目的,但戏画还有其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通常,在人们......
-
〓 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诗词价值观
要创作出优秀的诗词作品,发挥好诗词在新时代应有的作用,诗人就要端正诗词价值观。 所谓诗词价值观,就是关于诗词有没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看法。对诗词价值的判断,人们通常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看诗词本身的品质,二是看诗词对社会生活的用处。 判断诗词的品质,就是看诗词好不好。这是关于诗词文本价值的判断。例如,诗词是美......
-
〓 《天工苏作》:古韵匠心成就江南艺术
关注非遗文化的记录与传播,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前段时间,由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和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非遗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上映,受到了各界观众的广泛好评。该片还“扬帆出海”,登陆北美,首轮在纽约、旧金......
-
〓 中国古代彩礼漫谈
彩礼在古代称为聘(娉)礼或聘财,是婚约缔结的证明要件之一。从西周时期始,关于婚姻的缔结便有两个重要的社会规范: 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子·滕文公下》中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从社会风俗来讲,婚姻不遵从父母之命,没有专门媒妁的提亲,是会被整个社会所鄙视的,这样......
-
〓 忆言忆语:文创热潮中的“出圈”与“守正”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界的文创高歌猛进、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精彩连连。产品种类几乎涉及人们吃、穿、用、行、娱等各个领域,在文化消费领域异军突起,引领风骚。 2022年春节前,数字藏品“春潮”乍起。1月26日下午2点,四川博物馆在鲸探App上发售的数字藏品“象首耳兽面纹铜罍”开抢。1万份藏品刚一上线,就被“秒空”了。笔......
-
〓 一线讲述:主题书店,鲜活的文化现场
2019年,第一次来到码字人书店时,就因为“戏剧·诗歌·电影”的主题很符合我的爱好而印象颇深。2021年暑假,我来到码字人书店做兼职。 我的工作包括整理书架、结账、帮会员借书还书、制作一些简单的饮品,等等。第一天上班,准备闭店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竟然还有一个客人。那时已经过了关店时间近二十分钟。他眼睛红得像只兔子......
-
〓 亚运颁奖礼仪服装:图案之叙 技艺之融 东方范式
杭州2022年亚运会要向世界展现杭州的形象,我作为一个杭州人,要给家乡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在最初是感到有些压力的。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画家倾情描绘西湖,赞美西湖十景,我们如何能做出一个新的景观,跟杭州市“从西湖时代走向钱江时代”的理念融合,在服装中体现出来,是很具挑战性的。 我们在前年十月接受了亚运会礼仪服装的设......
-
〓 文化评析:款款奥运情 浓浓中国味
中国元素与现代奥运的激情碰撞、科技赋能下的匠心独运、独具东方美学色彩的审美意象……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虽然已落下帷幕,但“两个奥运”中形象鲜活的中国元素与创意无限的艺术呈现将永远镌刻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中。 饱含传统文化意蕴的中国元素集聚和传递了丰富的奥运情感:团结之情、浪漫之情和友谊之情。奥运精神与人类社......
-
〓 我与商务印书馆的非商务往来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上回去北京参加商务印书馆120周年庆典已经五年。那年我正好60岁,和商务印书馆差了整整一个甲子的时间。因为自小喜爱读书,虽说在中学时代和下乡的两三年内要读到一本好书非常困难,常常是借到手的书第二天就要归还,但商务印书馆的大名在心中却一直神圣异常。后来,“文革”结束,考上了大学,尤其是1980年代在......
-
〓 名家看两会·柳斌杰:用文化凝聚力量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把“建成文化强国”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增智启慧、构筑时代精神。国家还实施了一大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
-
〓 文化评析:用好北京冬奥会的文化遗产
北京冬奥会为世界人民留下了无数精彩、难忘的瞬间,在赛事结束之后回眸,这一届冬奥会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现代奥运会始于1896年,它既是世界各国之间体育、科技、精神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又是人类为推动竞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奥运文化是一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文化形态,体育是奥运文化的外在形式,......
-
〓 文化评析:“花式营销”是提振图书市场的解药吗
电商平台借力潮玩市场的热潮,推出“图书盲盒”;出版机构或亲自下场,或借助网红、大V,开展直播带货,出版业近期出现的一些“花式营销”引人关注。对此,有人点赞是行业突围创新,有人则批评是饮鸩止渴。 其实,图书“花式营销”在中外出版史上早有实践,其中一些做法的影响甚至持续至今。如之前上海出版界出现的“一折八扣”书(书的......
-
〓 吴思敬:怀念诗坛的世纪之树——郑敏
1月3日清晨,当郑敏先生的女弟子章燕告知郑敏先生仙逝的消息,我瞬时惊呆了。郑敏尽管已是百岁老人,但在我印象中她只是年老,而没有大病,以她的身体状态,肯定能再挺几年。然而不幸的消息还是传来了,我陷入了深深的哀思之中。 郑敏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奇迹。从1939年进入西南联大,在冯至先生的引领下写出第一首诗,直到21世......
-
〓 以考古书写命运共同体新篇
近日,三星堆考古、霸陵发现、泉州成功申遗等事件成为年度考古盘点的重大新闻。这些考古新闻基本囊括了过去一年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重点与热点。2021年正值仰韶遗址发掘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这些考古发现也在这个特殊年份让人们更加关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使人们更深刻全面认识了源......
-
〓 文化遗产传播:从“出圈”到“出棚”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国,拥有56项世界遗产,占全球167个国家1100多项世界遗产总数的约5%,还拥有50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上亿件套国有博物馆可移动文物;如果再加上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国有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的文物藏品,中国的文化遗产总量更是惊人的。 作为“文化遗产大国”的中国,......
-
〓 词语咏叹调——唐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长河,兼收并蓄,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厚积薄发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唐诗留下了多少独特的词语,诗性与神韵,情感倏忽来去的瞬间。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