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些桑麻故事 结那翰墨因缘
此联为享寿110岁的书法家苏局仙自题“蓼莪居”联。全联为:竹木四周,田畴满望,下临小溪一角,春朝秋月,恒与农夫野老、樵子牧童,话些桑麻故事;六朝典籍,三代文章,旁及大藏真经,酒后茶余,且同鸲眼鼠须、乌丝龙剂,结那翰墨因缘。“蓼莪”,《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联......
-
〓 十大传世名帖之——《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馆藏《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cm,横33.6cm,世称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任太常博士,太子率更令,后长期担任弘文馆学士,主编类书、教授书法。他与虞世南、禇遂......
-
〓 元白诗派——诗到元和体变新
元白诗派是指贞元中期到元和年间的中唐诗坛,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作诗务实、尚俗和务尽。元白等人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新乐府诗创作,是承杜甫的新题乐府而来。他们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府诗,在诗里谈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讽刺时政。元、白在元和年间所写的......
-
〓 什么是名家?
名家称呼的由来《汉书·艺文志》载: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家其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名家的代表人物春秋末,郑国大夫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刘向序《邓析书》......
-
〓 “井井有条”与“柳条”无关
2017年3月14日《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刊载的《占春长久不如垂柳》一文中,如是诠释“井井有条”中的“条”:“在传统民俗中就有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古人在祭拜祖先外出踏青时,顺手插柳也是古人常做的事。每逢清明,家家户户也常常将柳条插在井边,成语‘井井有条’正是来源于此。”这里错误地将“井井有条”中的“条”释为“柳......
-
〓 古人的“吃伏”与“晒伏”
闲翻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古人无论迎接隆重节日,还是面临寒热变换的节气,皆从“吃”开始,然后用新的形式或符号去发展节日、节气内涵。就连怎么度过酷热难耐、胃口顿失的伏天,古人也先用“吃”来壮胆。最热的暑天称“伏天”,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蛊。”也就是说,260......
-
〓 “心口相传”宜写成“口口相传”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几百年来,渔民们心口相传着捕捞秘诀,知道怎样把网下在海流横截面上。”请问其中“心口相传”的用法是否妥当?谢谢!天津读者 李鑫玮 李鑫玮读者:你提到的这句话意思是:几百年来,渔民们用话语传承着捕捞秘诀。表示这个意思时,宜用“口口相传”“口耳相传”或“口传心授”。例如:(1)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
-
〓 《鸟鸣涧》里的桂花
1995年4月14日发行的“桂花”特种邮票 朱力钊 设计“人闲桂花落”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鸟鸣涧》的首句,全诗如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两次提到“春”字,分别是“春山”“春涧”,无疑是写春山月夜。35年前,读这首诗时,我曾暗生疑窦,歌曲里说八月桂花开,怎么在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笔下,春天就有......
-
〓 拍案叫绝——说“案”
▲宋代《十八学士图》(局部)中的画案。 成语“拍案叫绝”中的“案“,是指几案、桌子;“绝”,是少有的、罕见的好。以手拍案叫好,形容极为欣赏。而“拍案而起”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比喻愤怒之极。 “案,几属,从木,安声”(《说文解字》)。“案,狭长的桌子。如:书案;案桌”(《辞海》)。由此可知,“案”是由几发展而......
-
〓 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张隆溪教授在北大的演讲
北京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现任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现在唯一健在华裔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韦斯理大学杰出学人讲座教授。 演讲人:张隆溪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时间:2014年11月 首届国际汉学翻译家大......
-
〓 《牡丹亭》:青春昆曲十年路
主讲人:白先勇 时间:2013年5月 地点:南开大学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七位)。(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十年前的2004年,我已经来过一次南开,那次是......
-
〓 【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卷
此次《石渠宝笈特展》一共展出书画藏品283件,展出的书画文物规格之高,一级品之多,在故宫博物院乃至博物馆界都极为难得。传世经典中的经典实在太多,实难取舍,只能挂一漏万地选取几件简略介绍,以飨读者。 伯远帖(局部)【东晋】王珣 行书伯远帖卷《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钤五玺 《伯远帖》是一封王珣问候友人病况的书信......
-
〓 古代服饰代称知多少
古代的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穿着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春秋》中《执一》、《振乱》、《怀宠》和《战国策·......
-
〓 喝新酒、吃新米,神州上下俱晾衣
小暑“食新”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晾经”习俗“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是气温类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时至小暑,白天开始变短,气温一直升高,很多地区热浪袭人,蟋蟀跑到屋檐下乘凉。食新:客家人的忆苦思甜小暑时节,各地流行“食新”,即吃新米、喝新酒。这一点,客家人尤甚。由于战乱灾荒,客家人从中原不断南迁。由于许......
-
〓 敦煌曲子词——缠绵坦率,幽思洋溢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之中沉埋千年之久的二万五千卷珍贵古文献,拂去历史的尘埃,重见天日。其中一小部分为民间词抄本,创作年代始自唐,直至五代,大约在8世纪至10世纪之间。按照当时的称呼,我们把它叫做曲子词。因为是在敦煌发现的,因此冠以“敦煌曲子词”之名。现存的敦煌曲子词大约一千首。除少数可考知作......
-
〓 什么是数术家?
《汉书·艺文志》以为“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并将数术家分为天文家、历谱家、五行家、蓍龟家、杂占家、形法家六大派。天文家,研究星象,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历谱家,侧重于分四时、定节气,推算日月星辰之行度以记时日,并兼修古代帝王年谱。五行家,研究阴阳五行的变化、 推衍。蓍龟家,研究龟卜、蓍筮之术。杂......
-
〓 什么是杂家?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
〓 北宋花鸟画新风的体现
双喜图 崔白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崔白(1004—1088),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擅画花竹、禽鸟类。熙宁初年受宋神宗赏识,补入图画院学艺。他的花鸟画清淡野逸,一改宋初以来黄筌父子开创的富贵浓艳风格,推动了北宋花鸟画的转型。《双喜图》,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
-
〓 论排交椅——说“椅”
“论排交椅”,意思是说安排名人应处名分的先后座次。还有“头把交椅”,说的是座次排在第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一把手”了。 “椅”,原是一种树木之名,即山桐子。而“椅子,有靠背的坐具”(《辞海》),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一种家具,此前,坐具以凳、墩为主。 “椅”作为坐具,开始在文献上有记载时,被称为......
-
〓 西藏博物馆发现元至元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
西藏博物馆普查申报的元刻藏文译本《释量论》,是个十分耀眼的亮点。此书也译作《量释论》《量评释》,又称《广释量论本颂》,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学大师法称,译者是俄·罗丹西绕。由忽必烈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发愿、皇室出资开版雕造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师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师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仁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