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17日开幕,55台主板演出近九成为在沪首演
打造充满艺术魅力国际文化引力场
10月17日至11月27日,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预计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在55台主板演出中,境外项目占比近六成,在沪首演比例近九成。昨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举办剧(节)目公布新闻发布会,“艺享全球”舞台演出、“艺聚百家”国际对话、“艺通世界”国际演艺大会、“艺术天空”惠民活动、“艺美全城”艺术教育、“艺创未来”扶青计划、“艺览纷呈”城市联动、“艺展无限”融合创新等八大板块活动加速构筑世界级艺术平台,也助力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之都升级演艺生态,在全球艺术地图中打造璀璨耀眼的上海坐标。
艺术节邀请中外艺术家担任“艺术推荐官”。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文联主席奚美娟,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绍强,作曲家、指挥家谭盾,钢琴家孔祥东,青年舞蹈艺术家黎星,上海戏剧学院导演马俊丰,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宋雨,澳大利亚编舞家、露西·格林舞团艺术总监露西·格林,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塔玛什·迪特里希,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等11位知名艺术家,分别为戏剧、戏曲、视觉艺术、音乐、分会场及专业展演、舞蹈、“扶青计划”、“艺术天空”以及“ARTRA自定艺”等板块,向海内外观众推介重磅“必看”内容。
本届艺术节上,全球头部演艺机构和名家名团齐聚,献上“新策划”与“唯一一站”,共同打造充满艺术魅力的国际文化引力场。10月17日上海大剧院,开幕式演出、由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昆剧《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闭幕演出是11月27日将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的丹尼尔·哈丁与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音乐会。这是新任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上任后的首度率团访华,这朵百年“意大利玫瑰”将呈现威尔第、拉威尔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经典之作。
主板演出有含“新”量,更有含“金”量。当名团已经成为上海演出市场的“常客”,演什么、怎么演,成为新的关注点。捷杰耶夫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呈现世界演出史上绝无仅有的挑战——在五天内完成马勒交响曲全集的演绎,提奥多·库伦奇斯执棒音乐永恒乐团上演“无词版”《尼伯龙根的指环》,“精彩全集”系列将重磅闪耀艺术节舞台。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携全班人马带来六天的歌剧嘉年华、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比利时偷窥者舞团《舱中谜事》、邵宾纳剧院《理查三世》《米歇尔·科尔哈斯》、卓别林家族两代女艺术家合作的《钟声与魔咒》、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铜管组、小提琴大师约书亚·贝尔、铃木雅明与日本巴赫古乐团、低男中音布莱恩·特菲尔等名家名团在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前滩31演艺中心等16家专业剧场轮番上演,打造“全国唯一”。
艺术节凸显平台作用,赋能艺术生态良性循环。今年,由艺术节委约并联合制作的皮娜·鲍什1978重现版《交际场:回响1978》在上海完成亚洲首演,这也是中国独家演出,将为舞坛书写又一盛事。
生生不息的艺术创作生态,离不开新锐力量的加入,今年,由来自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艺术大咖组建新一届艺委会的“扶青计划”,吸引来自美国、德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6个作品申报,将推出6部舞台艺术作品、2个视觉艺术项目和1部特别推荐作品。该板块首设科技融合类作品,程雨阳导演的实验环境戏剧《山海浮生|八荒祭2.0》,非洲安第斯放克乐队带来的世界音乐会《乌库帕查》,跨学科艺术团体黑空的个展《天空呼吸的频率》,杨丹、陈茜策划的数字时代跨媒介精神体验群展《出神之境》等,将诠释青年艺术家们突破边界的艺术探索。
本届艺术节坚持紧扣时代主题,聚焦中华传统文化,联袂全国艺术大咖,共同呈现中国原创舞台力作,展现时代文艺新气象。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全新阵容复排萨特名剧《死无葬身之地》、星·杂剧《伪装者》融合多剧种创新演绎谍战经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民族乐团全新力作《诗的中国》音乐会、贵州省歌舞剧院舞剧《王阳明》让观众触摸到中华文明的浪漫风骨。
上海市演出有限公司联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舞台剧《繁花》终季、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中篇评弹《菜肉馄饨》、上海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百合花》等改编自经典文学的“上海出品”佳作,打造独特上海叙事。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继续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设立艺术节分会场,南浔分会场将打造南浔国际亲子文化艺术季3.0,量身定制古镇运河草坪开放式舞台,汇聚交响乐、音乐剧GALA等多元艺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通过广州粤剧院大型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香港芭蕾舞团《布兰诗歌》等7台14场演出以及展览、非遗展示、艺术教育等各类活动,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文化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