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大学比较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4—15日在辽宁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们通过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
-
〓 “终身板凳安清冷,半句文章莫放空”: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瑚
在6月10日通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名单中,近代史研究所李瑚研究员荣列其中。得知这一消息,他平静地说:“设置荣誉学部委员称号,是国家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尊重社会科学家劳动的重大举措,对社会、对学术界都是十分有益的事。我已耄耋之年,获此殊荣,对此将终生难忘。”熟知他的为人与学问的同辈晚学,由衷钦佩他在中国近代史,特......
-
〓 历史学家戴逸:毛泽东称我们还靠着乾隆吃饭
戴逸戴逸是江苏常熟人,那个江南小城为当代中国人所广知,缘于阿庆嫂的那句台词“听说新娘子是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戏词自不足论,但这常熟城里辈出文人却是史实,譬如明清之际领袖东南文坛的钱谦益,譬如康熙朝有“画圣”之称的王翚,譬如先在弘德殿行走后在毓庆宫行走、一身而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戴逸——时名戴秉衡就出生在......
-
〓 清华园里忆吴老
吴老仙逝一周年之际,李伯重教授等主编的“清华经济史丛书”[①]即将推出《吴承明文集——经济史:理论与实证》,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清华学长。文集由刘兰兮和吴洪老师汇编,方行先生以耄耋之年亲自审定并作序。主要收录吴老1990年代以来也就是70岁以后的论文,并附吴老与方行先生1982—2004年长达二十多年有关传统经济的讨论通信......
-
〓 陈寅恪有朴素的辩证法吗?
季羡林、周一良等教授常谓陈寅恪有朴素的辩证法。季羡林、周一良等教授常谓陈寅恪有朴素的辩证法。他们所谓的辩证法,实即“唯物辩证法”,意在牵引陈氏以提升其说,而王震邦先生别有所见,认为陈氏实有取于柏拉图的“辩证法”,于论辩之前,先提“假设”,以期在论辩过程中能有一超越、由当下的论题或现实而进入抽象之“理念世界”。汪荣祖《独......
-
〓 理论与方法:近三十年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内容摘要】宋代历史研究领域对理论方法认识的演进,是随着研究者的更新换代不断推进的。当前,在希望学术研究有实质性提高迫切心情的推动下,学界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理论饥渴症”。如果不再过分强调史观的政治倾向性,不妨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去认识“理论”的特性与作用,即它是带有示范作用的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是从他民族历史研究所抽象出......
-
〓 2011年陕西西安秦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秦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5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此次讨论会是历史与考古相结合的一次深入探讨,主要采用大会发言的形式,探讨了秦人的蜀道经营、王后陵规制、圣都制度与都城体系、西畴地望、西部文化风貌、汉初政论所塑造的秦形象、......
-
〓 2012年考古学综述
——2012年终特刊:历史学之四
2012年,是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结合继续夯实中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关注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在域外新知介绍、跨学科研究等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这一年,地下考古、文献资料、海外鲜见资料的发掘与梳理,都较往年有较大增长。这是历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自觉性的体现,说明中国历史学逐渐汇入世界学......
-
〓 述往知来: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述往知来: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年会纪要杨国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武汉大学、三峡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于2012年9月14日—20日在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
-
〓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名誉会长:王洛林 郑学檬 经君健 赵德馨 董志凯顾 问: 陈支平 李伯重 武 力 韩 毅 会 长:刘兰兮副 会 长:陈 锋 陈争平 李 毅 郑有贵秘 书 长:魏明孔副秘书长:车维......
-
〓 访法国著名汉学家魏丕信教授:历史学家必须冷静、客观
【作者简介】陈晓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教师。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法国著名汉学家,1944年生于法国东部城市格莱,1988——1991年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研究主任,1991年至今在法兰西学院任教,执掌中国现代史教席。在40余年的汉学研究生涯中,魏丕信著作甚丰,......
-
〓 吴承明先生与中国经济史论坛——缅怀经济史界的智慧之星
经济史界一颗智慧之星陨落了。2011年7月8日,94岁高龄的吴承明先生离开了我们。吴承明先生无疑是当今中国经济史界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学者。学贯中西,淹通今古,年高德劭,机敏睿智,在经济史园地耕垦不辍,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他的离去在中国经济史学界所留下的空缺,短时期内是难以填补的。吴承明先生和中国经济史论坛有着特殊......
-
〓 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记忆
连连作为强调社会事实和集体意识的涂尔干的学生,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是在“记忆的社会框架”之中讨论个体记忆如何在集体互动中得以塑造,集体如何通过决定其成员记忆的方式来获得并保有记忆。这一社会学的研究路径既被阿斯曼继承又被其发展,作为历史学家,阿斯曼不满足于哈布瓦赫以交往记忆为特点的集体记忆理论,提出了以客观的物质文化符......
-
〓 田昌五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谨此纪念先师逝世十周年
【内容摘要】田昌五先生突破既定理论体系的束缚,探讨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论述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族体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特点,重新论证战国封建说,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历史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寻中国封建社会循环发展的历史规律,重新划分中国历史阶段,提出中国史学新体系,在中国史研究的诸多领域均成一家之言。其思想与方法......
-
〓 史门问学记
——“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四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2我出身农家,虽有幸进入大学攻读历史学本科,但直至毕业还是懵懂未化,竟没有认真读完过一本真正的古籍,更不知学术研究为何物。1987年始入史念海先生门下,学治历史地理学。六年间,史老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指导我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终于使我艰难地跨入农业历......
-
〓 史无定法 识人唯长
——吴承明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在去年那个闷热难熬的八月,几经犹豫后我还是决定应邀撰写关于不久前辞世的吴承明先生的学问人生。尽管此前也为之写过两文[①],还是担心自己因先生离去的悲痛昏昏沉沉,而且时间很紧恐难完成这篇长文,更怕能力学养不逮无法全面、准确地写好先生一生的坎坷光辉与博大精深。不过,好在最终还是按时交了稿......
-
〓 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核心提示】正是由于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所以对黑水城西夏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黑水城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南的荒漠中。其地在汉代属古居延地区,著名的居延汉简就在附近发现。自汉至唐,这里多数时段相继为少数民族统治和经营。宋元以来,为党项、羌、蒙古族控......
-
〓 2009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09年,日本各媒体也报道了发掘者认为是曹操墓发掘的消息。除埋葬者可能是曹操外,三国时代也是日本人感兴趣的时期,很久都未出现这种让人感觉普通日本人也对中国史感兴趣的事情。此外,非历史学专业的人也出版了概述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内的中国史专著,它似乎也表明日本人对这一时期抱有浓厚的兴趣。专门从事中国史研究的研究者应该怎样......
-
〓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记赵俪生师
大约是2007 年岁尾吧,一位年轻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从网上看到, 赵俪生先生在兰州去世了。听后黯然。继而又想,先生高寿,活过了整九十岁,后三十年总算过得舒展自如的日子。比起他的两位山东大学同事: 生于1915年,53 岁死于天津清河劳改农场的吕荧、生于1903 年,69 岁死于济南监狱的华岗,总归命运要好得多。于是也......
-
〓 西方汉学第一人——爱德华·沙畹
【作者简介】戴仁,Jean.Pierre Drege,法国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教授;【译者简介阮洁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邮编:200241)1918年,考狄(Henri Cordier)在为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撰写的讣告中这样评价他——“西方汉学第一人”。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