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老舍的人生与文学世界
孙洁的《老舍和他的世纪》是一部梳理老舍一生思想发展脉络的书,既为他如何从生到死、从昂扬到迷惘直至陨落提供了答案,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走向以及其中蕴含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证。(《老舍和他的世纪》,孙洁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老舍和他的世纪》通过三个生活时段,对老舍的文学生涯进行了一次较完整的考查。这三......
-
〓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知识分子与国家
1772年冬,乾隆皇帝发起了《四库全书》编纂项目。为此,他命令地方官员搜寻、汇报和抄写其辖区内各藏书楼所藏珍稀图书,并呈送北京。与此同时,乾隆皇帝要求私人藏书家自愿将其藏书呈送北京。1773年3月,朝廷在北京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接收各地上呈的图书,以及评估图书的内容。因此,该项目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加。最终有七百名纂修......
-
〓 吕章申委员: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大师巨匠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代表委员手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血脉,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的文明一以贯之、没有断流,其支撑主要靠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而言,文化巨匠的作用不言而喻。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
-
〓 北京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
为深入发掘激活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日前,北京市文化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北京市已确定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共计25家。北京市鼓励试点单位在确保公益目标、保护好国家文物、做强主业的前提下,采取合作、......
-
〓 读《红楼梦》:跟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学写诗
曹雪芹蜡像典籍《红楼梦》像一部百科全书,大到家事国事天下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小到吃喝玩乐修身齐家、治病吃药写诗作赋,好像没有曹雪芹不会的。曾经有位中医拿了《红楼梦》里的中药方回去研究,说曹雪芹就算没学过中医,小时候也一定生活在大观园或荣国府这样的大家族中,因为他的药方完全对症。《红楼梦》今天,我们就来跟曹雪芹学学写诗吧......
-
〓 《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
考证与索隐之争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杜春耕先生一直痴迷红学,他购买与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红楼梦》版本及资料。一谈到《红楼梦》,杜春耕就难掩激动之情:“在四大名著里,只有《红楼梦》单独成了一门学问,叫作‘红学’。但是,也只有《红楼梦》存在的疑问最多,许多令人不解的谜团至今仍未能解开。比如数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争论曹雪芹到底是......
-
〓 沿“雪域天路”追寻文明印记
近日,《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首博的一层B展厅为观众铺开了一条汇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区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组成的“天路”,路边的玛尼堆指引人们走进雪域“圣地”,与藏族及藏族的历史文化亲密接触。生命禁区里的文化萌芽漫步在“雪域天路”上,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对西藏文化的......
-
〓 西藏钱币联展再现古老藏币文化
“传承·弘扬”钱币文化之旅——拉萨站暨西藏首届钱币文化展5日在拉萨召开。 资料图:古老藏币厂印章。此次展览展出了西藏早期藏币、藏钞、档案资料等实物以及一至五套人民币纸币、建国以来发行的硬币、贵金属纪念币(章)、人民币手绘图稿、人民币雕版等参展物件400余件。其中,西藏藏币相关展品格外受关注,历史尘封已久的印钞模具、藏币......
-
〓 董其昌“四书”,从未让人失望……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明 曾鲸、项圣谟 《董其昌小像》图页(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
-
〓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北京病逝 享年75岁
北京晨报讯 昨天15点,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记者20:30拨通了著名评论家、雷达生前好友白烨的电话,对方刚刚慰问过雷达的家人,“因为肺部感染,从叫急救车到去世不到两个小时,太突然了,这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巨大损失。”“家里也没有准备,因为太突然了。”白烨表示雷达的心脏和肺一直都不太好,这次是突发肺衰竭......
-
〓 440万年前的“最早人类化石”被发现,揭秘人类与类人猿之间的进化
人类起源一直是个谜题,虽然目前已经找到了很多证据,但具体的起源和一些关键性的过渡生物的化石,还存在缺失。而全球对于最早期人类的出现,仍在追索不断。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化石,成为了让考古学家们着迷的稀奇宝贝。1994年9月22日,一个国际考古学家小组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440万年以前人类最早祖先的遗骨化石,从而填补了人类与......
-
〓 作家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故事沟通世界,还是要感谢汉学家
8月22日,在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故事沟通世界——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在博览会上举行。作家余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第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以及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海外汉学家等参加活动。活动主要以余华作品的“海外译介情况”、“以往创作历程”、“近期创作作品”等主题进行研讨与......
-
〓 山野古宅演大戏,传统与现代碰撞
幽远沉寂的京西最大明清风格古村落,将于5月24日迎来首届斋堂古村落百戏节。届时,在山间田野、庙宇戏台和古宅院落,30多台中外名剧、展览展示、工作坊、论坛、文学活动和京西传统戏曲将集中绽放。斋堂镇是京西出塞古道的必经通道,保存了北京地区最大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有着丰厚深广的戏剧传统积淀。灵水村、爨底下、马兰村等多个村落都......
-
〓 新证据将古人类出现在北非时间提前约60万年
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考古发现的新证据显示,距今24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出现在北非,这比之前的发现要早约60万年。在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的艾因布舍里,考古工作者挖掘出了石器以及带有刻痕的动物骨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测定,其中最古老的石器距今约240万年。......
-
〓 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在中华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经两千余年,在中华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间的发展演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多个阶段性,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发展面貌。巴蜀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蕴深厚。巴蜀文化与巴蜀文学的发展并非同轨运行,直到西汉文翁入蜀兴学,巴蜀文学才逐渐发展起来。令人诧异的是,巴蜀文学刚刚起步时,就出现了以蜀中四贤为杰出代表的作家......
-
〓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制作笔头基本步骤中的‘烫毛’为黄狼尾材质独有工序,也是鲁笔制作技艺独到之处。”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鲁笔博物馆毛笔制作车间内,文化传承志愿者刘奇熟练地向游客介绍。峄城区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鲁笔非遗传承基地,让游客体验、认知非遗文化,推进非遗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
-
〓 西藏日喀则第十六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开幕
8月26日,日喀则农牧民群众演员身着特色民族服饰在开幕式上表演。 当日,西藏日喀则第十六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在日喀则市开幕。本届文化旅游节由黑龙江省和西藏日喀则市共同举办,活动内容包括开闭幕式、藏民族传统艺术精品展等系列文化旅游特色活动。...
-
〓 文学的世界:因为想象,我们才变得如此精彩
我一直忘不掉《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一个片段。主人公加纳带着儿子在地铁站里的一个厕所中度过了一晚。好在加纳是一个有想象力的爸爸,在空旷无人的地铁站,用想象力为自己的儿子搭建起一个奇妙的世界。他告诉儿子:“我们此刻是在原始森林,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恐龙和危险,我们要赶快逃到一个洞里,以保证我们占时的安全。” 洞外面的恐龙疯......
-
〓 红楼宴饮中的女性与男性
《红楼梦》没有了酒,就像《水浒传》没有了江湖。酒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哗哗地流淌着,从第1回一直流到第117回。《红楼梦》里的酒宴,除了年节生日,一般都是男女分开的,就像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排着从一连串的酒宴中穿行而过,举杯投箸,悲欣交集,直到淡出画面。饮酒是红楼男性的日常《红楼梦》中的人物,男性除了贾敬,女性除了妙玉,其他的......
-
〓 文创 不断拓展新边界(解码·文化市场新观察)
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文创产品不再拘泥于杯子、笔记本、帆布袋等传统样式。出版业、博物馆、非遗技艺都在跨界融合中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拥抱新领域,研发让市场认可且具经济价值的创新产品。融合带来了“1+1>2”的全新效果,各具特色的文创拓展着产业的发展空间。非遗、文物、图书、游戏、动漫……如今,这些元素之间的混搭越来越常......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