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诗词文赋

    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诗圣故里河洛巩义举办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466次  |  更新时间:2023-09-24 23:16:06

    “天地之中”话诗情,共论经典永流传。9月24日,以“中华经典诗词与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诗圣故里巩义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以及中华诗词学会、黄河诗会的嘉宾汇聚一堂,以诗为媒、以文通心,感念诗圣情怀,探讨诗词经典,共话文化传承与发展。

    作为中国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的“重头戏”,以及2023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活动由中华诗词学会、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巩义市委、巩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诗歌学会、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巩义市委宣传部承办,旨在打造传承弘扬诗歌文化的高规格交流互动平台,推动我国诗歌文化繁荣发展。

    中原是诗歌的故乡,郑州自古以来就是诗歌文化创作交流的“十字要冲”。《诗经·郑风》以二十一篇居国风之首,开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之先河,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一大批诗坛名家都在郑州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佳作,为诗歌文化的千年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作为中国八大古都和新兴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郑州既继承了《诗经·郑风》的古典浪漫,又充满着昂扬奋进的时代诗情,诗人、诗作和各种以诗歌为主题的大众文化活动层出不穷,营造了深厚的诗歌文化氛围。

    “很高兴看到,巩义在获得‘中华诗城’的荣誉称号后,更高地举起了诗词文化这面旗帜,并用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在致辞时表示,中华诗词已经成为大众文化,诗词组织已经遍布乡镇、社区,诗词组织类别也细化到各个领域、人群;中华诗词给人们慰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中华诗词讲究韵律、讲究平仄、讲究对仗,用词典雅、表达凝练、朗朗上口,好诵好传好记,所以新诗兴起之后,古典诗词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且更加兴旺发达。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深入探讨“传承与创新:新旧体诗的百年发展”和“中华经典诗词与文化传承发展”,正当其时、很有必要。

    “随着一代代人吟诵传承,中华经典诗词润物无声般融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经典诗词中蕴含的意境、美感、哲理与价值观,具有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带给我们启迪,陶冶我们的情操。”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总编辑盛若蔚在致辞时表示,新时代为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要在传承弘扬中华诗词文化方面付出更多实践,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持续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华诗词文化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诗词文化参与了民族基因的塑造、民族思想的启迪、民族心灵的温润,对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在致辞时,以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强调诗的意义,“杜诗在千年之后,还温暖着我们、激荡着我们,这就是诗歌的力量。共享古典诗词文化的神韵和魅力,品味经典诗词之美,用诗歌凝聚奋进的力量”。

    论坛上,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理论研究与评论部主任林峰阐述了传统诗词的当代功能和现实意义,指出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诗词的功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诗词也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底座。

    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振振,从诗歌创作、诗歌发展史观、诗歌创作主张、唐人的“当代诗”的经典化等多方面论述了中华经典诗词要传承更要发展。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以“诗兴当得山河助”为主题,激情肆意地游走在一个个伟大诗人的诗句中,引领人们领略诗意的另一番天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思炜,详细分析了杜诗语言运用的创新;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莫砺锋通过视频分享了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指出一部杜诗就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并分享了个人阅读杜诗受到的感染和熏陶。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分享了融媒体时代的诗词文化传播;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耿占春详细讲解了现代诗的历史与修辞;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叶延滨以“新时代中华传统经典诗词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相互促进与发展”为主题,指出新诗与传统诗词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将传统诗歌经典这份文化宝藏的诗歌精神。

    与会嘉宾表示,此次经典诗词论坛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盛会,也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各位专家学者对中国经典诗词的精彩解读和深刻见解,让人受益匪浅;非常期待深入感受诗圣故里、河洛巩义的历史人文底蕴。

    据悉,当日下午,与会嘉宾将前往杜甫故里、石窟寺、康百万庄园、永昭陵展开创作调研活动。当晚,“故乡月·家国情”杜甫故里诗歌朗诵会还将邀请大家重温杜诗里的山河岁月、家国情怀。

    “薯乡墨韵 印象定西——定西市马铃薯主题书画诗词精品展”开展
    “墨韵文脉——八大山人、石涛与20世纪以来中国写意艺术”学术研讨活动综述
    相关动态
    诗仙李白动起情来整个盛唐都比不过,读过这首诗,无人不相思成疾雨后李清照向新婚丈夫求欢,写下一首撩人宋词,句句都在诉说相思唐朝诗僧在山家做客时,在墙壁上题写的一首小诗,美得犹如一幅画杜甫的绝望之旅与“理想型人格”2025数字文旅赛道作品展播|“如梦令 4.0”古诗文大数据挖掘平台诗承古今 雅聚宣南!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开幕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清明梨花飘(邱禄生)宋代诗人的一首小诗,意境优美,宛如一幅山水画,读后令人难忘!古诗词里的清明,AI画出来了!李清照最空灵的一首词,掷地有声,如同细雨洒向读者的心田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