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菊井活人真寿客 簳山编辑老诗家
这是清·林则徐《赠名医何书田其伟联》。清·梁恭辰辑《楹联四话》卷一称:“青浦何书田茂才其伟,居北簳山(今作“北干山”,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下,工诗,家世能医,书田亦精其业,名满大江南北。侯官林文忠公抚吴时,得软脚病,何治之获痊,赠此联。”《清十大名家对联集》亦选入此联。医生是人们健康的保护神。人们要健康与长寿,除了有良好......
-
〓 “连接”与“联结”的不同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她哺育滋养了各族儿女,以博大的胸襟大开大合,成为连接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这句话里的“连接”的使用是否妥当?谢谢。安徽读者程士华程士华:“连接”指“衔接”。例如:(1)两座山在这里连接起来。(2)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两条铁路在这个车站连接起来。(3)两根电线已经被接线员连接起来,现在可以通话了。(......
-
〓 翔鹭纹铜鼓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曾广泛用于陈设、集众、会盟、战阵、祭祀、娱乐、丧葬等场合。铜鼓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着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文化面貌,内涵丰富。从发现和使用铜鼓的地域来看,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湖南、重庆、四川等八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铜鼓......
-
〓 喧嚣不会永远掩盖真实——莫言在广州大剧院的演讲
莫言部分莫言作品 CFP书店里出售的莫言作品 CFP 演讲人:莫言 地点:广州大剧院 时间:2014年8月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本来面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一个社会不喧嚣。关于真实,我想也是社会更加重要的基础,真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本来面貌,也是事实的本来面......
-
〓 “包涵”“涵容”没有“包含”的意思
杜老师:我看到一篇文章中用“包涵”和“涵容”来表示“包含”的意思。请您解释一下这种用法是否妥当。谢谢!天津读者魏秉正魏秉正读者:“包涵”是客套话,表示请人原谅。例如:(1)我唱得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2)我们招待不周,各位多包涵。(3)没准备什么好吃的,简单做了几样菜,您两位多包涵。“包涵”没有“包含”的意思。因此......
-
〓 白居易的政治经历与选择——清华大学谢思炜教授的演讲
演讲人:谢思炜 演讲地点:重庆市忠县政务大厅 演讲时间:2015年12月谢思炜: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启功先生。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白居易诗集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唐宋诗学论集》等,主编《续修......
-
〓 “像一束火种”的说法不妥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这份报纸就像一束火种,在迷茫时代照亮了我青春的道路。”请问“像一束火种”的说法是否妥当?谢谢!青岛读者 顾东水 顾东水:量词“束”用于捆在一起的长条形的东西。例如:(1)门口站着一位先生,手里拿着一束鲜花。(2)他从包里掏出一束崭新的毛笔,搁在桌上。(3)老王把一束稻草放在架子上。“火种”指“供引火......
-
〓 广彩人物纹潘趣碗
图为《清乾隆广彩人物纹潘趣碗》,现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广彩”瓷器是清代康熙开海以后出现的一个专门为了外销的釉上彩瓷品种。历经有清一代,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彩”一直是以外销为主的彩瓷品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陶瓷的外销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至少在唐代,中国陶瓷已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并对输出国的社会生......
-
〓 “不止”与“不只”用法不同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他的书架上不止有中国艺术家的著作,还有大量西方艺术家的文集……”请问其中的“不止”用得是否妥当?“不止”跟“不只”的用法有什么区别?谢谢!吉林读者 白芷若白芷若读者:“不止”常用来表示不限于某个数量或范围。例如:(1)这筐苹果不止50斤。(2)新来的老王不止40岁了。(3)种植这种作物的不止这3个......
-
〓 “望其项背”的正确用法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今,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研产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望其项背’到‘弯道超车’的跨越,带动华为、格力、中车等中国品牌方阵不断壮大,有效提升了我国核心竞争力。”请问,其中“望其项背”的用法是否妥当?谢谢!陕西读者 杨兴师杨兴师读者:“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看......
-
〓 近代四大高僧
——弘一虚云,太虚印光
弘一大师(1880~1942)弘一,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平,字叔同,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别号晚晴老人。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早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从黑田清辉学西洋画,旁及音乐、戏曲,造诣甚深。1907年,他与曾孝谷等创“春柳社”于东京,主演“......
-
〓 表示数字减少不宜用“倍”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说,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其中“少了一倍”的说法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彭力鹏 彭力鹏读者:“倍”一般用于数量的增加。例如:(1)9是3的3倍。(2)16是2的8倍。(3)25......
-
〓 饘于是,粥于是,充口腹无羡大烹
寒不出,暑不出,庇风雨自安小乐此联选自明·李鼎《偶谈》。上联讲饘粥饮食。上联的首句,语出《左传·昭公七年》:“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饘,是稠粥;粥,是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物。二者只是稠和稀的区别。“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粥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粥“能养脾胃......
-
〓 文人石印的传世珍品
印章作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上溯到商周时期。我国早期印章材料的质地较多,以铜质为主,常见的还有铁、铅、金、银、玉、牙骨等,现在流行的石质印章,在历史的不同阶段虽偶有发现,其存世的早期文人石质印章十分稀少。 印文为“舜举印章”的石质印章,其印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上部是一个狮钮,印文具有浓......
-
〓 郑晓华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书法——艺术的中国模式
■演讲人:郑晓华 ■地点: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时间:二○一五年一月郑晓华 1963年生于浙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2011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
-
〓 建安风骨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这一时代的作家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
-
〓 海外收藏中最知名的中国古画
女史箴图(局部) 东晋 顾恺之如果要问海外收藏中最著名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是哪件,那一定非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莫属。几乎每一个到大英博物馆的华人游客,都想去一睹这件名作的真容。可惜现在这件作品因为多种原因一般不予展出,所以大多数人都无缘得见。顾恺之是有记载以来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文人画家,因为率真的性格和卓绝的才艺,有“......
-
〓 田氏代齐——收买民心,礼崩乐坏
在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联合鲍氏以及大族栾氏、高氏合力在齐灭了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又共灭栾、高二氏。田桓子继而讨好公族与国人:「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国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从而取得了公族与国人的支持。至齐景公时,公室腐败,剥削沉重。田桓子之子田乞,即田僖子,采取了一些争取民心的有效措施......
-
〓 历史文化名人解读之曾国藩四人谈:曾国藩的敬学
时间:5月12日 地点:湖南省图书馆 我今天主要说四个话题,第一个话题“修行四知”,即知进知退,知存知亡,而不能是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存不知亡。我们在人生辉煌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不辉煌的时候,不能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存不知亡,缺乏敬畏心。做人为官一定要有敬畏心,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也要培养孩子的敬畏心,这是曾国藩的“修行四......
-
〓 钱斌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旷世经典与文明传续
钱斌 男,1970年出生,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中国近现代国情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近年来,被国家图书馆等机构邀请,举办讲座300余场,被安徽省图书馆评为“2014年度听众最喜爱的主讲人”。研究方向为科学和文化的生态与传播问题,开创了“用文化普及科学”的新路径,在《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