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煮泉小品—源泉
积阴之气为水。水本曰源,源曰泉。水本作氺,象众水并 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省作水。源本作原,亦作厵,从泉出厂 下;厂,山岩之可居者。省作原,今作源。泉本作[古泉字], 象水流出成川形也。知三字之义,而泉之品思过半矣。 山下出泉曰蒙。蒙,稚也,物稚则天全,水稚则味全,水 稚则味全。顾鸿渐曰“山水上 ”。其曰乳泉石池漫流者......
-
〓 林泉高致—画格拾遗
《早春晚烟》,骄阳初蒸,晨光欲动,晓山如翠,晓烟交 碧,乍合乍离,或聚或散,变态不定,飘摇缭绕于丛林溪谷之 间,曾莫知其涯际也。 《风雨水石》,猛风骤发,大雨斜倾,瀑布飞空,湍奔射 石,喷玉溅玉,交相溅乱,不知其源流之远近也。 《古木平林》,层峦群立,怪木斜欹,影浸寒水,根蟠石 岸,轮□万状, 不可得而名也。(右上......
-
〓 煮泉小品—石流
石,山骨也;流,水行也。山宣气以产万物,气宣则脉长, 故阅“山水上 ”。《博物志》:“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 生水 。”又曰 :“山泉者,引地气也 。” 泉非石出者必不佳。故《楚辞》云 :“饮石泉兮荫松柏。 “皇甫曾送陆羽诗:“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梅尧尘《碧 霄峰茗诗》 :“烹处石泉嘉。”又云:“小石冷泉留早......
-
〓 乐府杂录—舞工
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象惊鸿,或如飞 燕。婆娑,舞态也;蔓缀,舞延也。古之能者不可胜记。即有 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健舞曲有棱大、阿连、柘枝、 剑器、胡旋、胡腾。软舞曲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团 圆旋、甘州等。...
-
〓 古画品录—第四品(五人)
蘧道愍。章继伯。并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厘 不失,别体之妙,亦为入神。 顾宝先。全法陆家,事之宗禀。方之袁蒨,可谓小巫。 王微。史道硕。五代晋时。并师荀、卫,各体善能。然王 得其细,史传以似真。细而论之,景玄为劣。...
-
〓 乐府杂录—五弘
贞元中有赵璧者,妙于此伎也。白傅讽谏有五弦弹,近有 冯季皋。...
-
〓 乐府杂录—安公子
隋炀帝游江都,时有乐工笛中吹之。其父老废,于卧内闻 之,问曰:“何得此曲?”子对曰:“宫中新翻也。”父乃谓 其子曰:“宫曰君,商曰臣。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大驾东巡, 必不回矣。汝可托疾勿去也。”精鉴如此。...
-
〓 乐府杂录—笛
笛,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开元中有李谟,独步于当时, 后禄山乱,流落江东。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镜湖,命谟吹笛, 谟为之尽妙。倏有一老父泛小舟来听,风骨冷秀,政异之,进 而问焉。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听耳。”政即 以谟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数迭之后,笛遂 中裂。即探怀中一笛,以毕其曲。政视舟下,......
-
〓 乐府杂录—鼓
其声坎坎然,其众乐之节奏也。祢衡常衣彩衣击鼓,其妙 入神。武宗朝赵长史尤精。...
-
〓 乐府杂录—羯鼓
明皇好此伎。有汝阳王花奴,尤善击鼓。花奴时戴砑绢帽 子,上安葵花,数曲,曲终花不落,盖能定头项尔。黔帅南卓 著《羯鼓录》中具述其事。咸通中,有王文举尤妙,弄三杖打 □,万不失一,懿皇师之。...
-
〓 乐府杂录—筝
筝者,蒙恬所选造也。元和至太和中,李青青及龙佐,大 中以来有常述本,亦妙手也。史从、李从周皆能者也。从周即 青孙,亚其祖之艺也。...
-
〓 乐府杂录—平声羽七调
第一运中吕调,第二运正平调,第三运高平调,第四运仙 吕调,第五运黄钟调,第六运般涉调,第七运高般涉调。...
-
〓 乐府杂录—夜半乐
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正夜半,斩长乐门关,领兵入宫翦 逆人。后撰此曲,名还哀乐。...
-
〓 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
舜时调八音,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计用 八百般乐器。至周时改用宫、商、角、徵、羽,用制五音,减 乐器至五百般。至唐朝又减乐器至三百般。太宗朝三百般乐器 内,挑丝竹为胡部,用宫、商、角、羽,并分平、上、去、入 四声;其徵音有其声,无其调。...
-
〓 林泉高致—画题
《世说》所载戴安道一事,安道就陈留范宣学,宣之读书 抄书,安道皆学,至于安道学画,宣乃以为无用而不喜。安道 于是取《南都赋》,为宣画其所赋内前代衣冠宫室,人物鸟兽, 草木山川,莫不毕具,而一一有所证据,有所征考,宣跃然从 之曰:“画之有益。”如是然后重画。然则自帝王、 名公、臣 儒相袭,而画者皆有所为述作也。如今成都周......
-
〓 乐府杂录—傀儡子
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 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 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 必纳妓女,遂退军。史家但云陈平以秘计免,盖鄙其策下尔。 后乐家翻为戏,其引歌舞有郭郎者,发正秃,善优笑,闾时呼 为郭郎,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
-
〓 林泉高致—画诀
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 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见世之初学,据 案把笔下去,率尔立意,触情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 令人意不快,那得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哉! 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 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 ......
-
〓 乐府杂录—倾杯乐
宣宗喜吹芦管,自制此曲。初捻管,令排儿辛骨<骨出>拍, 不中。上目螳视,骨<骨出>忧惧,一日而殒。...
-
〓 林泉高致—画意
世人止知吾落笔作画,却不知画非易事。庄子说画史“解 衣盘礴”,此真得画家之法。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 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 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晋人顾恺之必构层楼 以为画所,此真古之达士!不然,则志意已抑郁沈滞,局在一 曲,如何得写貌物情,摅发人思哉!假如工人斫琴......
-
〓 乐府杂录—琵琶
始自乌孙公主,造马上弹之。有直项者、曲项者,便于急 关中也。古曲有《陌上桑》,范晔、石崇、谢奕,皆善此乐也。 开元中有贺怀智,其乐器以石为槽,鸡筋作弦,铁拨弹之。 贞元中有康昆仑第一手。始遇长安大旱,诏移南市祈雨。及至 天门街,市人广较胜负,斗声乐,即街东有康昆仑琵琶最上, 必谓街西无以敌也。遂令昆仑登彩楼,弹一曲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