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章 以势压人,靠势力解决矛盾(17)
开方是长卫姬的侄子,本来是卫国的公子,可因为觉得卫国地处穷山恶水之中,没有什么意思,于是放弃了继承权,呆在繁华富庶的齐国,成为一名围绕着桓公打转转的普通幕僚。开方在齐国一呆就是15年。齐、卫两国离得不远,没有几天的路程,可他从不回去看望母亲。父亲死了,也不回去奔丧。开方深知“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
-
〓 第三章 以势压人,靠势力解决矛盾(6)
郑简公明确君臣各自的职责,放手让臣下去治理政事,因而虽然国家的条件并不好,但不仅终身无祸患,而且与“德化”的方式相比显得轻松自在。与郑简公相反,齐景公和魏昭王都没有做到“明分责成”,因而做出“下走”“睡卧”的傻事。 齐景公到渤海去游玩,传递公文的士卒从国都赶来,拜见景公说:“宰相晏婴病得很厉害,即将死去,恐怕您在他生前......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22)
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立刻起兵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故意点起烽火,看众诸侯惊慌地白跑一趟而愕然的样子,以此逗引褒姒发笑。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大队兵马急速赶来......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12)
成公贾是在用这只大鸟比喻庄王,劝他以国事为重。庄王当然不会不明白,他回答说:“我明白了,这不是凡鸟。三年不动,是在决定志向;三年不飞,是在生长翅膀积蓄力量;三年不叫,是在观察周围情况。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原来楚庄王即位时尚未成年,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拥有很大的权力,并沆瀣一气、为非作歹。......
-
〓 第一章 惟法独尊,融会贯通法术势(17)
众口铄金,三思而行察实情 假话是无中生有的,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真话。韩非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虽然他是从君主治国的角度加以阐释的。但事不同,理相同。 韩非指出君主治国有八种法术,其中一种叫参验,就是说君主听到臣下的言论之后要加以检验,否则就有臣下会用狡诈的谬说来蒙蔽君主。如果很多人说同样一件事情,那么即便这件事是假的......
-
〓 李学勤:张家山汉简研究的几个问题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 期, 1983年底发掘出土的江陵张家山247号墓汉简, 经过较长时间的整理研究,全部整理报告已以《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为题,最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整理小组本来希望尽快发表这批十分珍贵的文物材料,但竹简的地下保存状况不像性质类似的云梦睡虎地11号墓秦简那样完好......
-
〓 穆南珂:儒家典籍的语境溯源及方法论困境
郭齐勇先生《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一文,很不满于刘清平先生的儒家批判。他在回到古典语境的经典解读中,努力发掘历史上的儒家的“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与意义”,引申出一个重要而深刻的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对待历史上的儒家?这个问题远远超出了“赞成”抑或“反对”这一简......
-
〓 城南废人:对<法家之法不是法治之法>的质疑
该文对法家之法有所误解,甚至张冠李戴,把儒家之礼教与法家之法混为一谈。再者,我们是否有需要完全照搬个人主义价值观作为立法基础,值得商榷。 一、如果说当代法治社会中所用之“法”,指的是“正当行为规则”,则法家之法,也是指正当行为规则。只不过是当时社会的正当行为规则而巳。法律本身就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当然属于统治手段,不管......
-
〓 朱红林:里耶秦简“金布”与《周礼》中的相关制度
摘 要:里耶秦简中“金布”一词指秦代的一级国家机构,同时又是职官名称。“金布”职责之一是为国家及私人追讨欠债。这一职责亦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简以及居延汉简等简牍。同时,“金布”还负责国家废旧物资的变卖处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损害公物的赔偿等。这些职能都散见于《周礼》。但相比之下,《周礼》的记载显得相对原始、粗......
-
〓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吏治
无论立法还是执法,都离不开人这一因素。官吏正是联系法律与社会的重要环节,法律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被应用于社会之中;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实效。因此,从战国到秦汉,随着官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吏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法家一向强调“法治”而反对 " 人治 " ,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完全忽视人的作用,相反,他们非常强调官吏应当 ......
-
〓 周泊:法家思想与企业制度化管理
讲到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人们自然想到满大街飘香的《哈佛管理制度》,而我也曾经将它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圣经》。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从中抄一个片段,再根据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加修改而已。现在的人已经不再需要去思考制度的由来,直接COPY就行了。就好象电脑维修,当硬盘坏了,你不需要在这个硬盘上下死功夫,直接将硬盘更换就行......
-
〓 翟玉忠:新法家“新”在哪里——兼答乐蜀
读了乐蜀先生的《 也谈“新法家”:对翟玉忠看法的旁观者观察》一文,便产生了当面求教的念头,因为无论在对日本“新法家”的认知上,还是在复兴法家的目标上,我和乐蜀先生都没有原则性分歧。然而当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同乐蜀先生联系的时候,却发现乐蜀先生是故意不想站到前台来——可能是一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吧——在这种情况下,以文会友......
-
〓 保育生:说说李国文对司马迁的妄评
李国文在《闲话建安七子》(《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二期)中,涉及司马迁的议论,是迹近荒唐的。在他的文章中说:“像司马迁……之流,……文学不过是他们讨好皇帝老子,巴结王公贵族的谋生手段”;不仅如此,这位可敬的作家先生同时还在《报任安书》里发现了司马迁“那种对于帝王委曲求全到低三下四的心态”。这,多么地令这位高贵的作家先......
-
〓 刘俊男:《古文尚书》与《逸周书 》源流考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 发表时间:2006-08-23 研究上古史不能不重视《尚书》与《逸周书》,刘起 先生作《尚书学史》对《尚书》的来龙去脉作了深入的研究,用功很勤,也颇便参考。然亦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其论及有关西汉《古文尚书》之出现的问题似有些不确。刘先生认为:“西汉所传五次古文经,第一次孔子家传本最可靠,第二次中古文......
-
〓 徐昌强: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本文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和同僚的关系”、“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北宋和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是在这种相近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与改革。但是,将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进行比较,则王安石变法的......
-
〓 饶石生:有感于光武帝奖励郅恽
据《后汉书》载:东汉光武帝曾立规矩,京都洛阳入夜关城门,严禁进出,任何人不得违犯。一天,光武帝出城打猎深夜才归,来到东门外,随从大叫开门。守城小吏郅恽回答说,起更关门,此是皇帝立下之令,岂能违命。随从告诉郅恽,是光武帝打猎归来,并请光武帝行近城下,让他看个明白。郅恽仍说夜里看不清楚,拒不开门,光武帝只好绕由东门进了城。......
-
〓 中国青铜法典的前世今生
2005-02-25 11:14:41 西安晚报 记者:雷县鸿 陈丹匜 曾被董宏哲当做枕头用过的国宝今年是董家村青铜器窖藏发现30周年。 在这一重大窖藏发现中,有着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诉讼判决书,它被冠以中国“青铜法典”的美誉。同时,因为这些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涉及西周中晚期的租田易地和法律判决等史实,董家村窖藏被......
-
〓 史彤彪:欧洲思想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认识
欧洲思想家主要对中国的专制主义制度及其刑罚、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中国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尽管认识对象相同,但其所持观点和得出的结论又使他们分成两派。批判派认为中国政府的形式必然是专制主义,把法律与道德混在一起是极大的错误;辩护派则坚持与任何其他政府相比中国更接近于理想模式,中国人正是依靠道德政治获得了成功。一、思想家对......
-
〓 里耶秦简揭开秦礼制面纱一角
2005年10月12日,新华网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最新发现,专家们从二十余枚龙山里耶秦简中释读出秦人祭祀“先农”的史实。这表明,在中国历史中,秦王朝是一个文化大毁灭的时期,但是少数周朝礼制却以顽强的文化力得以幸存。2002年,湖南考古人员在龙山里耶一座古城的废井中出土了36000余枚秦简,引起轰动。专家在对秦简初步的清理中......
-
〓 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
在中国的历代皇帝当中,没有比秦始皇更为重要、同时也更富有争议性的了。今天的历史学家在讨论其丰功伟绩的同时,也不免会得出颇为相左的结论。有些学者视其为一个英雄,认为他为中国寻求政治统一的悠久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另一些学者则视其为一个罪人,认为他代表着最典型的不尽王道的暴君。从前的某些汉学研究者难免会在这两种南辕北辙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