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七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的历史性时刻隆重启幕。本届论坛以推动全球文明对话、遗产地共生及博物馆协作为核心宗旨,旨在为故宫新百年发展开篇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新维度。论坛汇聚全球文博精英,聚焦行业前沿议题,通过深度研讨与务实交流,为全球文化遗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动能。
聚焦三大核心议题
本届太和论坛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26个国家的300余位代表。参与者包括多国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代表,部分国家驻华使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气候行动工作组、气候遗产网络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领导及主办方代表出席开幕式,论坛由公益慈善研究院独家捐助。
研讨环节紧密围绕“世界博物馆高质量运营与管理创新”“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及“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应用”三大热点方向展开,体现了全球文博领域应对当下挑战、把握未来机遇的共同关切。
勾勒故宫新百年发展愿景
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发表致辞并作主旨发言。他深刻阐释了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承载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集地的卓越价值,指出其宏伟古建与珍藏的195万件文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跨文化交流的结晶。王旭东表示,故宫的百年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缩影,归功于一代代故宫人的匠心守护与无私奉献。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
面向未来,王旭东系统提出了以“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四大支柱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通过深化文物保护研究、加速数字化应用、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全面提升故宫的国际影响力。最终目标是将故宫博物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及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在新时代为传承中华文明再创辉煌。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罗宾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岳、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大皇宫沉浸式展览馆副馆长劳伦·东迪、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等嘉宾亦先后进行主旨发言,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洞察与实践。
为深化研讨,论坛同步设立了“博物馆馆长国际论坛”“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及“博物馆‘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三个平行分论坛,针对关键领域进行精准对话,输出了一系列务实成果。
文明互鉴迈向新程
纵观本届太和论坛,高层次国际对话与多领域专题研讨催化了多项务实成果,深化了全球文博领域的互信与合作,为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文博未来提供了战略共识与实践框架。论坛期间,故宫博物院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韩国中央国立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美术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来自全球五大洲26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本届太和论坛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献上厚礼,更标志着其在新百年的国际合作踏上新征程。随着各项合作的逐步落实,太和论坛所倡导的文明互鉴理念将转化为更多生动实践,让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也让步入新纪元的故宫博物院持续迸发蓬勃活力,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贡献不竭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