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诗词文赋

    历代令词鉴赏之二十三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87次  |  更新时间:2023-08-31 22:50:39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题解】

      “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明代杨慎在《词品》说”‘蝶恋花’取名于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柳永《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周邦彦《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作者介绍】

      见前

      【简析】

      此词写闺思,内容并无创新,不外是伤秋怀远之类。但写秋意而不凄苦,赋景物而不浓艳,虽不离婉约本色,却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之境界,并有一种耐人咀嚼的情味,这就是晏殊的本领了。

      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槛菊,槛外的菊花。古代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此句的手法是以景喻情而且情韵深婉:兰和菊本身就是高洁的象征,故为君子所爱。屈原爱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纫秋兰以为佩”;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皆为世人所熟知。词人又用“愁烟”和“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表露女主人公无言的愁绪。那么,这位女性愁从何来、为何而愁呢?词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含蓄的暗示:“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是词人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首词深婉中见含蓄的表达手法之一。表面上看,是双燕似乎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实际上包含两重意蕴:一是秋日到来,燕子归去,那么,远方的怀人呢?却未归来,却是“山长水阔知何处?”。在古代诗词中,秋日怀归是常见的主题,如与晏殊同时代的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晏殊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像上面两位同时代的词家用赋体,直截抒发自己的思亲怀乡之情,而是用比体,用菊愁兰哭作比附,因而显得含蓄而深婉。第二,飞去的是双燕,目睹此景,更会引起伴侣不在身边的闺中人的愁绪和思念。与秋日怀归一样,以双燕双宿双飞比喻伉俪人生,也是古代诗人的传统,如梁简文帝《金闺思》诗:”日移孤影动,羞睹燕双飞”;唐李白《双燕离》诗:”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杜甫的《双燕》:“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元稹《江边四十韵》诗:”各各人宁字,双双燕贺巢。”至于史达祖的《双双燕》和吴文英的《双双燕》更是词中的杰作。但晏殊词中的这位女性见到双燕则是别样感受,因为伴侣不在身边,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婉约词的鼻祖,花间词代表人物温庭筠有首《菩萨蛮》,也是写一位闺中人对伴侣的思念,结尾是“新帖绣罗襦,”。晏殊在此运用的是同样手法,只不过“双双金鹧鸪”变成飞去的双燕子了。联系到上面说的“罗幕轻寒”,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則由含蓄暗示转为直接抒怀,时间则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前面所说的这首词独有的“寥廓高远之境”,也主要表现在这三句之中,而且三句之间,意脉相连:一夜之间碧树凋落,可见西风之劲厉萧杀;但惟其碧树尽凋,才能无遮无拦,“望尽天涯路”。况且,萧杀之景必然触动落寞之情,这才会登高远望,但登高望远所见之景,却又是寥廓苍茫之境。况且“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仅有登临纵目的苍茫百感,更有不见所思的孤独惆怅。但这无遮无碍的空阔大地,对这位女性来说,又是精神上的放纵与开拓,使她从狭小的、帘幕低垂的槛内和菊愁兰泣的忧郁氛围中解脱出来,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与其说是词中女性动作的转换,还不如说是词的作者心态的转换。因此,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思而不得的幽怨,但气象阔大,境界高远,广远之中又有蕴含,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因此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获得历代词论家的好评。王国维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尔”。并拓展其内涵,将它比作“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第一种境界:“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人间词话》)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山长水阔知何处”也与上阙的“明月不谙离恨苦”相呼应,“山长水阔”也和“望尽天涯路”相照应,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词的结尾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让人回味无穷,晏殊的《蝶恋花》一直被后人传诵,其动人之处也在此尽显。

    74件/组康雍乾精品官窑瓷器在辽博展出
    诗词中的猴
    相关动态
    诗仙李白动起情来整个盛唐都比不过,读过这首诗,无人不相思成疾雨后李清照向新婚丈夫求欢,写下一首撩人宋词,句句都在诉说相思唐朝诗僧在山家做客时,在墙壁上题写的一首小诗,美得犹如一幅画杜甫的绝望之旅与“理想型人格”2025数字文旅赛道作品展播|“如梦令 4.0”古诗文大数据挖掘平台诗承古今 雅聚宣南!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开幕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清明梨花飘(邱禄生)宋代诗人的一首小诗,意境优美,宛如一幅山水画,读后令人难忘!古诗词里的清明,AI画出来了!李清照最空灵的一首词,掷地有声,如同细雨洒向读者的心田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