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再认识
【内容提要】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近代以来土地问题的讨论、对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与西方学术界为主流的现代性范式,都提出了程度不同的反思。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再认识,核心是需要重新处理地权、赋税与租佃关系的变动。其中,太平天国之后江南地区的城乡变革与阶级分化尤其关键,它导致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租税关系剧......
-
〓 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初步发展(一)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四章第四节之一
第四节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初步发展第三章中已介绍了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和航运业产生的经过。那时,它的进展十分缓慢,至1894年,估计投资还不到二千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民间工商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商办轮船公司兴起,并一度倡行民办铁路,民间金融业也发生变化,新式银行出现。这种发展势头大体到......
-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政研究——粮食库券返还实况分析
【内容提要】按照粮食库券条例规定,粮食库券以田赋征实所得实物为担保,到期后可以粮食库券面额抵缴当年粮户应缴田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粮食库券却大多没有按照规定偿还。造成此种状况的主因既有印刷、运输的迟缓,亦有大面额粮食库券太多难以分发的困难,更是后期国民政府粮食短缺而不愿按规定偿还的苦衷。由于国民政府在粮食库券返还问题上......
-
〓 票号、钱庄的演变和私营银行业的出现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四章第五节
票号、钱庄是由我国传统的货币经营发展而来的,金融组织,通常把它们作为封建性质的金融业。如果是从它们组织和经营上的家族关系、乡土关系、帮派关系等方面看,它们封建性的特点是很显著的。但是,源于兑换、汇兑、出纳业务的货币经营资本,原是资本的历史是最古老的存在形式;并且,它运动的方式就是货币本身的增殖(货币——更多的货币),这......
-
〓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二)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三章第二节之二
二轮船招商局1.设立经过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从军工业转向民用的第一个企业,也是从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首先,它是在外商航运业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产生的。外国轮船取得我国沿海和内河航运权后,垄断运价,利润惊人。60年代前,上海到汉口货运每吨运费达25两,往返一次可收回轮船成本。[1]其后因旗昌......
-
〓 近代以来的中国土地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中国发展模式与农地制度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中国共产党探寻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不管是农村革命,还是计划经济道路,亦或是市场经济改革,首先都发端于农地制度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及其农村社会经济,构成了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经济基础,既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快速发展的世界独特景观,也导致了城乡隔......
-
〓 抚顺煤倾销下之关内煤矿业,1932-1936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四篇
前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全国民众激于义愤,群起抵制日货。煤矿商以为日煤从此摈出中国市场,不料沪案协定签署后,日煤又再卷土重来,在上海及长江一带,不断跌价售卖,历时一年有余。抚顺煤出煤成本极低,在东北缴纳极微的出井税和出口税外,进口到关内不用征税;[1]且有东北市场作后盾,它以近销所获得的盈利,补贴远销的亏蚀,日煤则无此优......
-
〓 由盛转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企业个案分析(1925-36)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一篇
前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下称「南洋」)是清末民初,国人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所产生的民族企业,它的创办人是简照南、简玉阶兄弟[1],简照南是日籍华侨,于1905年在香港创业,资本为港币10万元[2],后来经转折,终在1911年转亏为营,而且更在眾多民族企業中脱颖而出,长期与跨国性的大企业─英美烟草公司(下称「英美」)抗衡,「......
-
〓 分疏与聚合:近代社会变迁视阈下的知识分子成长路径
蔡元培等与北大哲学系毕业生合影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是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现代性的移植、拓展而诞生、成长的新社会群体,是现代性知识、价值与话语体系的基本载体,也是现代性实践的重要主体。掌握现代知识、具有公共情怀与批判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孕育于洋务运动时期,正式诞生于清末,而在经受“五四”这一“成年礼”......
-
〓 德国历史学派与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摘要】德国历史学派对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民国经济学者主要关注这一学派诞生的渊源,其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历史主义方法。在构建本土经济学的进程中,民国学者一方面视德国历史学派为榜样,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扬弃,为中国经济学的创立开辟了广泛的空间。【关键词】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历史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德文化交流......
-
〓 近代中国工商管理协会述论
【内容提要】中国工商管理协会是近代中国研究和推广科学化管理最早和最主要的专门机构,它的设立与科学化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日内瓦国际科学管理协会的号召,以及时任国民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的着力提倡与组织密切相关;在组织上以“期政府与工商界切实合作,而学理与事实得以兼顾”为基本原则;在事业方面主要在于研究、发表及实施改良科学管......
-
〓 鸦片战争后“口岸界址”的议定及其原因
【作者简介】向玉成(1969—),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乐山师范学院教授(四川乐山614004)。【原文出处】《清史研究》(京),2010.4.141—146口岸界址,系根据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规定而划定的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的居留活动范围。“口岸界址”与“内地”乃清季中外条约外交体制中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自......
-
〓 民国时期广东农田水利法律制度概述及其评价
【提要】民国时期,特别是在抗战期间,广东省政府为了促进全省农田水利事业建设,增加粮食产量,颁布了10余部农田水利法律制度,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田水利法律制度体系,对促进当时全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也存在制定晚、缺乏综合利用和治理的理念等不足。【关键词】民国时期;广东;农田水利法制民国时期,特别是在......
-
〓 “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笔谈(上)
鲁迅与当代中国的对话关系王吉鹏鲁迅研究的当下意义,是一个有着强烈现实感的问题。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鲁迅研究转入古典化的范畴,逐渐远离现实,我们不必阻止这种趋势。这一认识实际上迎合了所谓“鲁迅已经过时”的观点。我们处于什么时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一时代,正是从包括鲁迅在内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 那里......
-
〓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是其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变东北的人口构成,实现永远霸占的野心。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皇俄国手中夺取了大连、旅顺的统治权,建立了“关东州”,并且控制了南满铁路。日本国内从官吏、商人到军界、财界,都在热烈讨论“经营满洲”问题。1906年,日本设立南......
-
〓 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
[摘要]晚清是一个国家主义狂飙的年代,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导引之下,中国人相信优胜劣汰,相信强权就是公理,相信国家实力就是一切,致力于模仿19世纪西方文明中的国家主义与物质主义。日益弥漫的物质实利主义摧毁了中国的政治秩序和道德秩序,造成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乱局与精神危机.不久后在欧洲爆发的世界大战,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
-
〓 近代中国早期的公司
【中文摘要】在欧洲商业组织引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实体股权长久以来一直依靠文化的以及法律习俗所支撑。在缺少法典化、系统化的私法惯例之下,深深植根于日常惯例之中的契约文化和使私人契约生效的政府维持了商业的日益增长。类似的惯例满足了商界寻求方法聚积资本并长久维持商行的需求。这些习俗的发展有助于解释西方式的公司法颁布之后中国对西......
-
〓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华北农村的殖民主义掠夺
中国经济史论坛编者按;最近黑龙江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激起国人的无比愤怒。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开拓团”的真相,本坛特转载刘克祥、吴太昌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中的有关部分。正如书中所指出的,包括“开拓团”在内的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华北农村的殖民主义掠夺,是“极端贪婪、疯狂、野蛮和惨无人道”的。这......
-
〓 制度安排与地方应对:民国时期公有款产清理研究——以南康戴善堂案为例
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起,国民党统治区存在一种叫作县有公学款产清理委员会的组织(本文简称为公产会)①。这种组织缘何设立?在其存续期间进行了哪些活动?有哪些力量被卷入这些活动中?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成效究竟如何?它对地方社会有何影响?而后者又是如何应对的?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此关注不够。笔者在网上以“公有款产管理委员会”......
-
〓 合作与冲突:劳资纠纷中的资本家阶级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20年代以后,劳资纠纷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向。检阅当时报刊,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劳资纠纷的文字。劳方与资方,作为两个不同的阶级、阶层或利益群体,自有天然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两个支点,也有其荣损与共的一面。劳资纠纷的频率、力度及发展走向,不仅与双方的直接、间接利害关涉甚密,且会影响全社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