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减科研人员负担 增科技创新活力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4年来有关部门开展的第三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减负行动3.0)。此前,科技部等于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减表、解决报销繁等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7项行动(减负行动1.0);又于2020年持续部署了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的专......
-
〓 光明时评:加强电子词典编写指导监督必要而紧迫
在手机App上查单词、背单词,已成为当下学生及英语学习爱好者的习惯,App上的电子词典几乎取代了日常学习中的纸质词典。但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动辄用户使用量过亿的英语学习类App,频频出现拼写、音标、翻译等内容错误。 曾经,一本《新华字典》、一套《英汉词典》帮多少人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今天,时代发......
-
〓 把诗画描绘在人民生活中——写在《中国诗词大会》七周年之际
《中国诗词大会》推出至今已经七年。这七年,是党和国家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七年,也是社会各界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七年,更是《中国诗词大会》不断更新节目理念、创新节目内涵、革新节目形态的七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诗词大会》走过的这七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走进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走......
-
〓 “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
如今,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伴随着网络自创语言走红的,还有各种爆款方言。近年来,重庆话、河南话、贵州话、山东话、广西话等方言的段子大量地涌入了影视作品、短视频平台、网络综艺,早年“触电”的广东话以及四川话、陕西话、东北话这四大天王终于不再孤单。各类“方言梗”乍一听再怎么艰涩奇怪,在循环播放一两......
-
〓 文化评析·荣宝斋350年:珍重传统,不忘创新
近日,推动新时代书画艺术繁荣发展暨荣宝斋3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推动新时代书画艺术繁荣发展,要坚守文化使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热情讴歌时代,生动展现新时代10年非凡成就;要激活发展动能,积极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要搭建中外文化之桥,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加强人才培养,精心打造新时代文艺专业力......
-
〓 不得不细读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福州人把它看作自己城市的文化名片,不管是不是节日,这里永远游人如蚁。游人来自长城内外,地北天南,他们不仅是来观建筑、赏景观,而且是为听历史故事。三坊七巷的光华不仅属于福州,而且属于中国近代史。熟知非真知,福州人都很少细思过,三坊七巷,为什么叫作“坊”。“坊”并不是福州口语,不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活在口头......
-
〓 自然笔记:旅人徐霞客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区市,“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经过30年游历考察,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梁启超称赞其“以科学精神研治地理,一切皆以真实为基础”。《徐霞客游记》以文学兼容地理,为时人及后人,提供了一部在大地山川自然领域,至今不可复得的审美杰作。游......
-
〓 马识途:怀念周有光老人
我认识周有光先生很晚,慕名已久却无缘识荆。一日在京和老友张彦(《今日中国》原副主编)说起,恰他是周老旧友,于是便引我去周老家拜访。我们寻寻觅觅,终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背后找到了坐落在后拐捧胡同的一幢旧楼,这便是周老家所在地。我们沿楼内陡梯上到三楼,走进周老的家,来到他窄狭的书房。书房两壁书架的中间,靠窗有一张三尺小桌,......
-
〓 光明时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目的还是指向育人
近日,有媒体指出,虽然在国家层面多年前就已发文,表示要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但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严进严出”,国外高校博士生分流率约为30%,而我国则不足5%……这一消息引发人们关注。 30%和5%的数据是否精准还可以研究讨论,但是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难以建立的问题的确不容忽视。作为世界通行......
-
〓 《岳麓书院》:揭示中国文化密码
近期,六集历史人文纪录片《岳麓书院》在湖南卫视、芒果TV、金鹰纪实频道播出后,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也引发了不少年轻网友的共鸣。 《岳麓书院》采用纪实性拍摄与情景化演绎相结合的手法,凸显时代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在中国四大书院中,岳麓书院历经千年风雨,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六集纪录片《岳麓书院》创作拍摄历时七年,投入资金......
-
〓 “中兴业,须人杰”——重走西南联大抗战西迁路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诞生于战火纷飞、“国破山河在”的年代,由联大中文......
-
〓 完成好保护云冈的历史使命
【笃行不怠 不负人民】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是多么温暖人心、给人力量! 在云冈研究院的实践工作中,我们能更加切实感受到云冈石窟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些人的记忆中,20世纪90......
-
〓 光明论坛·温故: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同时还指出,“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们要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下大气力全方位......
-
〓 光明论坛:挖掘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法治价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正所谓“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中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其要旨就体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当中。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
-
〓 唯改革评价机制能刨除假论文根基
【光明时评】 3月下旬,科技部公布最新一批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共涉21家单位机构55篇研究论文,通报处理百余人。医学领域论文造假比例居高不下,多所知名大学牵涉其中,至于造假的方式,仍以论文买卖或代写、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伪造通讯作者邮箱、不当署名等为主。 事实上,这并不......
-
〓 画中话节气:画说秋分时,喜迎丰收节
“又是一年秋分时,暑去秋来收获忙。果实累累满山林,遍地金黄谷满仓。”一片绿、一片红、一片金黄,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一派稼禾覆盖大地的丰收景象。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忙碌的农民,喜笑颜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丰收节来了!”伴随着秋分节气的临近,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这是中国......
-
〓 光明论坛·温故: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到海南去时,就对海南的同志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九百多年前,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时,就写下不少描绘海南风景的诗句,如‘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
〓 扶持实体书店,“保增量”更要“促提质”
日前,市委宣传部召开2021年实体书店建设工作部署会,会议总结通报了北京市实体书店行业2020年发展成果。2020年北京市级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总金额达到1亿元,全市资金超过2.4亿元,极大缓解了实体书店在疫情下所面临的经营困难。(3月11日《北京青年报》)疫情期间,北京实体书店非但未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反而却逆势上扬。据......
-
〓 文艺观潮:文化遗产借影视传播获得新生
近期,文物、考古成为影视创作的关键词。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北京中轴线网络视听文艺精品片单,网络文化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网络纪录片《一脉》、短视频《至美中轴》、直播活动《中轴骑妙行》《听建·中轴》等作品力求以多元的网络文艺形式呈现中轴线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还有《博物馆之城》《登场了!洛阳》等,这些影视作......
-
〓 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冯骥才散文漫谈
显然,作为画家的冯骥才是敏锐的。这从他的散文可以见出。一般而言,20世纪后的作家对于自然风物已经稍显迟钝,更不用说在文字中加以强调和刻画。难道那个“自然”真就叠印进了史籍之中,成为19世纪的旧物? 如同对这“旧物”的缅怀,《逼来的春天》中湖上的冰层,雪与风,绿意与春光,以及破土而出的苇芽,虽然它们是年年靠近我们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