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原名彻,《史记》、《汉书》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秦朝范阳(今河北徐水北)人。此人生当战国末年,入秦时大概已有相当岁数了。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论坛上,他属于纵横家之列,可能曾仆仆于列国间,从事过一些游说活动。由于名气不大,事迹不突出,《战国策》没有记载。因为齐国是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中心,有对士人极具吸引力的稷下学宫,自然也成了蒯通向往的地方。他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以致刘邦称其为“齐人”。《汉书》本传记载他“善齐人安其生”[1] (《蒯通传》)(《史记》作安期生),而这位安期生正是黄老思想承传系列中的一个人物。在《史记·乐毅列传》中,司马迁记述了黄老思想的传授系列:“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2](《乐毅列传》)由此看来,蒯通的思想还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秦灭齐后,蒯通回到自己的故乡。或许因为他的名气还不够大,秦朝没有将他收入博士之列;抑或因为他压根就对秦朝持不合作的态度,故意规避,拒绝入仕。总之,他没有像大多数士人那样投入秦皇朝的怀抱,而是带着疑惧的心态静观政局的变化,在近乎蛰居的状态下等待了12年。果然,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反秦浪潮在原东方六国的土地上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八月,陈胜派遣的武臣率一支起义军渡过黄河,略定原赵国的土地,号武信君。此时的蒯通正在家乡范阳。他看到秦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于是毅然投入反秦的起义军的行列,成为武臣麾下的谋士。他充分发挥自己纵横家的本领,游说范阳令徐公向起义军投诚。《汉书·蒯通传》详细记载了蒯通的这次活动:
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为令十余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甚众。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今天下大乱,秦政不施,然则慈父孝子将争接刃于公之腹,以复其怨而成其名,此通之所以吊者也。”曰:“何以贺得子而生也?”曰:“赵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问其死生,通且见武信君而说之,曰:‘必将战胜而后略地,攻得而后下城,臣窃以为殆矣。用臣之计,毋战而略地,不攻而下城,传檄而千里定,可乎?’彼将曰:‘何谓也?’臣因对曰:‘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怯而畏死,贪而好富贵,故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之,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降而身死”,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此臣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徐公再拜,具车马遣通。通遂以此说武臣。武臣以车百乘,骑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赵闻之,降者三十余城,如通策焉。[1](《蒯通传》)
蒯通凭三寸不烂之舌,一番雄辩的游说,竟使武臣和徐公乖乖地接受他的谋划,兵不血刃而下燕赵30余城,立下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