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从画派到学院”:聚焦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73次  |  更新时间:2025-03-31 09:58:28

    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五年级师生集体合作《向海洋宣战》,中国画,高296厘米,宽604厘米,1960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王玉珏《农场新兵》,纸本设色,135×90cm,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3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与岭南画派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从画派到学院: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专题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正式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次展览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通过五大单元、240余件珍贵作品与文献,系统梳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探索历程,展现岭南画派精神在学院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画改造中的“广美方案” 

    20世纪中叶,新中国美术教育面临重大转型。在“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号召下,传统中国画如何表现现实生活,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观念问题。岭南画派以其“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革新理念,成为推动中国画现代转型的一股激流。1953年,中南美专在湖北武昌成立,后南迁广州并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在这一过程中由绘画系分出,组建为彩墨画系,最终定名国画系,标志着中国画学科在岭南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正式确立。

    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岭南画派中坚力量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他们以民族传统为本位,重构教学大纲与创作范式,在中国画改造中建立起“广美方案”——坚持传统、关注现实、重视写生、分科教学、兼容南北。这一方案不仅推动了中国画教育从师徒授受向现代学院体系的跨越,更将岭南画派先辈未竟的“新国画”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展示岭南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学科建设  

    “从画派到学院: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专题展”分为五大单元,层层递进,全面呈现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建设图景。

    第一单元:艺术为人民——主题性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如何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画家们所面临的共同时代命题。面对全新的社会形态,如何改造中国画以适应新社会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以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为代表的新一代岭南中国画中坚力量,以一件件富有时代感染力的现实主义力作,对当时有关中国画的诘疑作出了“国画是完全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反映人民的斗争生活”的回应,体现了岭南中国画现代转型探索的重要成就。

    第二单元:传统价值的再思——从彩墨系到国画系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画因“因循守旧”“脱离社会生活”而备受质疑。关山月、杨之光等艺术家通过写生与理论探讨,重新审视传统笔墨的价值。1957年,广州美院的彩墨画系更名为国画系,开启了中国画改造的新阶段。

    第三单元:岭南山水画教学——《黎雄才山水画谱》的诞生。作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黎雄才的《山水画谱》是学院山水画教学的经典教材。展览首次集中展出画谱原稿及教学示范作品,解析其“融汇古今”的创作理念。画谱中“树法”“石法”“云水法”等章节,将传统程式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体系,为岭南现代中国山水画教育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四写”实践——从课堂到生活的必经路。“四写”即摹写、写生、速写、默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中国画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日常课程训练路径,并延续至今。1960年,关山月、黎雄才带领师生前往广东湛江堵海工地速写采风,集体创作了《向海洋宣战》。这一作品不仅展示了集体创作的力量,呈现了中国画改造中的“广美力量”及其表现现实和时代主题的持续影响力。

    第五单元:群贤毕至——与中国画坛的交流互动。岭南中国画的现代化并非孤立进程。本单元聚焦广州美术学院与全国艺术界的互动,展出傅抱石、潘天寿等国画大家的往来照片、画作等,既呈现了广州美院中国画学科在20世纪50-60年代在中国画改造浪潮中与全国画坛的交流互动情景,也展现了中国画领域书画家们“百花齐放”的盛况。  

    多维展陈:原作、文献、影像的综合呈现  

    为增强观展体验,展览采用“实物+数字”的复合展陈方式。观众可以通过数字屏幕阅览黎雄才山水画谱中的《树木》《山石》《流水烟云写生》,近距离放大查阅当时国画系学子的学习资料;观看视频《湛江新港》、梁世雄的《湛江速写》,仿佛亲临惊涛骇浪的海面,实地体验、观察和速写围海大坝将要合龙的紧张战斗场面。这些多元媒介,让静态的展品“活”了起来。

    广州美术学院与岭南画派纪念馆以本次专题展览的方式,旨在切入持续多年的中国画改造的讨论。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美术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庄程恒认为,展览在呈现岭南中国画坛的革新力量及其独特贡献的同时,也以此展现一种历史选择的合理性思考:中国画现代转型中的“历史性选择”何以促成了今天中国画的现状?而学院教育如何形塑区域的艺术风格与理念?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区域艺术风格形成的深层逻辑,更提醒我们,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始终需要在文化自觉中寻找立足点,在开放包容中探索其多元的可能性。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4日(逢周一闭馆)。

    挥毫共谱木棉风骨,“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主题书法活动在广州人艺举行
    “贵州省高校美术名师推介展——吴海陶艺作品展”在中天美术馆开幕
    相关动态
    多位岭南名家主笔!40米中国画图卷《星汉天河》亮相广州“意大利油画真迹与东方古陶瓷跨国互展”签约仪式暨文化论坛在西安举行第二届“玉汝于成”慈善活动暨“共融之光”艺术作品展在长沙启幕香港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暨颁奖典礼在新疆喀拉峻草原举行华谊兄弟王中军的油画再被拍卖:曾有人花368万买下“一带一路”名家太湖画作展在泰国举行以“耕耘”为题,高校艺术展从校园走向青岛画院岳阳市博物馆重新开放160余幅作品描绘“更好潍坊”,潍坊市美术馆又上“新把式” 对话无尽藏艺术主理人孟子初:在浮躁的艺术市场中坚守传承与责任全球近200位艺术家相聚浙江龙泉 共创剑瓷作品展栗乡艺术风采 扬迁西书画品牌 我县6名书画家参加“大美唐山”书法美术主题作品展
    书法家推荐
    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王茵萧蕙郭勇赵永江王春文
    画家推荐
    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洪植煌姚新峰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