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明断决策,雷厉风行大智慧(7)
本网:墨客网 | 阅读次数:1724次 | 更新时间:2017-09-15 13:31:34
康熙见他只图个人功名利禄,不顾军民生死,品德恶劣,特旨拟斩,监候秋后处决。康熙还通过阅读刑部秋审重囚档案发现,其中文字错误处很多,断定九卿复审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他认为此类文书关系人命,一字一句的错误都不能容许,因而下令都察院严察议处。此外,对专事逢承、谬言事件、冗长浮泛的问题,康熙也都一一指出,严令改正。
康熙在巡视活动中也注意考察官吏。他一生巡视活动甚多,仅南巡就有六次之多。每次出巡,各有视河、谒陵、狩猎、避暑等具体目的,但周览民情、察访吏治则是经常性任务。康熙八年(1669)二月巡行近畿时,康熙发现通州知州欧阳世逢及州同李正杰、副将唐文耀三人庸劣无力,俱令革职,并追究直隶督抚不早行参奏之责。二十三年(1684)首次南巡经过江苏宿迁时,发现漕运总督邵甘问题不少,将其撤职,令随旗行走。二十八年(1689)第二次南巡结束,康熙根据一路了解的情况,任免一批高级官吏,如漕运总督马世济以疾病原品退休,由兵部侍郎董讷接任;原河道总督勒辅实心任事,劳绩昭然,复其原品;杭州副都统朱山庸劣解职等。康熙四十六年(1707)第六次南巡中,了解到著名清官张伯行、陈鹏年等人受到两江总督阿山迫害的真实情况。通过出巡活动,康熙还发现,各省文武官员普遍存在因循怠玩的弊病,因此敕令各督抚提督等官,通行所属,严加整顿。对于出巡访民察吏的效果,康熙曾不无得意地说:“居官贤否,只有舆论反映最准。如果真是贤吏,询问老百姓,百姓自然会交口称赞;如果不是贤吏,询问百姓,百姓必定会含糊其辞。官吏是否贤明,于此可以立即明白。”
康熙很重视亲信密奏的作用,特别是在其后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党派之争交织在一起,情况复杂,各级官吏很少据实上奏。康熙为掌握真实情况,便把密折视为特别耳目,亲自批阅。开始时密奏权只授予一些亲信大臣,如差遣到各地办事的钦差,可专折密奏所见所闻,典型者如江宁织造李煦等人即是。后因发现派出钦差等人有在外为非作歹者,又给督抚密奏并擒拿歹徒之权。再后来大臣、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亦许密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