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方院校留住人才不能靠“卡”
有媒体报道称,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某教师带薪读博,并在毕业后与学校签订协议书,回校继续教书。1年后,她因对工作环境不满提出辞职,但遭学校拒绝。学校最初向其索赔51万元,并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经法院仲裁,最近该校决定执行“为其办理劳动人事关系转移手续”的仲裁裁决,但在赔偿费用方面,学校提出新的仲裁申请书,要求其赔偿42......
-
〓 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为更好保护利用文物,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更好活起来,让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增益旅游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就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进行......
-
〓 《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丹青承文脉 墨彩绘时代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艺术类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播出,带动又一轮关注欣赏中国近现代美术精品的潮流。这部纪录片继续沿用该系列前两季每集12分钟、一集围绕一件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的形式,讲述作品背后艺术的突破、画家的品格、文化的传统、时代的精神。作品如同一座流动的美术馆,将静止沉默的画作拍成了生动感......
-
〓 桂子山上永不消逝的身影
【故人情】 邢福义老师住在武汉桂子山北区,我也住在北区。在桂子山的桂北路上,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 几年前,每天傍晚5点钟吃完晚饭,邢老师会准时到华中师范大学校园里散步。我们相遇时,都会拉着手说一会儿话,一般不谈学问,他有时会问起学校、学院的一些事。近几年他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在阿姨的陪同下出来走走。从去年开始......
-
〓 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热点观察】 不久前,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公布。这些案例涵盖制度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与社会化等多个方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各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为探索新时代公共文化服......
-
〓 中国如意的故事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在中国版图上,甘肃有一个美好的称呼,叫“中国如意”。从最东端的陇东庆阳,到河西走廊尽头的敦煌,将近1600公里的路程,恰似一柄玉如意。 初识如意,源于敦煌。在鸣沙山下、月牙泉畔,我静静观望天容海色般澄净的天空,山的倒影在泉水中清晰可见、触手可及。这是敦煌,莫高窟的所在地,全世界为之......
-
〓 散文给人以温暖和明亮
2月初,扬州作协与高邮文联联办了一个读书班,就散文写作请有关学者做讲座,主题聚焦“散文的传统与新变”。这既好讲又不好讲。说它好讲,是因为散文这种文体由来已久,照本宣科并不难,但效果就很难说了。说它难讲,自古以来,“新变”都是一块硬骨头,再加上各人写作套路早已驾轻就熟,说改就改,哪有那么容易?有的人写了多年,难有起色......
-
〓 滚滚长江 悠悠文脉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深沉而宏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巨人。长江也是一条具有永不衰竭的航运能力的黄金水道,因其一水之便,一代代诗人和作家行走于江水之上,以诗词和华章沿途点亮这道大江,让它放射出万古不灭的奇光异彩。浩浩的江水流淌的是诗词和散文,流淌的是文学,流淌的是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江上第一个文学巨子 春秋时期,......
-
〓 从“破圈”到“跨界融合”——新编昆剧《曹雪芹》观后
近日,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演的新编昆剧《曹雪芹》上演,该剧展现了别具一格、不同寻常的艺术样态,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叙说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曹雪芹,自然离不开博大精深、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二者如何联结?写什么?怎样写?考验每位编者的才情。该剧以《隐西山》《忆红楼》《绘纸鸢》《逝香山》四幕构篇,由中年曹雪芹饱经世......
-
〓 光明论坛·温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思治论》,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在《思治论》中,苏轼痛陈了北宋政权面......
-
〓 策展人手记:在新征程上讲好古文献故事
“20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自今年1月14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预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扬。该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是多家单位同心协力、资源互补、发挥优势、通力合作的重大成果,也是档案馆、研究院、博物馆、图书馆跨界......
-
〓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兔
虎虎生机在延续,玉兔随同春光至。 2023年在农历中属于兔年。兔在时辰中与卯时对应,称作卯兔。卯排在农历的二月,二月是百花烂漫的仲春,又有卯月之称。卯兔欢跳着到来,标志着和煦温润的春晖光照人间。这与兔子敏捷而又温驯的性情颇为切合。因而,忝列十二生肖中的兔,和因之派生出的兔文化早就是温和吉祥的象征。让我们穿越时空,......
-
〓 艺境观象:金陵绘事盛 风华一纸间
金陵久负盛名。钟山龙盘虎踞,长江浩浩荡荡,风光旖旎之外,这里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代诗人、戏曲家孔尚任曾言:“天下有五大都会,为士大夫必游地,曰燕台,曰金陵,曰维扬,曰吴门,曰武林。”凡文人士大夫出游,皆以文艺相伴,游必有诗,游必有画,于是便有了“忆金陵诗”与“绘金陵画”。 近日,由南京博物院、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
〓 光明艺点:数字技术给中国画带来了什么
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与教学都面临着新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创作者不仅仅依靠画笔,还可以通过电脑制作的融合,创作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绘画世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画已经不仅仅只是画案上的“水墨功夫”。电脑的多重技术的介入,视频的全立体的教学方式,电脑模拟形式的教学和创作,“云空间”的巨大储量,对于历代经典高......
-
〓 光明论坛·温故: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干事创业好比钉钉子,唯有持之以恒、一锤一锤地接着敲,才能大有成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古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意在告诫人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地干好“正在做的事”。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语出《格言联璧·处事》,其大意是天天向......
-
〓 光明论坛:深入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对于高校而言,探索、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在青年一代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
〓 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视野以及“人文史”构想
二十三年前,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北大勺园举行成立仪式暨研讨会,嗣后在《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4日)上刊出严家炎、谢冕、孙玉石、钱理群、洪子诚、温儒敏、胡军、陈平原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笔谈”。我在《权当“编后”》中谈及该中心的宗旨:“除了‘学术创新’‘世界一流’‘人才基地’等闭着眼睛也能想到的套语......
-
〓 光明论坛·温故:养之贵素,使之贵器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今年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总书记引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号召广大院士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出自明代著名改革家和......
-
〓 光的回响:爱着文学,念着人间生活
朱光潜是世人所知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重要的现代散文家。2012年中华书局版《朱光潜全集》共30卷,其中《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都可作宽泛意义的散文观之。他创作的狭隘意义上的散文并不算多,但都担得上真诚为文的典范。《露宿》和《花期》......
-
〓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寒食帖》
宋代苏轼《寒食帖》名列“天下三大行书”,它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命低谷时期。《寒食帖》是其苦难人生的见证,亦是其艺术巅峰的标志。遇挫不馁,初心不渝,历经磨难而奋发崛起,《寒食帖》寄寓了民族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审美伦理。一 人到失魂落魄穷途末路郁郁不可终日之境,该是怎样的煎熬? 1080年的苏轼,就深陷这样的境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