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重点推荐

    鉴赏大师田立明 - 慧眼识瓷 拨乱反正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5618次  |  更新时间:2017-02-24 11:17:48

        田立明与瓷器结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他只身南下广东闯荡,众多港商一掷千金购买“破罐烂碗”,引起了他的好奇。也许是自幼酷爱绘画的天性使然,他很快感悟到,那些“破烂”身上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由此,他发现了“阿里巴巴”的宝洞,一脚踏了进去。



     

        田立明历尽千辛万苦,把藏在天南地北深山老林中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官窑遗址和龙泉、磁州、耀州等十多座著名民窑遗址寻访一遍,挖掘采集了数吨重的瓷片标本,窑口门类多达20多种,其中定窑、官窑、磁州窑、影青、元青花瓷器标本数量在全国收藏者中位居第一,他个人收藏的精美珍品瓷器也多达数千件。

     

        破碎残缺的瓷片标本,在田立明眼里都是解剖中国陶瓷发展的鲜活样本。运用这些碎片标本比对,不仅可以鉴定市面上瓷品的真伪,还可以通过研究整合出我国陶瓷发展的“编年史”和品鉴大全,展现古人的聪明才智,让后人了解先人智慧的结晶,从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获取大量瓷片标本之后,田立明在河南郑州郊区租下一间民房,潜心研究,创立出独具一帜的“瓷片举证瓷器鉴定法”,逐渐练出一双瓷器鉴定的“火眼金晴”。
     

        “火眼金睛”被赏瓷界公认

        田立明“眼毒”是赏瓷界公认的。

     

        2004年9月,淮北市博物馆成立不久,田立明前去观赏展品。那天恰逢闭馆,田立明站在门外十多米外,扫了一眼大厅中央用玻璃罩起来的镇馆之宝——“定窑鸡首壶”,脱口而出:“你们那件镇馆之宝是赝品!”这件镇馆之宝已经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为真品,现在竟被他指为赝品,工作人员觉得非同小可,立即向领导报告。正在外地出差的馆长傅立泉立即赶回来请教,并邀请多名顶尖文物专家集体鉴宝,结果确定“定窑鸡首壶”确实为赝品。傅馆长对田立明钦佩不已,决定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并委托他负责该博物馆及对周边地区收藏爱好者藏品的鉴定。

     

        2009年,田立明牵头在宿州举办鉴宝活动,邀请国博文物鉴定中心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李知宴等来家乡鉴宝。活动期间,一位朱姓藏友的一件汝窑洗被专家鉴定为仿品,但田立明却从造形、釉、支钉痕老化程度分析,认定其是珍品。后经仪器检测,田立明的结论被证实。这件汝窑洗被一位行家以400万元高价买走。

     

     

     

     

        绿定是定瓷中的极品,连许多顶尖的赏瓷专家都没见过。“国家博物馆中罕见,民间不可能有绿定”这也是赏瓷界早有的定论。10年前的一天,田立明陪藏友周某、王某驾车到山东聊城一农村古玩市场寻宝,看到路边一妇女举着一只绿色的斗笠碗叫卖。他断定这是一件绿定,便吩咐周某把那只碗买下来。周某花200元买下了这只斗笠碗,拿到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被认为是河北曲阳新仿品。田立明不赞成,又请全国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毛某鉴定,仍被认为是新仿品。田立明仍不死心,建议上机检测,检测结果该碗胎釉数据完全符合宋代定瓷标准。之前做出“新仿”结论的专家得知结果,纷纷向田立明道歉。中国第一件民藏绿定由此被确认。

        感叹人才匮乏积极培养新人

     

        田立明收藏瓷器数千件,从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欣赏和保护文物为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他也因此获得了“瓷圣”的美誉。然而,在这位瓷器鉴赏大师的心里,却一直怀有隐忧:瓷器鉴定人才匮乏。他把国内外拍卖市场瓷器的成交量和营销收入比较后发现,大陆众多拍卖市场竟不如香港和欧洲一个市场的规模和名气,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赝品充斥市场,令收藏者望而却步,而赝品大行其道的原因正是高素质瓷器鉴定人才的严重匮乏。

     

        为此,田立明决定下功夫培养人才。他受聘担任北京文博学院教授以后,积极向学生传授中国陶器的品赏及鉴定知识,还利用讲座引导瓷器鉴赏爱好者走进陶瓷世界。他为自己制定了计划,准备将自己30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10本书,以详实的资料为依据,介绍专业知识,阐明瓷器鉴定、真伪分辨技巧,让普通读者一书在握,便可成半个“陶瓷鉴定专家”。田立明培养新人诲人不倦,无论什么人向他求教,他总不厌其烦地传授知识,指点迷津。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精通瓷器鉴赏技术,外孙也考入了北大资源研修学院文物鉴定专业,主修陶瓷,并在外公的指导下成为“半个瓷器鉴赏专家”。看到瓷器鉴定后继有人,田立明倍感欣慰。 

     

          田立明先生被大家尊称为“瓷圣”,因为他收藏瓷器数千件,却从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欣赏和保护文物为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并且,作为一名瓷器鉴定专家他多年致力于公益事业。此次举办田立明“标本举证瓷器鉴定法”新闻发布会和个人藏品义卖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前来参与。

     

      在瓷器鉴定届风雨数十载,田老先生从未随波逐流为人言所动摇,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坚持用事实说话,并创建了自成一派的鉴定方法。在当前文物届,国家暂时无法指定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每个专家的鉴瓷角度不同,对同一物器的看法结论也往往各异,这也成为了目前收藏界和广大藏友所面临的最大困扰。

      但在田老先生看来,瓷器鉴定就像法院法官判案一样,拿出证据以举证让大家去认可,才能叫实事求是。这就需要专家不仅要有书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实物标本来比对。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不要武断下结论,更不可断言此物新仿。这样会毁坏一件文物,而文物却不能再生。田老认为,作为一个专家主要的责任是保护好文物,所以他最常说的话是“你来找我是对我个人和单位的信任,你离去的时候我让你心中明明白白”。

      田老先生早年时期,只身流连于大江南北的深山老林里,足迹踏遍了汝、官、定、钧等官窑遗址和龙泉、磁州、耀州等十多座著名民窑遗址,挖掘采集了数吨重的瓷器标本,窑口门类多达20多种。其中,定窑、官窑、磁州窑、龙泉窑、吉州窑、耀州窑、影青及青花等标本数量在全国收藏者中位居第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破碎残缺的瓷片标本,在田老先生眼里都是解剖、研究中国陶瓷发展的鲜活样本。在获取大量瓷片标本之后,田老在河南郑州郊区租下一间民房,潜心研究,创立出了独具一帜的“标本举证瓷器鉴定法”。

     

      田老在自己艰苦钻研的同时也致力于人才培养。他受聘担任北京文博学院教授之后,积极向学生传授中国陶器的品赏及鉴定知识,还利用讲座引导瓷器鉴赏爱好者走进陶瓷世界。他已将自己30多年的潜心研究的成果写成10本书并即将出版,以详实的资料为依据,介绍专业知识,阐明瓷器鉴定、真伪分辨技巧,让普通读者一书在握,便可成半个“陶瓷鉴定专家”。

     

      田老说:“作为专家不能只把先人的知识借为己用,更重要是在前人的经验中再向深层探索,先人没观测的东西给补充进去,且用实践尽可能的避免误判。”田老先生认为,所谓实事求是,这就是科学的,也就是文物界对专家提出的“严谨”。所以他一贯坚持以标本做导师,以标本举证去鉴定,用事实说话,坚决树立单位和个人的良好形象,不给任何人留下遗憾。正是因着田老先生这样一贯的事实求是精神和严谨的判断态度,在收藏界得到了广大认可和拥护。

     

      此次田老先生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标本举证鉴定法发布会的同时,也是为广大藏友喂上一颗定心丸,让大家明确瓷器鉴定的严谨所在。他将多年潜心研究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广泛地服务于收藏爱好者,弘扬国粹,助力中华,为传承中华陶瓷文化尽心尽力。同时举办的义卖活动更是田老先生个人内心的体现,作为一名瓷器专家,他深知瓷器珍品的意义,收藏多年愿倾情献出捐献慈善,此次首届田立明个人藏品慈善义卖会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份爱心和期望。

     

      据介绍,田立明作为一名瓷器鉴定专家,多年致力于公益事业。今天慈善义卖的瓷器,全部是他的个人收藏品。此次活动的举办,也为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为我国古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出力。鉴于时逢五一假期,活动主办方还将在5月8日举行再次义卖和捐赠仪式。活动主办方还将在5月8日举行再次义卖和捐赠仪式赛特饭店7号至8号举行再次义卖并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相信随着田立明“标本举证瓷器鉴定法”的普及,必将为收藏界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古老的陶瓷文化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中国陶瓷名动九州!在京赛特饭店举行

      20世纪80年代初,田立明与瓷器结缘。那时,他只身南下广东闯荡,众多港商一掷千金购买“破罐烂碗”,引起了他的好奇。酷爱绘画的他天性使然,很快感悟到,那些“破烂”身上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陶瓷是古代久远文明的载体,是我们祖先聪明才智的体现,研究它的同时也是在研究中国的历史。”田立明说。

      为了拿到第一手的真实研究标本,田立明把藏在天南地北深山老林中的汝、官、定、钧等官窑遗址和龙泉、磁州、耀州等十多座著名民窑遗址寻访了一遍,挖掘采集了数吨重的瓷片标本,窑口门类多达20多种,其中定窑、官窑、磁州窑、吉州窑、耀州窑、影青及青花等瓷器标本,数量在全国收藏者中位居第一,他的个人收藏品也多达数千件。

      练就“眼毒”本事成为瓷器专家

      破碎残缺的瓷片标本,在田立明眼里都是解剖研究中国陶瓷发展的鲜活样本。运用这些碎片标本比对,不仅可以鉴定市面上瓷品的真伪,还可以通过研究整合出我国陶瓷发展的“编年史”和品鉴大全,展现古人的聪明才智,让后人了解先人智慧的结晶,从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获取大量瓷片标本之后,田立明在河南郑州郊区租下一间民房,潜心研究,创立出独具一帜的“标本举证瓷器鉴定法”,逐渐练出一双瓷器鉴定的“火眼金晴”。田立明“眼毒”也成为赏瓷界的共识。

      助力瓷器鉴定人才培养

      据了解,田立明收藏瓷器数千件,却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欣赏和保护文物,他也因此被冠以“瓷圣”的美誉。然而,在田立明心里,一直怀有隐忧——瓷器鉴定人才匮乏。他把国内外拍卖市场瓷器的成交量和营销收入比较后发现,大陆绝大多数拍卖市场远不如香港和欧洲市场的规模和名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赝品充斥市场,令收藏者望而却步,另一个原因是高素质瓷器鉴定人才的严重匮乏。

    为此,田立明决定下功夫培养人才。他受聘担任北京文博学院教授以后,向学生传授中国陶器的品赏及鉴定知识,还利用讲座引导瓷器鉴赏爱好者走进陶瓷世界。

     

      田立明从事瓷器鉴定数十年。在他看来,瓷器鉴定就像法院法官判案一样,拿出证据以举证让大家去认可,这就需要专家不仅要有书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实物标本来对比。

      着眼中国古瓷文化传承

      谈及陶瓷文化,田立明说,起初他是因陶瓷的造型和纹饰的美,才去喜欢并收集它,继而去研究它。在研究的过程中,田立明意识到陶瓷不但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古代久远文明的载体,它的美是我国文化积淀孕育出的成熟之美。

    田立明认为,陶瓷研究是复杂的,它涉及到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以及地域文化特征、区域土质特征和气候特征等。“陶瓷可以体现我们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他呼吁大家积极宣传中国的陶瓷文化,让全世界都能从陶瓷上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使中国的文化精髓传承得更好。

    因为很多人自称鉴定水平高其实只是从书本里学到一点浮浅基本知识遇到价值高的高档瓷就看不明白。为了掩饰自己的空虚就不负责任的脱口说出新仿了事还吹虚自己高度页责严谨。以致造成很多文物被遗弃或损坏。他以真正的眼力以实求实的责任戤收下大量的高档瓷器保护了大批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色天香——盛开在耀州窑瓷器上的牡丹花
    你手上戴的珠串,可能与沉香不沾边
    相关动态
    粉彩八宝葫芦瓶收藏价值和意义鉴赏大师田立明 - 慧眼识瓷 拨乱反正国色天香——盛开在耀州窑瓷器上的牡丹花一代古彩宗师戴荣华今日逝世,昌江水涌珠山失色!祖龙宫举行祭祀窑坊公 祈愿德化陶瓷业长盛陈毅元帅与景德镇御窑厂美媒称:中国瓷器开始复兴 景德镇成陶艺“圣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杨玉芳陶艺作品欣赏冰裂纹瓷器概述及主要特征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