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掬水月在手》:弱德之美与心灵史诗
传记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讲述了96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表现了她在诗词长河中探寻存在意义的轨迹,也彰显了中国一代古典诗词大师的幽美与光华。《掬水月在手》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取景拍摄,导演陈传兴十七次深度拍摄叶嘉莹,又采访了白先勇、席慕蓉、宇文所安等四十多位受访者,拍摄制作历时三年,之前先后在上海国际......
-
〓 关于博物馆文创的几点思考——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文创工作是博物馆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文化价值是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文创产品也是商品,文创研发要符合市场规律•博物馆IP资源只有被社会广泛使用,才能拓展文化影响力近年来,故宫文创受到普遍关注。一个博物馆用几年时间,研发近万种文化产品,造就一系列文化现象,其中奥秘在哪里?运用知名馆藏打造IP,助力产业提升文化内涵,拓展品牌......
-
〓 光明时评:有效呵护每一座抗日烈士墓园
“抗日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连日来,一些地方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英烈。媒体报道,山西绛县对全县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摸排,发现一些革命烈士纪念墓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纪念设施损坏严重。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到遍布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再到......
-
〓 古韵新咏:七夕说
华夏神州,天涵地负,乾坤交泰,化育万物;伏義女娲,合璧连珠,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生息繁衍,人类始祖。故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刚一柔成其妙。七夕者,中华阴阳刚柔和合之道也。回眸远古,先民崇拜自然,观天象而定九方,名星宿以应地物,补人生遗憾于勤勉,寄美好愿望于上苍。望太空,天河之西,星布如梭,一星灿然,晶莹灼灼,若女子纤纤素......
-
〓 西方儿童文学中的兔子
许多动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兔子在很多文化中都是与繁荣、富足和繁育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与嫦娥居住在月亮之上的玉兔,引人无限遐想。数个世纪以来,复活节兔子的故事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 很多儿童文学中都刻画了兔子形象,如艾莉森·乌特利(Alison Uttley)的“小灰兔”(Litt......
-
〓 守望家园: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保护好文物、弘扬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价值,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途径,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新转化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
-
〓 莫砺锋:又到袁安卧雪时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在武汉暴发,很快蔓延全国。南京市也公布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从市政府到街道社区都反复要求大家居家不出以阻断病毒的传播,离我家不远的钟山景区被整体封闭。由于正处寒假,又逢春节,家中像往年一样储备了足够支撑半个月的食物,我便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当《中华读书报》编辑来问我“最近如何安排生活与工作”时......
-
〓 在山里吃茶
【中国故事】 前两日进山,在一个老者家吃茶。听老者说那是大叶虫茶,当即以为,那是虫子喜欢吃的茶叶。但打听过后,情况并非如此。茶叶与虫没有多少关系,却要取这个奇怪的名字,简直摸不着头脑。就以往的经验来讲,山里的茶叶该撑满大半水杯,喝到嘴里,苦得像割掉半条舌头才对。但那天吃的大叶虫茶,也不晓得是开水不够滚,还是泡的时......
-
〓 坐冷板凳、寻找根据地与跨学科训练
今年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学长跟大一刚入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新生交流,分享一些学习经验。我从2002年来到人民大学攻读历史学本科专业,此后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年了。人生超过一半的时间在这一方精致的校园度过,与人大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的开学季和毕业季,大家都会听到很多精彩的致辞。人生的......
-
〓 朱永新:阅读是教育之基
我们努力让专业阅读深入人心、让专业阅读方法耳熟能详,以此提升教育的品质。我们努力推动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是从一个又一个人,到一个又一个家庭、一间又一间教室、一所又一所学校、一座乡村又一座乡村……这一切缓慢而深刻的改变,正是从一本又一本书开始。时代正在改变,教育也在改变,阅读更在改变。以新的方法,推动专业阅读,必然带来更......
-
〓 光明时评:完善法制,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依法惩治和有效防范文物犯罪,切实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安全,是惩治文物犯罪最新指导性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
〓 光明论坛·温故:祸几始作,当杜其萌 疾证方形,当绝其根
2022年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谈到“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时,文章引用了“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这个典故出自南宋提刑何坦的《西畴常言》(又称《西畴老人常言》):“故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讳......
-
〓 文化类节目:渐进、渐悟、渐成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发布,广电总局围绕“领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赓续中华魂”“创新向未来”四个主题,确定了120档广播电视重点节目。其中“赓续中华魂”主题节目聚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展现中华文化......
-
〓 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孕育诗与思——怀念恩师郑敏先生
西方当代思潮与中国古老哲学发生汇通,这对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是一个质的转变,而中国的古老哲学在与西方当代思潮发生碰撞时,也被激发出生命的火花。这是先生中西文化和思想汇通的观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核心点。郑敏先生走了,1月3日,在那个清冷的冬天的早晨,九叶诗人中最后的一片叶子,带着她对诗与思的追寻,对中西文化的渴求......
-
〓 文化评析:读书类短视频能否引流向书籍阅读
不论在什么时代,怎么读书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时下一些读书类短视频盛行,一批读书类IP走红,聚集起数以亿计的粉丝,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此,各界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读书类短视频,形式灵活、趣味性强,节省了冗长的阅读时间,满足了自身的阅读需求,因而对读书类短视频趋之若鹜,坚持打卡,成为“忠粉”。网上,有人呼吁“不要......
-
〓 严格的学者 亲切的长者
8月10日上午,接到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雷先生的高足刘进宝教授发来的消息,朱雷先生去世了,我一时难以接受。20多天前的纪念唐长孺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朱雷先生参加了一天的会,还发了言。从照片上看,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想不到这么快就离世了。近四十年来同朱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和他对兰州大学历史学科的帮助,历历在目,夜不......
-
〓 季羡林之于当今人文学术国际化的意义——纪念季羡林诞辰110周年
在庆祝清华大学校庆110周年之际,我们格外怀念季羡林这位清华大学的杰出校友和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我本人和季羡林先生之于这两校的关系恰恰相反:我是在北大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数年的校友和在清华大学任教二十年的教授。季先生早年留学德国,在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出于对先生的景仰,在1990年赴欧洲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前,特地......
-
〓 汉唐敦煌的泉传说
任何地方风物传说的出现,都与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以及民众共同的心理愿望密切相关。敦煌地区处于亚洲腹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敦煌汉简就有“悬泉地热,多风,涂丘干燥,毋急其湿也”的记载。汉唐时期产生并流传于敦煌地区的悬泉(贰师泉)、龙勒泉、龙堆泉以及玉女泉等传说,就是敦煌民众渴望水的心理愿望的体现。金天麟说......
-
〓 文化评析: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1683年,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标志着现代博物馆的诞生。博物馆发展......
-
〓 光明时评:师资博士后制度改革应提上日程
在某知识分享社区,“该不该做师资博士后”及同类咨询话题,在一个算不上大的群体中持续引发关注和讨论。“天坑”“学术GDP临时工”等比较刺目的评论,与人们印象中博士后头顶光环的判断出入甚大。师资博士后这一并不太为“圈外人”所知的群体境况与困惑由此暴露在公共空间,师资博士后相关的制度设计是否需要完善或矫正,也应同步进入我们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