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代书院的四次“灭顶之灾”
明朝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思想控制愈来愈加强,特别是到严嵩当政,宦官魏忠贤专权,特务遍地,牢房私设,不许自由讲学。所以从嘉靖、万历以后,连续四次禁毁书院,政治对书院的干预达到了顶峰。第一次是嘉靖十六年(1537年),御史游居敬上疏斥责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请求皇帝“戒谕以正人心”。嘉靖一方面......
-
〓 说文解字:“爱”岂可无心
2月14日天是情人节。有的人觉得这是一个卿卿我我爱意无限的日子,这一天专门为爱而存在。但我以为这个节其实只是个舶来品,“爱”字往往被简写了——因为“愛”字应该是有“心”的,众人呵护之下,友情之上,是用“心”在凝聚。上下结构的“愛”字是个会意字,上部从“爪”,意为“手捧一颗心”;下部是篆体的“手”,意为“用手接过这颗心”......
-
〓 禅让制
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起源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
-
〓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金瓯永固杯(清)
资料图片 清代制造,金质,高12.5厘米,足高5厘米,口径8厘米。杯直口,圆体,鼎式,三足。杯身錾满缠枝宝相花纹,花芯以珍珠及红、蓝宝石等镶嵌而成。两侧有夔龙形耳,龙头上分别嵌饰大珍珠。三足呈象首式,象鼻卷曲为足尖,象牙纤细,镂空于旁。外口边錾刻回纹一周,并于一面中部錾刻篆书阳文“金瓯永固”铭,另一面錾刻“乾隆年......
-
〓 聂鑫森: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美好时刻。在民间,便形成一个完全属于妇女的佳节,称之为乞巧节。南朝梁人宗懔所写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所谓“结彩缕,穿七孔针”,是指妇女用彩线来回......
-
〓 古籍普查新发现:宋台州公使库刻本扬子法言的新发现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辽宁图书馆藏《扬子法言》宋刻本一书,此书即为宋台州公使库刻三子(《文子》《扬子法言》《荀子》)其中之一。 北宋国子监曾刻三子,至熙宁年间刻成,后经战乱,北宋旧版散毁。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唐仲友在台州重刊三子,以北宋熙宁本为祖本,并在版式规制等方面一“视熙宁之故”,台州本三......
-
〓 古籍普查新发现:开宝藏零种的新发现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中,发现了一批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古籍收藏单位,也陆续发现了一些古籍的新品种或新版本,深入发掘了一些古籍的学术价值。这些重要发现是全国古籍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界开展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大众期盼了解的民族珍贵文化遗产。......
-
〓 古籍普查新发现:西域文书的新发现
近年来,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陆续入藏了6批新疆和田等地出土的文献,总计564号(部分一号内有多件),均为4—10世纪文献。 这些文献形式多样、载体不一、内容丰富,各有特色,极具价值。已辨认出的文种有汉文、藏文、梵文、于阗文、粟特文、吐火罗语、希伯来字等文种,部分文献为双语书写;载体上,包括简牍、绢质文书、......
-
〓 什么是政书?
政书,是中国历代记录“典章制度”的书籍,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要,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
-
〓 雕虫小技其实是“神技”
河北满城汉墓,刘胜壶上的鸟虫书按照《成语辞典》的解释,“雕虫小技”是指微不足道的技能。语出《隋书·李德林传》:“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初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常用“雕虫小技”来自谦。其实,这是一种旷古绝今的“神技”呢!“雕虫小技”中的“虫”,指的不是昆虫,而是一种书法——“虫书”。“......
-
〓 古人怎样对汉字注音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两类: 1.以字注字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
-
〓 “解元”漫谈
明代唐伯虎经常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钤盖这枚“南京解元”印章。 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了“解xiè元”。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称解元,由所......
-
〓 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选介:上阳台帖
唐李白 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上阳台帖》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释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正文右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后纸、卷前后及隔水上还有宋、元、清及近代多位收藏者的题跋、观款、鉴藏印。 此帖曾入......
-
〓 骊山之祸——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出重金下令群臣献计。有个叫......
-
〓 重庆巫山发现一件文物,专家鉴定后直呼了不得,恐要改写人类历史
课本曾经告诉我们,山顶洞人是人类最早的智人,是最聪明的原始人类,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可是,重庆巫山的惊世发现,恐怕要改写对原始人类的认知了。或许,山顶洞人并非是最早的原始人类,东亚人的祖先其实在重庆巫山。要了解巫山,得先从巫山博物馆开始。巫山博物馆收藏有一小段人类左侧下颌骨,下颌骨上还保留有两颗牙齿(馆内为复制品,原件......
-
〓 北京鬼市深夜开放,天亮消失,两大规矩:看货不问价,照货不照人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总是充满了各种神秘的奇闻异事。其中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话题就是鬼市,这个词一提到总是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因为它所带来的阴森气息似乎是无法摆脱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对鬼市的印象来源于电视剧和传说中的场景,这些场景通常描述了人与鬼交易的情节。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鬼市是否真的如电视剧中所演绎的那样神秘呢?让我们从不......
-
〓 建安七子——雅好慷慨,梗概多气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
〓 从上博东馆谈起,看公共艺术如何为博物馆赋能?
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为提升上博东馆空间环境水准,打造上博东馆文化艺术品牌,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目前已收到超过500份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方案。10月14日,由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卓越城市建设与公......
-
〓 古代拾遗: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乾隆测雨台在我国古代,气象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但观测天气气候的变化,却是自古就有的人类科学活动之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就有文字记载气象方面的观测资料,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也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古代最原始测风器主要用于测量风向。用布帛之类挂在竿上,后来改用鸡毛做成条形或扇形的羽葆,风吹羽葆扬,与羽葆指向相反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