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19日,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所在湖北省武当山举办了一场“世界史学科建设暨学术前沿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世界史学科的建设问题,指出追踪学术前沿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会代表主要从理论探讨、动态介绍及具体研究三个层面集中展现了当前国内外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体现出本次会议很高的学术水准。
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后现代主义者反对的“宏大叙事”在史学研究中无法被取代,不过我们也不能不加质疑地去接受业已形成或前人提供的一些宏大叙事信条,并思考是否需要有新的、能帮助我们勾勒历史基本轮廓及界定具体研究课题与宏大历史进程之间关联的新的宏大叙事。新社会史和新文化史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有关历史时间和历史分期问题;在研究模式上更多关注“意义阐释”而非限于因果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孟广林教授:“前沿问题”的本质在于学术创新,前沿问题包括研究前人没有系统研究过、甚至无人涉及的问题,用新材料、理路与方法来研究已被作出权威定论的问题。进行前沿问题研究,必须具备国际学术视野,即对国外学术研究动向、趋势及重大争论进行审视、参照与借鉴的眼光和思维。
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2010年8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的主题是“水与社会发展”,反映出对与资源有关的研究的提倡和对现实的关怀。大会三大主题:帝国的衰落、作为文化的城市和宗教与权力,也展示出对跨文化研究、新社会史和新文化史等领域的重视。
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当前国内外关于拜占庭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国际学界开始对拜占庭文、史资料展开更广泛的搜集和更精确的注释;特别是新方法和手段,如宏观研究、统计学与社会学等方法的应用成为当代拜占庭学发展的又一趋势。国内学界近年来也出现了理论思维和研究视野的扩大、研究角度和方法的多样化,及从解读原始文献和一手材料开展研究等新动向。
浙江大学沈坚教授:近些年法国中世纪史和近现代史研究有了新发展。例如对中世纪的含义和断代、研究对象和目的的新看法,对史料的不断开拓及对相邻社会科学方法的采用等;近代史中,关注宗教改革等历史进程和新文化史方面跨学科跨专业研究,重新思考法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当代史则注意抓住共产主义史、“战争文化”和殖民史等重要问题,并开始注重历史方法论等。
北京大学黄洋教授:通过图像展现了古典雅典城邦的绘画、雕塑及建筑,重构了雅典人的生活空间和图景,指出正是利用这些方式,雅典国家将共同体、民主政治、希腊人与蛮族人的两分世界等观念传达和灌输给雅典人,丰富了古典史研究的史料和途径。
东北师范大学吴宇虹教授展示了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的档案重建工程及成果。经过10年努力,现已完成17个重要官员和4个小点的档案重建和研究,逐步为国际学界研究这一时期政治和经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文献原文和翻译,也显示出我国学者在古文献整理和研究方面水平的不断提升。
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09月15日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