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郭莽园:青少年愿意拿起毛笔已经难能可贵了

    信息来源:新快报  |  阅读次数:1806次  |  更新时间:2017-08-05 13:33:50

          记者采访了著名的国画大家郭莽园。

    “书包太大了,老师太少了”

         郭莽园告诉记者,如今的时代,提倡青少年绘画,“其实有一些困难”,难在两点,一是少年儿童们没时间,“书包太大了,孩子们太累了”;二是教师奇缺,“现在书画方面合格的老师太难找。”这两点,都在郭老家中的两个小孙子那里得到了印证。两个孩子,一个是二年级的小孙女,一个初一的小孙子,按道理,生在美术名门,绘画条件可谓得天独厚,近水楼台,而郭老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一点时间没有,就在我们这样的美术家庭,都没有学画的条件了。”孩子们回家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业,以及补课,不单单他们自己去补,父母要一块儿陪着补。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起跑线”的赛跑,紧张感弥漫在孩子们周边,补英语、数学、作文……孩子们的累,使得他们静下来研究一幅美术作品,看一次美术展览,也成为了奢侈,只能在慌慌忙忙中赶着交上一个个美术作品。

         比起时间的紧迫,书画老师的缺失也成为孩子们美术课堂的又一大难题。在郭老看来,给青少年一个正确的起点,对他们的美术学习至关重要,没有很好的入门,“学了也没用”。但如今合格的美术老师的储备,却是少之又少。郭老向记者回忆起了指导小孙女绘画的一次经历。小孙女参加一个以广州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郭老高高兴兴地指导孙女完成了一幅红棉的作品,也认为她画得不错,交给老师却被打回来重做,老师认为这个画作太过简单,最后孙女画了龙船龙舟。这次经历让郭老哭笑不得,在他的印象中,一个二年级孩子的思维,作画很难想到老师要求的这个层面。老师不能忽略孩子的年龄段,需要专业的训练,郭莽园很感慨,“我们真的需要好的老师,紧急需要一个教师队伍,同时在课程上要有安排。”

         因为师从过真正有涵养有修为的老艺术家,郭莽园更深切的知道,真正厉害的老师,能帮孩子们在这条路上少走甚至不走弯路。“不要先培养青少年,先把老师培养好,不要倒过来,书画的启蒙老师很重要”。

    “文不好的,学不到艺”

         郭莽园知道,如今环境变了,时代不同,他当年所处的那个课业轻松,学艺自由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现今的世界超乎意料的精彩,电子产品、游戏娱乐、潮流时尚层出不穷,对此,郭莽园是拥抱的,他认为“新的、有用的东西,你不用,保守什么,”但是,一些关涉艺术本源的东西,不能变。但恰恰这方面变的他有些看不懂了。

         “以前我们的老师跟我们强调,文艺文艺,你先把 文 这方面搞好,再来学艺,文不好的,学不到艺,”学好古诗词,有了诗情,才有画意;学习哲学,形成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这些,在郭莽园看来,是美术的重要内功,更别说中国画了。但如今的情况是,常常有人过来找他,说:“郭老师,我这个小孩子不会读书,就跟你学画画,这时候,你说生气不生气”。这种学不好古典诗词文化,学不好文科,就选择来学国画的现象,常常令郭老费解。同样令他费解的还有英语的存在。“现在英语很重要,差一分都不行,投入大量时间,但考上了,这英语对他也没作用”,而大家却常常对学艺术的人,在文学、国学上的修养有所忽略。

         青年人的艺术培养,在郭老看来,“把古典文学诗词,多背一点,都有好处的”,艺术更多的是悟,悟是一种脱胎换骨般的蜕变,需要厚积薄发,急不来。他不像科学家的培养,那是一个科学的、能够合理推测和规划的过程,如果一味按照科学人才培养的路径,来筛选艺术人才,那么,可能天才都难以被留下来,一味地用英语、文凭,这样的关卡,可能会拦住真正的艺术才情。也许,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艺术领域选拔人才应该有的一种气魄。

    “中小学生学字画,出一点小问题小毛病很正常”

         新快报在举办青少年书画大赛的过程中,也曾发现过不少浮躁和功利的问题,谈及暴露出的这类问题,郭老的看法是,这无伤大雅,重要的是,青年人需要这样的鼓励,一次大赛可以影响到很多人。

         宽容是郭老看待问题时,一个重要的角度,他告诉新快报记者:“不良现象什么时候都会存在,中小学生学字画,出一点小问题小毛病,是很正常的,利大弊小,很快就能克服过来的。”何况很多大人都在犯着更为严重的错误,青少年的问题是很好克服的,也因为此,引导青少年的书法绘画,就更为重要了。关于功利,则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它从来就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

         过去的社会,提毛笔写字,是很普遍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毛笔进化到硬笔,毛笔写字渐渐开始变成一种艺术了,这是时代使然。如此一来,在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的今天,当很多人连硬笔都写不好的时候,青少年们还愿意拿起一支毛笔来写,“已经难能可贵了,花时间来参赛,得奖不得奖,都是好孩子,”郭老明白,艺术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一次比赛,给小孩子鼓鼓气,鼓鼓劲,“不论如何,都是好事”。而同时他看到的是,一次比赛为艺术所积攒的人气,是颇为重要的。这种人气可以拧成一股风气,人类的文明需要这样一种风气。

    军旅风采——戎装翰墨书画联展西安举行
    河北一深山古村不足千人但诗书画爱好者近百,村民进城办展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