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朱乒乓之书法漫谈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3283次 | 更新时间:2016-07-22 10:17:04
朱乒乓
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名字很重要。朱乒乓,就是因其名字奇特而让我牢牢记住并开始关注的。
听这个名字之后,又知道她是一个书法家,还是美女,颇让人有了点遐想的意味。后来这个名字又成了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展唯一一个特等奖。
少时学书法,大学学美术,从陈忠康府学书社复又学书。也正是从这些零星的谈话碎片中,她对书法的痴迷让我倒吃惊起来----一个青春靓丽的女性,怎么会如此钟情于素墨的空间中不能自拔呢?她说过每天都要写字,写到深夜,写到疲惫,写到生活简单只是上班、写字和家庭。我终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她“你为什么如此喜欢书法?”“1、求知欲。2。、写出作品的成就感。3、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欢。4、受人尊重,受人喜欢。”然后又补充一句“真实吧?!”这就是她给我的答案,的确很真实,真实的让我觉得她真的在内心深处有着对书法朴素的感觉,而且,她是一个简单的女人,简单的率真和纯粹,没有一丝的铅华和粉饰,在人与人交往越来越复杂的时代,这样的女性少矣。
朱乒乓是温州人,温州这个中国商业重镇城市,最 近十 年前 后涨潮一样的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书法高手,让人不可思议。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些我叫不上名字来的老先生们、林剑丹、张索、陈忠康或者会文书社、府学书社吗?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心底里对于传统艺术的情愫慢慢在发芽,这个主观性的东西是不能忽略的,在书法被认知、被尊重的人文环境里,朱乒乓等这样的种子才得以自由自在、恣肆烂漫的生长起来。
一直以来,只知道朱乒乓走的是帖学的道路,不用想就知道也是“温州相”的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已,但集中起来欣赏她的创作作品还是最近的事情。孙晓云先生曾经说过书法之于女性就是“女红”,当书法逐渐学院化、专业化的时候,书法之于女性似乎更加专业化、艺术化了,而不仅仅是用来玩玩排遣一下心绪那么小资的事情了。面对几十件朱乒乓的书法小品,从用笔到线条质感、从结字到空间、从取法到取舍、从章法到构图,这些更加专业性的书法因素不由得我们不重视她的创作了。的确,朱乒乓走的也是从魏晋二王经典一路取法的帖学体系,然而她又旁涉了很少有人涉足尤其是女性很少涉足的赵孟頫、苏东坡、米南宫、董其昌等。尽管,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女性取法婉约的二王帖学体系是比较适合性情的书写风格,但我们审视当代女性书法创作的时候,很难找到有哪些人对于这个体系做过认真、系统甚至深入的亲密接触。为什么呢?因为二王这个体系技法太过于发杂、风格太过于内敛而难以把握。有关我的这个看法,或许通过对当代女性书法作品的技术分析会得到验证。
朱乒乓以小行草书作为主打方向,对于经典帖学的线条、线质的把握,这除了大的训练量,还应该是来源于她对古人用笔技术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我想,这绝对是她从陈忠康等人那里得到的,是用心悟到的。如果,你和她聊上几句有关书法的话题,你会感觉到她对于书法的认识,其中有些东西已经不再是坊间司空见惯的那些说法,而更应该看作是学院的专业说法,比如对于“平”和“险”、“造势”、“空间”、“行气”的纠正、处理、取舍话题,也都不是模棱两可的说法,她会说的很专业、很细致、很具体。有时候我喜欢明知故问的逗她,这便让我深刻的认识了她对书法的理解深度。其实,朱乒乓作品最可贵之处是对于结构和作品全局的把握与掌控。女性由于自身思维模式的原因,对于图形的感知不如男性,因此女性书法家最难逾越的就是书法的结构问题,解决了这一点才能升华到不俗的境界,如周慧珺、孙晓云、张改琴、韦斯琴等等。关于这个话题,我绝没有书法的性别歧视,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女性书法家对于书法中塑造结构的“势”的一种古代经典的复制能力或者创造力表现。这一点,朱乒乓大量的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她对于古代经典的理解、复制以及兼容能力很强,作品中能够比较恰当的融合着二王、苏、米、赵、董的体势,而绝少出现结构失控的现象,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是朱乒乓将来能够继续往高处走的一个优势。
书法发展到今天,更多的女性开始以专业的心态和状态介入书法创作,仅仅作为“女红”似乎已经无法浮出水面了,因此书法的专业性已经横亘在大家面前。朱乒乓2012年拿到了了中国美院书法系的硕士学位,我想她绝不仅仅是去要那个文凭作为一个砝码,一定是想走的更远、更高,所以能够意识到学院的专业性对于自己心爱的书法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过程。一个美丽的女性、一个书法美眉,在自己挚爱的书法面前,内心却是如此的执著、坚毅与艰苦,然而,这一切她无悔!
卿本佳人,一个美丽的女书法家,用素墨在宣纸上书写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张张作品,而是永远都化不开的情结!她能,手腕轻滑便写出一片婉约来;她能,笔起笔落就勾勒出一个优美的舞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