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由甫与甘泉寺的20年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从五龙山森林公园的景区道路转入前往禾加镇楠林村的小路,入目便是一道叠石而成的围墙。嵌刻在石墙上的一块清乾隆五十三年《募叩修路碑名记》碑,上书“邑之甘泉寺自明宣德建修以来”告知来者,此为初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的甘泉寺,距今已有588年的历史。 石墙后,一片茂盛的楠竹延绵参天,依稀可见甘泉......
-
〓 择善而固执的风骨——追忆何兹全教授
历经百年风雨,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的生命时钟定格在2011年2月15日晚8时17分。追寻他的学术足迹,我们仿佛听到他为钧天大乐般的中国学术奏响的强音。1930年,19岁的何兹全走出齐鲁大地,只身来到北京大学读书。如果说孔孟之风给予他最初的雨露滋润,那么,北大这方沃土则让他的生命之树抽青吐翠。自由的学术空气、丰厚的文化......
-
〓 抗战烽火中的中华文脉:学者钱穆——完成《国史大纲》
老子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文化无形,恰似水之随物化形,遇阻则绕,川流不歇,永无扼绝。钢与火的战祸兵燹中,纸与墨勾织的文化既可以是最柔软最脆弱者,它们所承载的一国之魂魄、一族之精神,却又可以是最刚硬最雄强者。十四年抗战,烽火狼烟,书生向敌即武士,笔墨浴火化刀枪,中华文脉在文人的血泪刻写中、在......
-
〓 走近文艺家·刘子微:京剧艺术创新的弄潮儿
她在京剧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为京剧带来新的色彩和活力,先后两次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水上灯》《母亲》《生活秀》《美丽人生》等。 戴着一对闪闪发光的耳环,时髦的发型让人眼前一亮,说话时带着笑意,声音似铃铛般清脆,浑身散发着一股子爽......
-
〓 传薪授业接文统 论道求真续汗青——缅怀吾师袁良义先生
青年时期的袁良义。资料图片2014年中秋节,作者拜望恩师袁良义(左)。资料图片 2015年7月9日凌晨四时,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资深教授袁良义先生,因患壶腹癌,医治无效,不幸在京逝世,享年87岁。作为关门弟子,永君得先生沾溉尤多,恩同再造;惊闻噩耗,深痛可知。追念先生,不禁泪流;......
-
〓 史金波与西夏学
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的西夏(1038年—1227年),前期与北宋、辽朝对峙,后期与南宋、金朝鼎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由于历史记载缺乏,西夏的很多社会历史不为人所知,一度被称为“神秘的西夏”。 20世纪初,大量西夏文文献在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被发现,西夏学研究从此开启。史金波先生从1962年开始研......
-
〓 “君子坦荡荡”:黄济先生的为人为学
《北师大的先生们》,顾明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黄济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我是先生1994届硕士生和1997届的博士生,毕业后接过先生手中的教鞭,在北师大从事教育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15年1月8日,黄济先生因病......
-
〓 周汝昌与康生会面的前后左右
一、缘起 这个话题,应该追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1953年9月,四川大学流传一条消息:外文系讲师周汝昌出版了一部名为《红楼梦新证》的书。那时年轻教师能够出版学术著作已为罕事,更奇的是,此书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连印三版,引起很大反响。在“地点问题”一章里,作者周汝昌推出曹(雪芹)家老宅应在(北京)护国......
-
〓 寻访李大钊在北京的足迹
五四运动后,以北大学生为核心,少年中国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先后在北京成立,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不久小组又改组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同时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党在北京的早期组织真正建立了起来。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李大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1916年北上办报到1927年慷慨就义,除却出访和避难,......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九一八”事变前夕,山雨欲来,国事蜩螗。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黄节集宋人词句撰成楹帖送给陆宗达:“海棠如醉,又是黄昏,更能消几番风雨;辽鹤归来,都无人管,最可惜一片江山。” ◎陈梦家是闻一多在清华的高足,有名士气。有一次闻一多写一短简给陈梦家,称之为“梦家吾弟”,陈梦家回称闻为“一多吾兄”,闻大怒,把他大训......
-
〓 章开沅:“一生与大学相伴”
章开沅先生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学度过的。在大学这个知识人的特别社区,他有过安慰,也有过遗憾;有过大成就,且有过大承担;而无论身份角色如何变化,他对大学都有着持续的关爱和期待。他于抗战结束之后与大学结缘,一直在大学栖居到生命历程的终了。他的大学情结和大学理想,已经影响并仍影响着社会对大学的认知。战士上大学章开沅祖籍浙......
-
〓 钱中文先生的虚怀若谷——祝贺钱先生90诞辰
认识钱中文先生时,我25岁,时为江苏省大丰县南洋中学初二语文教师;钱先生50岁,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今年是钱先生90岁诞辰,也是我与钱先生结识40年,该好好地回顾、纪念一下。在此,我谨以1981年至1987年钱先生写给我的25封信为据(见《钱中文祁志祥八十年代文艺美学通信》,上海......
-
〓 许渊冲: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许渊冲 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师从钱锺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学术大家。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已出版译著120余本。2010年,继季羡林、杨宪益之后......
-
〓 大家·同心同行·张望:佩公刀代笔,赖以立战功
张望(1916—1992),祖籍广东大埔,生于广东潮安,曾用名致平、克之、张抨,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文艺理论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是“MK木刻研究会”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之一,左翼美术家联盟成员。曾在重庆《新华日报》、育才学校、延安鲁艺、华北联大、东北鲁艺、鲁迅美术学院工作。曾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
-
〓 难忘师恩·方立天:一座高峰——追念老师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1895—1990)现代中国杰出的哲学史家和哲学家。河南南阳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著有《中国哲学史》、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方立天 著名佛教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中国人民大......
-
〓 编外学者孔凡礼
听到中国苏轼学会请他担任顾问,老人点点头说:“担任顾问,不承担具体工作,只是发表意见。”得知一家出版社要为他所做工作支付报酬,老人摇摇头:“不要,做这种事情,我是不要报酬的。”“我很对不起中华书局,承诺中华书局做《三苏》修订,现在书稿找不到了……”“找老郭,多要两部样书……”老人的话语已经有些含糊不清,意思却让刘尚荣听......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胡适曾有书信责备苏雪林在鲁迅逝世后抨击鲁迅事。胡适说: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我们一丝一毫?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在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郑敏是北师大外语系做教授,当年......
-
〓 三位名师在云南
刘文典先生讲课时,常有独到的见解。一次,在西南联大,他讲到旧体诗的创作问题时,突然向学生发问:“你们说,什么是诗?”同学们一时不知如何对答。于是刘先生告诉大家:“诗,就是‘观世音菩萨’。”话音刚落,同学们惊诧不已。关于诗的定义,先生的说法还闻所未闻,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先生的高见。先生笑着说:“写诗,必须观世,即......
-
〓 托举起民族的未来——致敬二○二○年“最美教师”(上)
他们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托举起一个民族的未来。日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2020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扎实学识和人格魅力。张文宏:医者仁心,师者立人“党员冲在最前线,什么是前线?现在就是!”1月底,上海市新冠肺......
-
〓 大家·冯尔康:史料与史学的不懈探寻者
学人小传 冯尔康,1934年生于江苏仪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学术委员,曾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国谱牒学会副会长。1959年从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师从历史学家郑天挺攻读明清史专业研究生。从事史学研究60多年来,主要研究社会史、清史、宗族史和社会结构史、史料学等领域,著有《冯尔康文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